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从2004年在中西部地区,选择22所办学基础较好、实力较强、历史悠久的地方大学,实行省(省级政府)部(教育部)共建。全国两会期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说,省部共建高校的资金来源十分有限,其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省部共建是为改变中西部12个省(自治区)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现状,缩小中西部与东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差距,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的河南大学就是省部共建高校。关爱和说,经过省部共建,一大批中西部区域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都得到大幅提升,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省部共建高校作为区域性高水平大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发挥着其他高校无法替代的引领带动和中心辐射作用。
但是,由于“省部共建”既不是国家战略,也没有专项经费,省部共建高校一方面主要依靠省级财政支持,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数量微乎其微;一方面地处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获得省级财政拨款也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国家财力对其支持力度不大,反过来影响了省级政府对其投入的积极性,因而,省部共建高校的资金来源十分有限,其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与此同时,在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省部共建高校作为各个省(区)骨干高校,承担着征地建设新校区、扩大办学规模、不断满足当地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需求的重要任务,大都依靠贷款建设了新的校区,在为国家积累大量优质资产的同时,却面临着沉重的还本付息压力,学校财务存在巨大风险,甚至面临资金链条断裂的危险,发展举步维艰。
鉴于省部共建高校扮演的重要角色、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实际困难,关爱和建议:在“十二五”期间,国家有关部门尽早将省部共建高校建设经费纳入中央财政预算,设立省部共建专项经费,加大对省部共建高校的经费支持力度,改善省部共建高校投入不足、发展困难的实际状况。
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帮助解决省部共建高校债务问题,使其能够真正享受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阳光雨露,轻装前行、快速发展,从而以省部共建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实际成果,切实改善高水平大学区域分布不均衡、人民群众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公平的现状,真正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合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