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环球人物》王立群:破圈学者再破圈

作者:刘潇 来源:《环球人物》 已访问:责任编辑:马洁

2022年3月15日,《2022中国诗词大会》收官。颁奖之时,点评嘉宾王立群以两句诗词做结束语:“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在本次大会新环节中,他与选手合作闯关,轻松帮助选手破题。自2016年加入《中国诗词大会》以来,王立群多次担任点评嘉宾,对中国诗词的熟稔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讲解诗词之外,王立群早在2006年便登上《百家讲坛》讲解《史记》,从那时起被大众所熟知。在温雅的形象之下,他对历史人物的大胆解读,更让他成功“破圈”。王立群对《环球人物》记者说:“我不是故意要发表大胆解读,我只是细读文本罢了。细读了,就看明白了。”

刚过77岁生日的王立群精神矍铄、身姿挺拔,每天起床后坚持散步、写作。如今面对新媒体时代,他以积极包容的心态快速学习和适应,在抖音、快手上拥有百万级别的粉丝。前不久,他把自己在《2022中国诗词大会》第十场“出发”的开场词发表在个人新浪微博上。开场词写道:“走过的已成身后,美好的就在前方,出发的人正在路上。路上的人,注定也会成为一道风景。”这条微博一经发表,便获得了10万以上的阅读量,不少网友深受感动。对此,王立群感叹:“如今信息碎片化并不可怕,电视平台与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是相辅相成、两全其美的。”

王立群在2016年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上解读诗词。

《2022中国诗词大会》上,王立群在第五场“稻香”开篇引用诗歌。

与诗词的完美遇见

《2022中国诗词大会》以“江山”“遇见”“稻香”“出发” 等视角展开古今对话。王立群在第五场“稻香”开篇引用了“喜看稻菽千重浪”,悼念袁隆平,观众纷纷感叹诗词新用的强大生命力和共情力。

说起加入《中国诗词大会》的初心,王立群回忆:“我本来就是文学专业的,所以能参加《中国诗词大会》也算是回归老本行,是一场与诗词的重新遇见。”2016年,王立群已成为《百家讲坛》的明星主讲人,央视科教频道节目组请他接着加入《中国诗词大会》。王立群没有错过这次“遇见”。在台上,经他点评,古人今人之间的那堵时间之墙顿时烟消云散,许多观众是《百家讲坛》的老观众了,如今纷纷沉浸在这场诗词盛宴之中,“与诗词完美遇见”。

几年下来,王立群在与参赛选手的交流中,发现许多非文史专业的素人,在生活中也喜欢从诗词中获得精神力量。2017年,在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上,来自河北农村的白茹云历经万难,为补贴家用,身患绝症只身在外打工,一路走来,“只因诗词伴吾身”,当她在诗词大会上说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时,王立群深受感动:“人生会遇到许许多多比诗词大会更艰难的挑战。白茹云是大会的隐性冠军。”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

2018年,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上,王立群点评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后所做的《过零丁洋》。对“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他解读道:“文天祥在被俘后也会有作为常人的后悔与害怕,回顾一生,认为自己所有的辛苦和麻烦都缘自读经书,中了个进士出仕,要不读进士啥事都没有了。”但是他话锋一转,“在经过零丁洋时,文天祥认识到青史留名才是人生的追求,转身就义,终不悔”。

2019年,在第四季的竞赛中,王立群解读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他说:“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李商隐和晚宴中的一位美女确认过眼神,是对的人”,引得主持人董卿和台下观众边笑边鼓掌。接着,他又话锋一转,“但要是这么写下去,李商隐就不是李商隐了,他一定要在这个完美的遇见中,给读者写一丝遗憾,这其实是一个完美的遇见和一个无奈的转身”。

“遇见”是欢喜,“转身”才得人生真谛。在王立群看来,这是中国诗词留下的千年余韵。

时隔千年,古今同情

“读诗词中的故事,读诗词背后的故事,读诗词记录的生活,读诗词隐藏的生活,读诗词记载的文化,由此触摸古人的心灵,感受古人的心跳……”王立群解读诗词妙处,在于消融千年之隔,古今同情。

古诗词中有古人与今人一样的焦虑与无奈。“在唐代诗人中,王维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诗人。在诗词大会上,我给了王维一个现代称号——佛系男神。”在《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中,他用3个篇章从老中青3个时期来品鉴王维的诗,写王维早年的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写王维中年挫折,途经襄阳,写下“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立群评价:“汉江,留给王维的是刹那的惊艳,是一生的沉醉。”人遇挫折,方能沉下心来留意世间美好。

