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了解开封市黄河滩区典型村落的生态环境现状,厘清区内生态环境发展动态,探讨未来开封市黄河滩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7月12日,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地环之光”于开封市龙亭区开展了为期一天的乡村生态实践之旅。在水稻乡朱庄村,团队成员根据预定的指标,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与当地村民进行了深刻交流。同时,团队对村庄内...
7月13日下午,为迎接建院百年,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文学院在二楼会议室举办建设发展座谈会。张生汉、魏清源、胡德岭、李文山、孙先科、李孟来、杨国安、李卫国、葛本成、王宏林等各位老师以及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出席本次会议。活动由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志国主持。文学院党委书记杨萌芽对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学院建设发展的各位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他从师资队伍、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谈了学院的成绩,同时指出了当前...
7月12日,外语学院与澳大利亚著名学府麦考瑞大学合作的国际夏令营正式开营。经过公正严格的程序,学院25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同学获选参加了该活动。该课程为期五天,由麦考瑞大学英语语言中心的金牌讲师全程授课,依托麦考瑞大学独立开发的Prolearn在线平台以及丰富的学术资源,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的英语读、写、说等多方面的细致讲解。学院为每位学生配置笔记本电脑,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营造了互助互学的良好氛围。第一天的课程结...
近日,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留学博士生Saadullah Khattak完成的一篇题为“Genome-Wide Analysis of Codon Usage Patterns of SARS-CoV-2 Virus Reveals Global Heterogeneity of COVID-19”的文章,发表在生物医学领域国际期刊《Biomolecules》,这是该实验室发表的第3篇关于新冠病毒的英文论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是一种非分段、有包膜的单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冠....
为更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培养青年学者,形成良好的对话与讨论机制,繁荣学术,提高唐宋史研究水平,7月7日—13日,由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宋史研究会、河南大学主办,河南大学研究生院、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大学宋文化研究院承办的“河南大学‘西园研史’首届唐宋史青年学者论坛(讲习班)”在我校明伦校区博雅楼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30多位青....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资助育人,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和贫困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口腔医学院资助服务站结合学院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资助育人活动,以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在乡村振兴中的“助推器”作用。学院充分调动受资助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开展“资助政策下乡宣讲团”遴选活动。通过遴选,赵明辉、王雯雯、石挺浩、郭佳、李佳林、张家铭等具有强烈志愿服务愿望的学生组成下乡宣讲团于7月13日前往河南省...
为进一步了解极端天气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为提出防灾措施提供事实依据,7月13日,地理与环境学院“三下乡”重点团队之一“三下乡蹦跶”团队以开封市水稻乡的西单寨村和马头集村为例展开了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调研。本次调研旨在通过调查农户对近年来气象灾害的认知和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为当地今后的农业灾害预防提供参考。团队成员首先在西单寨村展开了调查。通过采访,团队了解到农民的主要种植作物是小麦、玉米和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