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五四”爱国运动中的河南大学师生

作者:刘建民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马克思学说就已经开始传入中国。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河南处于封建军阀统治下,因政治黑暗、经济落后和思想禁锢,相比一些大城市和沿海地区接触新思想有些迟缓。五四运动爆发后,河南高校师生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各种新思潮如潮水般涌进了省会开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河南的过程中,一些进步书刊已经悄然在学生中流传。河南大学涌现一批进步青年如赵毅敏、冯友兰、徐旭生、刘潇然等,他们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

五四运动传薪火河大学子发《心声》

冯友兰创办《心声》

赵毅敏

赵毅敏(1904-2002),原名叫刘焜,河南省滑县人。1917年赵毅敏考入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特别是1915年《新青年》创刊后,新思潮在中国迅速传播。留学欧美,学习欧美等国家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成为青年学子追求的目标。在校长达五年的学习过程中,阅读了许多新思想的进步书刊,他憎恶封建军阀在帝国主义者面前奴颜婢膝、卖国求荣的罪恶行径,经常和同学们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在回忆五四运动前后的情景说:“河大是一所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学校,在民族危亡的严峻时刻,大多数青年都关心国家大事,把个人的命运同民族的命运联系了起来,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的号召,上街游行,张贴标语,抵制日货,群情激愤,壮烈的场面令人难忘。高呼中华,发达!发达!超欧美,兴东亚!千秋万岁,大中华!。就连当时奉命前来监督学生游行的军警,有的也深受感动,不再干预学生的爱国行动。是五四运动的春风,唤起了我以后投身社会运动的热情”。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18年,冯友兰回到河南开封,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教授国文。1919年,冯友兰走向了学术生涯中的第一步,5-6月先后参加了由河南省教育厅、北京政府教育部的两场选派留美学生考试,并取得赴美资格,9月前往上海等候启程,12月顺利抵达纽约。他这一年的举动看似与“五四”无直接关系。但在他赴美以前,一面教书,另一方面倾其心血编辑了《心声》杂志。他在《三松堂自序》中有一段回忆:“我在北大毕业以后,回到开封,在一个中等专科学校教国文和修身。有几个朋友商议,也要在河南宣传新文化,响应五四运动。我们大约有十几个人,每人每月出五块钱,出了一个月刊,叫《心声》。我当时担任功课比较少,就叫我当编辑。我写了一篇发刊词,其中说:今更以简单之语,声明本杂志之宗旨及体例曰:本杂志之宗旨,在输入外界之思潮,发表良心上之主张,以期打破社会上、教育上之老套,惊醒其迷梦,指示以前途之大路,而促其进步”。这个刊物以其新锐的观点,是当时河南惟一宣传新文化的刊物,被誉为河南的“《新青年》”。

徐旭生(1888--1976),名炳昶,字以行,笔名虚生,遁庵。河南省唐河县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著名的政治活动家。1919年,徐旭生学成归国,应聘为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教师,翌年被聘为教授,主讲法语和西洋哲学史。此时,适值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之际。1919年5月,北京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消息传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和当时开封各校学生纷纷集会,徐旭生被推举为教师代表登台演说,表示了力争国权勇赴国难的决心。他积极参加河南教育界反对河南督军赵倜的爱国民主运动,一直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列,表现了一个进步教授刚正不阿的铮铮铁骨。1921年秋,作为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赴京请愿代表的徐旭生教授,受到河南反动当局的阻挠遂留居北京,受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在北京大学,他继续站在斗争前列,与李大钊、鲁迅、许寿裳一起,旗帜鲜明地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

刘潇然

刘潇然(1903--1999年) 河南省偃师县人。著名翻译家,经济学家。1916年夏季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第二次英文科。是学生会中的活跃分子,“五四”运动时期,是爱国学生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巴黎和谈失败激怒学生开封古城掀起爱国浪潮

河南地处中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要地,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的魔掌开始伸向中国腹地,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重压下,全省人民陷入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还远未散尽,战胜国的代表们就云集巴黎,商讨战后事宜。作为一战协约国之一,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出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由英、法主导的巴黎和会不仅拒绝上述要求,还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并于当年4月30日正式签订《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而当时的北洋政府竟欲在《合约》上签字。

消息传回北京,国人沸腾。5月4日,北京大学等3所大学3000多名学生走上街头,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由此拉开帷幕。

五四运动是一场发生于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包括人民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的爱国运动。

