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风采

刘炳善:蜚声中外的翻译家

作者: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播音员:夏国梁

刘炳善(1927—2010)河南郑州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莎士比亚协会会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理事,中国译协资深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河南大学成为首批具有英语专业博士授予权的大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著作《英美文学简史》畅销至今,其代表作品《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是中国学者所编的第一部大型的莎士比亚(原文)词典,也是近百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第一部莎士比亚原文词典。

刘炳善幼时就对戏剧和文学有浓厚兴趣。中学毕业后考入重庆大学,先读中文系,后改读外文系,坐在嘉陵江畔的石栏上读《金库诗选》、《彭斯歌谣》、《罗密欧与朱丽叶》,成为20岁的他最陶醉的事。这段期间,刘炳善由于加入地下党外围组织“六一社”(即新青社),在进步刊物做编辑、发评论,被迫离开学校,到梁漱溟在北碚创办的勉仁中学教了一年英文。194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加入解放军从事文化宣传,1950年考取北京大学西语系。1957年,刘炳善来到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开始了在河南大学外语学院任教的岁月。

刘炳善将文学翻译和传道解惑的职业,作为生命中最重要、最美好的事业。“十年动乱”期间,劳动改造之余,刘炳善写出厚厚两大本笔记,后在此基础上,编出我国第一部英文版《英国文学简史》,累计印数达30万余册,畅销至今。北京大学出版的《中国20世纪文学研究提要》将其列入外国文学研究的“国别史”之首,美国著名学者鲁宾斯坦博士称之为“一部值得赞扬的作品,定能引导中国学生学习英国文学”。

以严谨朴实的态度治学,以爱与虔诚的精神支撑,刘炳善翻译成就突出,为我们留下了《英国散文选》、《伊利亚随笔》、《书和画像》、《伦敦的叫卖声》、《圣女贞德》等译著,为世界瞩目。1988年,他的《伊利亚随笔》一书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英国伦敦大学卜立德教授称其译文“恰如其分”,并赞美此译作是“爱的劳动”。

1989年,62岁的刘炳善开始着手编纂《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距今已400年的莎剧中的近代英语与当代英语差别很大,且包含伊丽莎白时代诸多俗词俚语。编写一部繁简适当的莎士比亚词典,解决中国学生阅读莎剧原文的语言困难,是他为之奋斗的目标。刘炳善与爱人储国蕾制作了莎剧词语卡片41200张,装满24只方便面纸箱。到1998年,终于完成了对莎剧早期喜剧和悲剧、六大喜剧、四大悲剧和八部历史剧共23部莎剧的注释。2002年,该书一经出版轰动世界,被誉为“中国莎学研究进程中里程碑式的成就”,荣获国家图书奖。

此后,70余岁高龄的刘炳善又着手对莎士比亚其他作品进行注释,作为词典续编。但长期繁重的学术劳动,使他的心脏不堪重负。最后3年,他长期卧病在医院,坚持翻译工作,用生命来实践学术使命。2010年12月22日,吸着氧气、做完6张词语卡片的刘炳善带着遗憾离开人世。未完成的《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续编》,成为他的学术绝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