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现代教育报》代表委员求解“钱学森之问”

作者:解淑平 薛峰 赵翩翩 林露   来自:2011-03-14《现代教育报》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马翠轩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曾引发教育内外广泛热议的“钱学森之问”,再次成为3月9日“两会教育圆桌”的焦点。

伴随国家科技、人才、教育等三个中长期规划纲要的发布,“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关乎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大课题。何为“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有什么样的标准?究竟有哪些瓶颈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如何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以及学校、社会、家庭在培养链上的“无缝对接”?三位代表、委员做客人民网教育频道,发出了他们的呼吁。

龚亚夫(左一)、关爱和(左二)、盛连喜(右一)做客人民网,共同探讨“创新人才培养”之路。记者 解淑平 摄

本期嘉宾:

关爱和: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

盛连喜: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龚亚夫: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教科所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研究员

聚焦点①

“创新人才”之特征——

批判精神+独立思考+实践能力

关爱和:什么是“创新人才”?这是特别抽象的问题。我觉得“创新人才”要有创新的思维意识和能力。从思想上来讲,至少有批判的精神,有能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把这种思考付诸实施的操作能力。做到这三点就基本具备了“创新人才”的要素。

龚亚夫:我认为具有两点就算是一个“创新人才”了。第一,能看出别人看不出来的东西。第二,能把很多零散的东西组合起来,在这个基础上变成一个新的东西。

盛连喜:创新型的人才会对不知道的事情有一种好奇心,具有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为什么这些年来我们总是在探讨“创新人才”,但总体上来看,大家都感觉不太满意呢?我觉得,我们应该树立一个新的理念,就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幼儿园开始就应该有这种意识,而不是到大学时才提出这个问题来。在幼儿园时,孩子的个人天性能否得到发展,想象思维能否足够得到扩展,这是培养“创新人才”非常重要的环节。创新型的人才,除了理论学习、大学学习,更重要的是要经过社会实践。

聚焦点②

评价体系之弊——

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

盛连喜: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课程的结构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我们一直在解决课程的问题,但是怎样能让孩子既有扎实的基础,又有比较强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要使孩子有多条出路,这些都需要思考。

比如,大学要修160个学分,这160个学分包括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等,就是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内,怎样让学生真正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让他们掌握比较扎实的专业能力?这个问题确实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处理好。

我一直在想,比我们年长的一辈人的成长,他们的经验是什么,反过来我就会想到要如何改进。坦率地讲,现在小学、中学、大学的评价体系基本是急功近利的,缺乏个性、鼓励个性的东西。我主张教授要有个性,学校要有个性,学生要有个性。我们心目中的老师,那些大学者都是有个性的,思想归一、行为归一,这种“趋同化”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发展个性、兴趣的权利。

关爱和:“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有责任创造一个社会环境和建立一种制度。

目前,我们对孩子的较高评价往往是乖孩子、好孩子、听话的孩子,我们教学的方式是满堂灌,教学设施又不足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增强操作能力……这都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努力改进,创造一种比较好的社会环境,创造能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能建立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

同时,在学生个性层面,要鼓励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突出个性、张扬个性,让老师和学生都具有创新的心理和思维,能够有宽容的度量,能够有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培养出来的人一块工作的协作精神,这都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的基础。

盛连喜:我主张以“多样化”来评判一个孩子,多给他们一些空间。我心目中的好大学,有人物、有故事、有空间、有代表。其中,“有空间”就是要让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个性能得到充分展示。现在大学里有选修课,但是课程资源的建设很难满足学校发展需要,而且在管理制度上大多出于效率的考虑,选修人数太少的课程就不开,也忽视了少数学生兴趣发展的需求。

聚焦点③

培养“创新人才”之解——

系统工程亟需各界协同完成

关爱和:自古至今我国的人才选拔制度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举荐制度,一种是通过科举制度。现在的高考制度,应该说是科举制度的一种变化和延续。目前这种形式还是最公正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现在一些学校正在尝试自主招生,我觉得自主招生只是高考的补充方式,可能会通过自主招生选拔一些有个性、有特长的人才。但是,我们首先要做到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公平、公正,把它看作高考制度的辅助形式,它不可能成为中国人才选拔的主要方式。

盛连喜:从目前来看,考试还是选拔人才的基本方式。随着社会进步,能不能更加灵活、更加多样,这要根据发展的情况。如今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具备了多考、联考,甚至给高校自主权的能力了。但现在生源急剧下降,国内外竞争急剧增加,选拔人才的方式上、渠道上机会会更多。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社会、家庭三者都要承担责任和义务。比如,课堂上教得多,让学生自主性减少,甚至有时上课提问,学生不太乐意回答问题,这和国外的课堂教学形成非常鲜明的对照。

让大学更活跃起来,我们要在这方面下工夫。再有,大学应该更开放一些,因为真正的“创新人才”培养是在大学阶段,大学、企业、科研单位共同形成一个好的载体,这个非常重要。

龚亚夫:除了学校之外,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体制和整个架构都会影响到人才的走向和选择。比如,当下的就业、分配、社会管理、择校等问题都是连带的。另外,还有社会诚信体系的问题。整个体制如果不做出切实的改变,人才的培养是会受到很大影响的。这不光是学校开课、教学的问题,甚至不光是教育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导向问题。

典型经验

大学要为社会服务

关爱和

去年,国家下发了关于教育、人才、科技方面的文件,这是为建立国家创新机制而做的引领工作。温总理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他认为,中国以后发展的动力主要在于科技和教育。有了这两个支点,中国现代化进程就会加快。

为此,河南大学提出“为社会服务”的概念,这也是大学办学的功能,除了教学和科研外,要为社会服务。提倡大学为社会服务,就要搞产学研结合,要对社会贡献、对科技贡献,谋求在这个地区和国家的位置与发展。

我国目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依然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还没有达到完全工业化阶段。尽管在这个时期,我们国家不可能在很多领域都有自己创新的成果,不可能指望现在的大学、科研单位有那么多的人员能够把他们的知识转变为工业产品,这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阶段。但是,河南大学还是要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

河南大学采取了一些不同的措施,对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教学。

比如对于国际教学,我们引进国外的师资,引进国外的老师和教材,按照双方国家学校的约定因材施教,积极组织教育活动。这对于学校本科教育起到了促进、带动的作用。我们借鉴国外大学的成功人才培养经验,先运用到国际教学中,再通过国际学院影响本科教育。

同时,在小范围进行探索,举办以创新为主的试验班。河南大学借鉴国外学院的教育,学生进校之后,前两年进行通识教育,后两年再按照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专业。

另外,在研究生培养中提倡导师对研究生的创新教育,鼓励每个老师都给学生开出具有个性、站在学科前沿的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的情况,站在前沿思考学术问题,这是研究生创新教育,也是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