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员:时雨佳
说大礼堂是所有河大人的骄傲,这一点也不为过。大礼堂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建成,至今已有七十多个年头,当年它是河南省的宝贝,在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而今它已成了国家的宝贝,在全国仍属一流。
这座宫殿式的建筑,是1931年5月由许心武校长提出兴建的。当年,学校组成了11人的大礼堂建筑委员会,校长为主任委员,由前校长李敬斋主持,物理教师瞿茀章负责工程监督。“自1931年11月20日破土动工,至1934年12月28日圆满落成,历时3载,用资20万元,得到当时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的大力支持……大礼堂是宫殿式建筑,青砖绿瓦,飞檐挑角,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光彩夺目,高大雄伟,中西合璧、风格独特。大礼堂占地面积为3932平方米,南北长73.75米,东西宽53.32米,高24.45米,总建筑面积4687平方米。礼堂东西南北四面都有门,南面正门有左中右三个大门,进入礼堂中门,四周玻璃明亮,光线充足。礼堂分上下两层,设楼梯6座,全部钢筋水泥结构,水泥地面。楼上楼下座位3004个,全装设钢架座椅,空气流畅,音响效果好。讲台宽17.9米,深12.67米,可供讲演及影剧、乐队演出使用。讲台两旁楼上楼下辟室8个,作休息室、办公室、音乐室、储藏室之用,亦可作为教室,各室能容纳60多人。正门楼上设有办公室3间。大礼堂整个建筑设计之精美,工程进度之快,质量之高,为当时国内所罕见。”这段介绍,出自2002年版的《河南大学校史》(简称《校史》),是最为详实和最具权威性的了。除此,我还收集到有关大礼堂的一些不同说法,书为“传说”,以示区别和慎重。一、耗资与修建年限《校史》讲“历时3载,用资20万元”,而另一种说法是“历时四年,耗资银元29万余圆”(1981年版《学府纪闻———国立河南大学》,台湾南京出版有限公司,简称《纪闻》),两者似乎有出入。不过,建国前我们通常使用的都是农历,习惯跨年头就算一年,而如今我们使用的公元纪年与台湾使用的民国纪年,除年份相差11外,其他没什么差别。我把《校史》记载的开工与完工日期换成农历,结果就成了“四年”:(辛未年)11月20日是公元1931年12月28日,而(甲戌年)12月28日是公元1935年2月1日。
《纪闻》使用的耗资数目,有整有零,超出我们使用数目的近三分之一。这里使用的应该都是银元,没有货币的差别。笔者还是偏向于《纪闻》中的记载数目,因为它是在台湾几位老校长身边的一位经历了大礼堂修建全过程的学子撰写的。二、青砖绿瓦与风铃在有关大礼堂不同的传说中,主要是《校史》与《纪闻》的不同,但也有二者相同但却与现在的实际情况不同的记载。比如二者都提到大礼堂是“绿瓦”,而实际上从笔者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记事算起,见到的大礼堂都是青砖青瓦。询问老校友,大家也都不记得什么时间是绿颜色的瓦。只有从照片上辨认了,而我校保存的大礼堂照片,最早的一张图就是《纪闻》中使用的大礼堂图片(见上图),只可惜当年还没有彩色图片。黑白图片中,绿颜色比青颜色稍微浅一些,并没有大的差别。在我国,不同颜色的瓦用于屋顶,是有一定讲究的。一般皇宫用黄色琉璃瓦作顶(据说始于宋代),明清规定,只有宫殿、陵墓及奉旨兴建的坛庙才可用黄色玻璃瓦顶,擅用者要处极刑。但孔庙、关帝庙例外,因二者都受过帝王敕封。绿色瓦顶在故宫中属第二等级,为太子居住的房屋所用。蓝色瓦象征天空,等级高于黑色。黑色在五行中象征水,藏书楼不能失火,故宫文渊阁及寺观藏经楼顶大多用黑色瓦。这种黑瓦,应该就是我们习惯叫的“小青瓦”。
至于“风铃”之说,只有《纪闻》中有。我想最有说服力的就是看看那张拍于当年的照片了。不管彩色还是黑白,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一目了然。经仔细观察,还真的没有,不仅大礼堂没有,连同七号楼和六号楼都没有。校大门早先的照片上没有发现,八十年校庆后的照片上才出现了风铃。三、八个大教室《纪闻》中说大礼堂“楼内有八个大教室”,《校史》中讲“讲台两旁楼上楼下辟室8个……正门楼上设有办公室3间”。正门楼上有一个三间的办公室无可争议。那么,另外的八个大教室在哪里呢?整天在大礼堂边工作,这么简单的问题一旦提出来,还真的难以回答。为此,我专门去了一趟大礼堂,故意问看管的师傅:“礼堂里有几个大教室啊?”回答:“那咱去看看吧。”楼上楼下转了两圈,还是只找到四间大教室。加上正门上边的一个,也只有五个。经和陈宁宁、王勇等同志讨论,我们终于回忆并统一了过去各是两间教室的情景。约在八十年校庆后,八个教室合成了四个大屋,也就成了现在的样子。四、高度、层数与楼梯数上文已经提出,大礼堂分上下两层,高度是:24.45米。这个我们不用去测量,也就承认了。但另一种高度你可能没有听说过,那就是它与铁塔一样高,这真的不是瞎说,而是有出处的。《纪闻》介绍大礼堂时说;“礼堂共分三层。原定高度,拟与铁塔同高,嗣以经费不足,酌加改正……”(见上图:刚修建好的大礼堂)这个原定,实在够惊人的,铁塔按55.88米计算,现在的大礼堂现在仅是其一半高。当然,这只是起初想与铁塔同高却并未实施的提法。
而礼堂共分三层之说,却让笔者苦思了好一阵。我极力想找到第三层的来历,甚至查到了《住宅建筑规范》的相关说法:“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m时,应对这些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不足1.5m时,多出部分不计入建筑层数。”还有,铁塔每层只能站几个人也算一层,礼堂11层台阶之上有可站百人的平台,这怎么就不能算一层;舞台上还有环形的工作台;学校申报文物的图纸中也有第三层的俯视图……但所有这些都被基建处段景联工程师一句话给否决了,他说,建筑有自己的底和顶以及围墙的才叫一层,上面讲的几种情况,都是共用一个顶。我又想起用单独楼梯从二层上去的放映间,这不是名副其实的第三层吗?段工说,这是附属的工作间,不能算礼堂的层。看来,《纪闻》中讲的第三层,仅仅是外观效果上的三层,而不是实际使用第三层。
可我看到却不一样。《校史》中讲到“设楼梯6座”,正式楼梯的确是三对六座,另有放映室的一座楼梯,二层舞台东墙外一个通往舞台上方的双层楼梯,还有舞台上两边靠墙(应该是新修的)通往顶层的专用楼梯。若都加起来,可又有大的出入了。
做事情就怕认真,我也有过这种感受,但该干的工作还是要认真去干才是。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今天我们想把这些事情弄清楚都这么不易,那么明天若有人想弄明白它岂不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