经历过安史之乱后,王维的仕途彻底无望。王立群写晚年王维,“诗佛”遇到终南山。“他的诗词引爆了终南山,他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好像是神来之笔,把终南山写成了仙境。”

王立群说:“当代人在事业生活或者爱情上都会遇到类似的无奈,所以前两年出现‘佛系’,如今出现‘躺平’这样的网络用语。”他解释:“晚年的王维,认为走到水的尽头,这就是最好的安排。看看天,看看地。云聚云散、不惊不喜,一山一水一别院,一世一花一人生。”这句话戳中了不少观众的心。

2007年,《百家讲坛》主讲人合影,二排左五为王立群。

王立群并非独爱王维,他在即将上市的新书《宋十家诗传》中提到了柳永的自嘲,“奉旨填词柳三变”。名气如此之大的柳永,却在《宋史》中连个名字都没留下,可见其人生事业之不如意。“柳永在考科举时很不顺利,宋仁宗建议他‘且去填词’。” 晚年改名柳永,希望不要因为原来的名字“三变”而影响录取。王立群说:“现在的人也要学会自嘲,学会放下,学会做自己。”

“醉里挑灯看吴钩”也好,“一生烟雨任平生”也罢,“古今情绪,一脉相承”,王立群说道,“现在的观众之所以能够理解古人情绪,离不开中国人从古至今对诗词的热爱。中国人因为诗词,人生升华成为艺术。而最令人赞叹的是这些艺术相隔千年,仍能让今天的我们或流泪或解脱,可以说诗词保存的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的情感。”

读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思

诗词是诗人的人生轨迹,《史记》是王立群的人生主线。

1945年,王立群出生在安徽六安,后在江苏南京度过童年,8岁随父母迁居河南。1965年,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无法继续求学,只能去厂办小学教语文。学校里教师少,他胸前挂着手风琴,又兼职了4年音乐老师。“文革”中,小学图书馆被砸了,不少书被丢在院子里,他看到躺在碎玻璃里的《史记》,偷偷捡起来,藏着读。没想到这一读就是半个多世纪的时光。

读着读着,文史功底不知不觉越来越厚实,到了1978 年恢复考研,他轻松过关。“这是《史记》帮我的第一个忙。”进了河南大学文学院,“我接受研究生教育,最基本的功课就是要细读文本”,《史记》仍旧是他翻来覆去看的经典。一套《史记》被翻烂了,王立群也由讲师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史记》帮我的第二个忙是在2006年12月24日,”他对那天的事仍旧记忆犹新,“央视《百家讲坛》来河南大学海选主讲人,我挑了《史记》中的一段讲。才过了10多天,《百家讲坛》就通知我上京试讲。我讲得很流畅,讲完后,编导让我上楼要跟我谈谈,问我以后想讲什么,我说:就讲《史记》。那年我61岁,这一讲就是10年。”10年来,他通过细读文本把历史人物讲得绘声绘色。

2008年,王立群为读者签售。

一个学者走出校园,走向大众,在获得知名度的同时也要时不时直面争议。2007年,王立群在《百家讲坛》上发表争议论点:司马相如设计骗婚卓文君,是“欺骗世人两千多年的爱情神话”。当时,有媒体写道:“一时间,骂声四起。” 卓文君故乡邛崃市“文君文化研究会”也紧急找寻资料批驳王立群的观点。

回顾此事,王立群说:“当时成都记者打来的电话把我家的座机都打爆了。因为成都有两个“圣”,诗圣杜甫和情圣司马相如。我的解读一出,一下抹掉了一个‘圣’。其实我不是想贬低司马相如,只是细读《史记》《汉书》,读出了藏在字里行间的意思。”

司马相如衣食无着时,县令王吉邀请他去临邛(音同琼)县。司马相如变卖家当,买了豪车华服去了。“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王吉天天去宾馆“朝拜”司马相如。王立群“读了好几遍,感觉这不正常”。

两人这番交往引起了临邛县当地高级社交圈子的注意。卓文君的父亲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企业家”,一打听这宾馆里住的是谁啊?得知是成都来的翩翩少年,人长得帅、住得好、穿得好。于是,卓文君的父亲打算组一个饭局,把临邛县里上层圈子都请来。“这一下就解释了上文的不正常”,司马相如在王吉邀请下“为不得已而强往”赴宴,才能被卓文君看见。“所以这个‘为’即‘伪’也。”