消息传到省会开封。5月9日,开封女子师范学校(原开封师专前身,2000年并入河南大学)首先举行女界国耻大会,参加者达千人以上。在会上讲演的女学生,慷慨激昂,悲愤交加,声泪俱下。有一位张姓女士,对于国家事宜,极抱热忱,当即登台演说。痛快淋漓之际,咬破中指,以血书写“坚持到底”四个血红大字,足见其爱国情深。这些举动是觉醒了的河南妇女解放思想、关心国家大事、参加政治斗争的壮举,对全省各界人民参加“五四”爱国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之后,省会开封的爱国学生走上街头,举行游行示威,进行演讲,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抵制日货”等口号,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浪潮。

12日,开封政法专门学校(1927年7月并入国立开封中山大学,今河南大学法学院前身)发起召开省会各校学生联合大会的倡议,得到参会高校学生的一致赞同。法政专门学校的卢群化,女师的张静君等学生代表近20人先后登台发言。13日,联合大会举行,到会者包括河南留美欧美预备学校、河南第一、第二师范学校、河南第一中学等15所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代表一千余人。

大会之后,学生领袖赵毅敏、刘潇然、等人,组织青年学生分赴开封城乡进行热情的宣传、鼓动,各阶层群众纷纷起来响应,积极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

5月18日,开封各界群众在师范学校操场举行国民大会。到会的有工、农、商、学等群众达一万一千多人,会场内旗帜林立,墙壁上张贴了反日标语和“日本欺压中国人民及亡国惨状”的漫画,散发传单,呼吁开封各界人民行动起来。学生代表、农民代表、工人代表在会上相继演讲,慷慨陈词。坚决要求“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誓死争回青岛”,保我主权,号召各界人民团结起来,积极投入战斗。大会通过四项决议:以河南公民名义,要求北京政府电示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如日本不交还青岛,应即退出和会”;联络省会十五校学生,成立学生联合会,誓作外交后盾;由省商务总会通知各县商会,勿再贩运日货,违者处罚,并要求河南督军赵调同意学生于假日进行爱国宣传。

统治省会开封的军阀赵调,对开封青年学生组织的反帝爱国行动极端仇视。“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前夕,赵调就向学生伸出了罪恶的魔爪,对学生的爱国行为进行“防范甚严,除军警监视外,并贿属汴垣各报勿为鼓吹”。当“五四”爱国运动在省会开封猛烈地开展起来后,他就严密部署,准备镇压。《申报》1919年5月18日记载:自学生联合会发起后,警界有鉴于北京学生举动之热烈,于文庙街一带加派岗位。并云学生将有游街大会,露天演说等举动,防范更为周密。但是,青年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热潮是阻挡不住的。

此时的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北京军阀政府却颁布严禁抗议公告,总统徐世昌下令镇压。5月19日,为进一步向反动势力施压,北京各校学生宣告罢课。省会开封获悉北京事态,开封学校联合会商议决定,5月30日举行罢课,声援北京。在罢课宣言书中疾呼:“国将灭亡,痛莫可言。焉能坐斗读佛,束手待毙”。虽然30日罢课行动遭到军阀赵倜派出的反动军警阻挠而耽搁,31日,开封15校实现大罢课。

在河南人民高举“五四”爱国旗帜的影响下,我党的早期创始人李大钊把目光投向了河南。他两次南下开封,播撒革命的种子。1924年12月底,李大钊应拥护孙中山政策的河南督军胡景翼的邀请,第一次到开封活动。李大钊返京后不久,创建河南党组织的任务即酝酿进行。1925年7月,李大钊第二次到开封。这是他时隔半年多之后,再次踏上中原大地。8月初,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6号楼三楼,面对开封各校学子,发表了题为《大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的演讲。有学生回忆说:“那天李大钊穿了一件月白色长衫,人非常多,整个三楼全部被占满,走廊、楼道里都是人,大家都想亲耳听李大钊先生讲话”。他在演讲中说到:“我希望中国的青年诸位,全都起来参加现在之国民革命运动,使之早日实现。”铿锵有力的演讲极大地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河南大学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五四”全国反帝爱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大学青年学生和各阶层人民联合起来,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和反动政府的压迫,运用集会、游行等形式,开展轰轰烈烈的爱国民主斗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政策,揭露了河南军阀赵倜的卖国嘴脸,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窃夺我国家主权的阴谋,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反帝爱国运动。这次伟大的爱国运动,极大地激发了河南大学青年学子的觉悟。她是河南人民革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显著标志,在河南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重温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加深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用历史的光芒照亮未来,河南大学才能更加步履铿锵、勇毅笃行。

参考文献:

1、《河南大学校史》(2012,河南大学出版社)

2、《薪火集----河南大学学人传》(2002,河南大学出版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