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副主席视察河南大学时关于“高等学校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要勇于探索,把握特点,突出特色,重在实效”和“在校大学生要认真学习,积极实践,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提高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努力成为社会栋梁之材”的指示,我校学习实践活动坚持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分类指导。在组织学生党员参加学习实践活动时,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坚持重在学习教育、贴近学生实际、突出学生特点,在组织学生党员自学和集中学习、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同时,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效果良好。
行为艺术呼唤环境保护
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21日上午,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数十名学生,身涂彩色颜料,表情和形象夸张,在郑州市二七广场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体雕塑展”,以提醒人们重视环保,热爱大自然。
代表不同职业的教师、学生、护士、白领、农民被白色垃圾紧紧缠绕,丝毫动弹不得,表情恐慌,这代表越来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表演者通过不同的行为艺术,还演示了象征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枯竭和能源枯竭等典型环境问题。五组雕塑代表五种不同的颜色,五色谐音“无色”,印证了今年“无色地球”的环保主题。“人体雕塑展”引起了广大市民强烈的共鸣,他们通过在巨大的“手印签名”条幅上彩色手印的方式,表示对环保的支持。
据悉,活动组织者于4月20日在明伦校区大礼堂广场举办了环保作品展,用2009个饮料瓶拼成一个1米多高的大鞋,借此寓示“环保之行,始于足下”;用废旧塑料袋、纸箱等环保材料制作的展板不但体现了保护地球的主旨,更将环保的理念融入到活动之中。
读书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4月23日是第十四个“世界读书日”。23日清晨,我校明伦校区、金明校区图书馆门前,分别摆放着印有“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横幅,来去匆匆的学子们纷纷在上面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以表达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书籍的热爱。自此,2009河南大学读书节活动拉开了帷幕。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文化传承的通道。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河南大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读书传统。为响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等十部委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号召,配合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图书馆、学生处、校团委等单位发起了这次活动,旨在倡导广大青年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形成热爱知识、热爱阅读的良好氛围和习惯。读书节期间,学校将举办学术报告会、青年晨读、古典诗词朗诵会、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
知识竞赛再掀学习高潮
4月23日下午,由校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和校团委联合主办的“知行合一、报效祖国”——河南大学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在科技馆二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凌,相关部门及参赛学院有关负责同志出席竞赛活动。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全体学员和参赛学院学生代表300余人参加了竞赛活动。
本次比赛是我校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活动之一,分个人必答、小组必答、抢答和风险回答四个环节进行。来自文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四个参赛队的十二名参赛选手以科学发展观为经,以智慧、灵活和沉着应答为纬,为现场观众编织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科学发展观知识大比拼。各学院选手胸有成竹、流利准确的回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把学生学习实践活动再次推向了高潮。
王凌在讲话中指出,在全校深入上下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举办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活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体现。全体学生党员要按照学校党委的安排部署,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她希望广大学生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实现成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