这才有了接下来“琴挑文君”的故事。司马相如有两大本事 :人长得特别帅、琴弹得特别好。但是有口吃的毛病,不能开口说话,破坏帅哥形象。所以,上了饭局,王吉把琴给司马相如,让他抚琴一曲。卓文君刚离婚回了娘家。透过屏风看司马相如,马上被他迷住了。

通过博览经典,王立群发现宋代以前诸多名家称司马相如“窃妻窃赀”。但另一方面,王立群也认可“司马相如是汉代大赋的创立者,文学成就很了不起,对开发西南夷也有重大贡献”。

《史记》

《汉书》

王立群读《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军霸上”“项羽大怒”“当时是,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短短几句,他便看出了项羽的急躁,但又发现了他性格的幼稚天真之处,“项羽不应怒,而应笑,他缺乏大局高度,不应再把刘邦视为盟友,此时正是一举消灭刘邦的最佳时机”。纵观《项羽本纪》,掩藏着司马迁对项羽的惋惜之情;一部《史记》就是“司马迁献给过往英雄人物的一首一首抒情诗歌”。

这样的解读既遵循史实又令人动情,一下拉近了经典古籍与电视观众的距离,王立群逐渐被电视观众熟知,成为最被大众熟悉的文化学者之一。回顾当年,可谓学术“初代破圈”的时代: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阎崇年首登《百家讲坛》,解“清十二帝疑案”,说“康熙大帝”;2005年,易中天登台亮相,从此先秦诸子三国风云让观众不忍换台;2006年,61岁的王立群加盟,更是开启了《史记》的普及时代。原本对大部分人来说枯燥无味的古籍经典,在他们的讲解下有了血肉、有了呼吸。有人说这批学者是大器晚成,王立群认为自己“一不是大器,二没有晚成,只是偶遇了人生的一场幸运罢了。”

2020年,王立群在央视节目《我的艺术清单》中担任嘉宾。

2021年,王立群向青少年讲解《史记》。

“适人”之后的“自适”

《环球人物》:您读《史记》近60年,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王立群:《史记》是中国人不可不读的文学、史学双料经典。二十四史中,《史记》是经典,为我们留下了几百个成语,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改编成小说戏剧的故事,留下了让我们看透人生的人物,让我们认识自己。比如我曾经为电视剧《楚汉传奇》做过历史顾问,刘邦、项羽间的恩怨就足够后人展开无限联想了。

《环球人物》:听说您最近完成的《宋十家诗传》也受到了《史记》的启发?

王立群:《司马相如列传》是《史记》列传中篇幅最长的,因为它把司马相如写过的赋悉数收入,与司马相如的生平穿插在一起,显示出他当时的境遇与心境。我写诗传就是受了这样的启发,以诗歌作为诗人的人生轨迹。

《环球人物》:这么多年主讲《百家讲坛》,观众发生了变化吗?作为讲坛常青树,您又是如何适应变化的?

王立群:变化是肯定的。有些观众从小学开始听,听到大学,有些观众由中年听到老年,同时又有新观众加入进来,我也不断结合时事和流行用语来讲解,应时而变。近年又注册了抖音、快手、微博。现在虽然年纪大了,我也会在网上做一些普及文史知识的视频。

《环球人物》:与10年前相比,如今新媒体技术更加成熟,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网络传播的潮流中,有人认为如今同类节目有些泛滥,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王立群:传播技术进步是好事。现在有不少声音在反对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知识碎片化,我倒觉得不用太紧张,即便在过去,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也是碎片化的,如今有更多的选择,岂不美哉?

《环球人物》:您在谈历史人物时候谈到了“自适”和“适人”,能具体说一说此中涵义吗?

王立群:“自适”和“适人”都是需要的。首先要“适人”,比如你要采访我,我就要感谢《环球人物》找到我这么一个普通的老学者,会认真回答你的问题。另一方面,“自适”也是需要的,如果一味地追求“适人”,就失去了自我,所以我在接受你采访前,也向你提出了我的要求。这次采访就很好地解释了“适人”和“自适”的平衡。陶渊明“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就是对过去一味“适人”的幡然醒悟,是经历了“适人”之后的“自适”。

《环球人物》:您多次提到“读史读诗能带给人极大的精神力量”,这个力量对您来讲很重要吧?

王立群:我经历过不少坎坷,也收获了很多感动,唯一不变的是抱着《史记》和诗词,一读一辈子,可谓繁华落尽见真淳。当然,这并不排斥我阅读其他著作,当代有不少优秀作品,我也非常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