学校新闻

中国历史研究院-河南大学黄河文化研究院成功签约

作者:人文社科研究院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马洁

近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与中国历史研究院成功签署共建黄河文化研究院合作协议。这是双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国家重大战略的创新举措,也是我校落实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河南省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的实际行动,亦是我校深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全面合作的具体成效。该合作将有力支撑“黄河学”交叉学科建设,进一步推动我校黄河文明研究迈上新台阶,显著提升我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切实服务我校“双一流”学科发展。

我校关于黄河文化的研究源远流长。在20世纪,以董作宾、朱芳圃、尹达、冯友兰等为代表的一批学术大师,在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黄河流域神话民俗、历史地理等研究上,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贡献,奠定了河南大学在黄河文化研究上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新世纪以来,河南大学整合优势学科,于2002年组建了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获批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期致力于黄河文明的伟大复兴和沿黄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提出创建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黄河学”的宏伟目标。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把构建黄河学的学科体系和黄河文明的话语体系作为首要任务,承担一批国家重大项目,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持续举办十三届“黄河学”高层论坛,创建了黄河学特色数据库,在全校范围内和慕课网上开设了黄河学公选课和视频公开课,2020年自主设立的“黄河学”交叉学科博士点通过教育部备案;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提出了构建黄河“生态-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支撑带,深度参与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承担国家部委和省厅的专题课题研究和有关规划编制,连续举办三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高层论坛,2020年成功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积极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平台,广泛探讨和宣扬黄河文明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与境外知名高校开展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与希腊爱琴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与其合作主办国际期刊,打造了“黄河文明大讲堂”学术品牌,创办有《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学术辑刊。我校是黄河流域省份乃至全国高校中始终聚焦黄河文化研究和黄河学建设的高校。

我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有扎实深厚的合作基础。2005年,我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签订联合建设河南大学研究生院协议。2011年,签订联合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协议,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担任研究生指导教师,在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经过多年合作实践,双方创建了院校合作共赢的典范。2015年,我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共建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2018年成功申报认定为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在黄河学交叉学科建设,硕士博士生培养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方面开展全方面的合作。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扛起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历史责任,发挥我校黄河文明研究的学术传统和开封市黄河历史文化资源的地域优势,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前期合作基础上,学校积极谋划与中国历史研究院联合组建黄河文化研究院,校领导多次向省领导汇报黄河文化研究院建设思路,得到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校党委书记卢克平、校长宋纯鹏、党委副书记张宝明、副校长孙君健与开封市领导先后四次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商谈共建黄河文化研究院事宜,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的充分肯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的大力支持。黄河文化研究院是中国历史研究院在内地设立的唯一共建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会议审议共建方案并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河南省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中也明确指出,支持中国历史研究院-河南大学黄河文化研究院建设。

黄河文化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双方相关学科和平台优势,以中国历史研究院为主导、河南大学为建设主体,协同黄河流域其他相关单位,以机制体制创新为驱动力,以重大问题为核心,以重大任务为牵引,围绕黄河文化内涵阐释、黄河文化遗产保护、黄河文化资源挖掘、黄河文化弘扬传播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合作交流,产出一批彰显特色的标志性学术成果,全面提升黄河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学术高地、创新中心和国家智库,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规划和实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