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省南阳市考察调研,先后来到医圣祠和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了解中医药发展和艾草制品产业发展情况,强调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中医药”的关心关注和重要指示令我校师生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引起师生们的热烈反响。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医学院党委书记孙君健表示,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促进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河南大学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创新医教研产一体化模式,达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目的;立足中医院的临床优势,打好特色医疗牌,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契机,提升糖尿病、肝病科、脑病科等国家、省级重点专科的学科内涵和科研水平,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挖掘和传承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将针灸铜人等为代表的宋中医药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发扬;科学谋划中医学本科专业、学科建设,结合开封市中医院现有中医药人才资源、科研资源,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学校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河南是传统的中药生产大省,中药种类和储量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河南中药材的产量、人工种植面积均名列前茅。对此,河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中药学博士李钦说道:“我们要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推进中药工业集群发展,实施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身为高校中医药教育工作者,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培养学贯中西的高质量医药人才;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河南大学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主任康文艺阐述了中医药的重要作用,他说:“我国的中医药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一大特色与亮点,在疫情防范、疾病治疗过程中表现出了巨大的能量,为全世界人们的生存和健康做出了非凡贡献。但同时,在现代生命科学和分析技术的大框架下,中医药的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使得我国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对河南省中医药资源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理、质量控制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将会对我国的中医药现代化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开封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河南大学中医药研究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寇绍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南阳时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开封市与河南大学合作共建的中医院作为全国百强中医医院,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坚定中医自信,发展中医药事业,做好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等工作。
药学院执行院长韩光说:“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赴南阳考察,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河南大学中药学专业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和学校办学思想,建构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培养适应国家和中原经济发展需要、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实践型、创新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药学院也将继续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培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药人才,探索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中药的新途径。”
校特聘教授、药学院教师杜钢军从专业角度出发,表明中医药是全人类医学的源头,更应该是世界医学的领引者。他说:“中医传承远古医学,保持整体、辨证、主动、自然的医学体系,认为人体的健康和疾病与人体生理本质有关,追求个体观察、辨证论治、天人形神合一,中草药消除症状是人体生理平衡得到调整,消除危害,生命共存。因此,中医是最完整、最科学的医学体系,应该是现代医学的引领者,而不应该仅仅是辅助医学。”
2020级药学研究生李攀峰说道:“河南是中医药文化发生、发展的渊薮,是中医药文化由术到学、由单一到体系的集大成者,是黄河文化走向世界的参与者和引导者。而发祥于南阳的医圣张仲景以及其创立的汉方则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典范,是河南的骄傲。身为一名药学研究生,我更应该要把国家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当作自己的神圣使命,把对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放在首位,努力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坚守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奉献青春、挥洒热血。”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阳人,2018级本科生李金鹏从小就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此次习近平总书记所考察之处,引起了他对家乡的深刻记忆,他说:“医圣祠收藏的木刻版《伤寒杂病论》,几经辗转得以保存,时光流转中折射的是中医药传承千年、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中医文明,泽被后世,造福全球,未来,这份魅力必将更加绚丽多彩。作为一名药学学生,我深知中医药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也必将牢记所肩负的重任和使命,努力学习,打牢专业基础,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