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河南日报》张仲鲁:三任河南大学校长的著名高等教育家

作者:刘卫东   来自:原创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春霞  

百年河大名人印记(二十五)

张仲鲁(1895-1968),字广舆,河南巩义人。1916年毕业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17年回河南开封参加招收公费留学生考试,以99分成绩名列榜首。1918年赴美国后相继获得密苏里矿物大学采矿工程学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并于1922年发起组织了以留美学生为主体的“河南矿学会”。1923年,青年张仲鲁回国就任焦作福中矿物大学(今河南理工大学)校长;1927年3月至1928年8月担任河南中山大学(今河南大学)教务长;1928年9月至1930年5月担任清华大学秘书长。

上述三校的教育管理经历使张仲鲁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1930年6月,在张嘉谋、冯友兰、李子和等河南名流学者的竭力推荐下,他第一次担任河南中山大学校长。上任后他积极筹措经费增添设备,制定规划,力图发展。同年8月,经当时国家教育部备案批复,他亲自主持校务会议,宣布将河南中山大学改称河南大学,并改文、理、法、农、医五科为五大学院,自此河南大学正式命名。但不久中原大战爆发,张仲鲁教授仅干了4个月就被免去校长职务,改任省政府参议,次年复任焦作工学院院长,1932年出任国立南京中央大学总务长。

1933年8月,张仲鲁第二次担任河南大学校长,他向全校公布《河南大学组织规程》,精简行政机构,紧缩行政开支,不惜重金聘请许逢熙、傅铜、郭绍虞、饶孟侃、高亨、刘节、涂治、李先闻、嵇文甫、姜亮夫、蒙文通、杨鸿烈、李俊甫、闻惕、张静吾等著名专家学者到河大任教,立下雄心壮志要切实完成他1930年制定的河大发展计划。但却意外地遭到国民党军统分子的抵制和反对,他苦撑一年即被迫辞职。1934年8月改任河南省政府委员,次年出任国立广州中山大学总务长。1939年至1943年任河南省建设厅厅长,1943年6月任中原煤矿公司董事长,开办煤矿,创设纺织厂、化工厂、机械厂,为河南的工业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44年10月,张仲鲁第三次担任国立河南大学校长。这时,河大处于极其困难的流亡时期。1944年5月,河大所在地嵩县、潭头相继沦陷,河大师生十几人死难,40多人受伤,图书仪器毁之一炬,遭受建校以来的最惨重损失。师生再次流亡,攀援于崇山峻岭之中,穿行于密林草丛之间,饥寒交迫,倍尝艰辛。张仲鲁主校后随即亲自到重庆各处募款400万元及大批医药用品解决教职工的燃眉之急,使学校教学、科研在短期内恢复到比较正常的状况。特别可贵的是:他对校内中共地下党的进步活动尽量给予掩护,对蒋介石的反共卖国行径强烈不满。1945年6月,张仲鲁毅然投奔中原解放区参加革命,受中共中央中原局委派赴武汉城市工作站,促成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主席张轸将军率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燃料工业部计划司副司长、国家煤矿管理局副局长、河南省交通厅长、第一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张仲鲁于1968年10月13日在开封含冤去世,终年73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