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资讯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高海亮博士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学

作者: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11月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高海亮博士应邀做客由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主办,河南省大数据分析与处理重点实验室承办的“遥感应用学”课堂讲座,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603会议室作了题为“辐射定标与真实性检验研究”的学术报告。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和河南省大数据分析与处理重点实验室的八十余名师生到场聆听。报告由学院副院长葛强主持。

高海亮介绍了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遥感应用的深入,遥感逐步由定性遥感向定量遥感发展。随后,他介绍了我国当前已发射中巴资源卫星、环境卫星、高分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等数十颗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并指出如何实现各类卫星数据的定量化应用,是当前遥感领域存在的一个关键难题,而高精度的在轨辐射定标技术和真实性检验技术是实现定量遥感的前提和基础。高海亮详细介绍了“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真实性检验站网的建设情况,并对在轨辐射定标和真实性检验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报告深入浅出,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将原本专业化的遥感卫星定量化产品技术讲解地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报告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遥感应用学”课堂讲座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精心打造的研究生系列讲座,包括遥感应用导论、遥感应用技术、遥感应用工程、遥感应用综合案例等4个专题9次学术报告,涵盖数据预处理、分类识别、定量反演、真实性检验、图像仿真、服务平台和小卫星系统论证等多方面的前言动态和最新成果。本次报告是“遥感应用学”课堂讲座的第五次报告,后续报告将按期举办,详见相关通知。

高海亮,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研究员。2011年毕业于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至今。2013年赴澳大利亚CSIRO进行在轨辐射定标与澳大利亚真实性检验场地建设方面访问学者工作。获2017度科技部遥感青年科技人才。主要从事在轨辐射定标、真实性检验、大气校正、高光谱定量反演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参考波段的高光谱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发展了基于星地同步实验的替代定标方法和基于参考卫星的交叉定标方法,实现了中巴资源卫星、环境减灾卫星、高分卫星等多颗国产卫星的高精度在轨定标和真实性检验。多年来致力于在轨辐射定标与真实性检验方面的方法与理论研究,其研究成果应用于多颗国产卫星的在轨测试和定量化应用。

2006年至今,参与了我国CBERS02/02B,HY1B,HJ1A/1B,GF-1/2/4/B/C/D等多颗卫星的在轨测试和辐射定标工作。作为主撰写人编著了我国第一本详细介绍在轨辐射定标原理的遥感专著《航天光学遥感器辐射定标原理与方法》。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7篇,EI检索6篇,出版专著1部。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民用航天等项7项。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空间辐射基准传递定标及地基验证”第三课题“像元尺度地面真值获取技术研究”。作为总师助理负责“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共性应用支撑平台项目真实性检验场网建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