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大河报》生命科学学院:通向科学前沿的站台

作者:首席记者 姚伟 文 记者 李康 摄影   来自:2013年05月29日 《大河报》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王宏宇  

你喜欢生命科学?那就对了!这是现在和未来发展最迅猛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大哥”,如刚当选美国双料院士的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所说:“我相信,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在美国科学院,2000余位院士中,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超过半数;联邦政府资助科学研究的预算,一半以上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不久前,奥巴马宣布投入巨资启动“脑计划”。

在中国,生命科学研究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12年12月29日,国务院印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宏大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能力,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到2020年,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生命科学将改变世界。飞速发展的生物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基因工程有望引发绿色革命,作物在恶劣环境里茁壮成长,并含有更高的营养成分;以DNA计算机为首的生物计算机,也许会成为传统计算机的终结者。也许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基因组计划、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将带来农业、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的革命,产生难以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有志于生命科学的莘莘学子,如果你希望大一就能聆听前沿学者的教诲,那么,来河南大学吧!因为,河大的生命科学学院,是一座通往科学前沿的站台。

特别的科学研究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研究走在生物学前沿

宽大的窗台上,摆满各种绿色的植物,阳光透进来,宽敞的实验室明亮洁净。整个实验室里安安静静,没有一个人抬头张望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穿着白大褂的学子们全身心沉浸在自己手头的工作中,他们的身边是各种仪器和一排排摆满瓶瓶罐罐的架子。

这里是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室,国内一流,曾令北大原校长许智宏院士惊奇赞叹。这个实验室是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赢得一系列荣耀的根基。

上世纪90年代初,河大生物系重建不久,即提出“追踪前沿,带动全局”,他们撬动“地球”的支点,就是植物逆境生物学,简单说,就是让植物在干旱、盐碱等不正常环境里良好生长,这既是国际生命科学前沿问题,也是河南乃至中国的重大需求。

水资源短缺是中国北方普遍问题,如何克服不良环境对作物的胁迫,挖掘作物抗逆潜力,对中国农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实验室主任宋纯鹏教授选择以调控植物水分散失的气孔运动研究为切入点,撬动了整个学科的发展。

20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河大生命科学研究筚路蓝缕,走到了国际生物学前沿。

这些年,曾经的荣誉

2003年,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河南省第一个植物学博士点,随后更获得了生物学、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相应的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室成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011年,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建设的棉花生物学实验室,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河南省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荣耀仍接踵而至。2012年9月,万师强教授成为河南第一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1月,宋纯鹏教授获得河南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宋教授获奖1个月后,万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全球变化对中国典型草地生态过程的影响及生态环境效应”正式启动,河大生命科学在“凝练方向、保持前沿”的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特殊的授课方式 中科院前沿学者为大一学生授课

河大生命科学学院门口,两张学术活动海报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那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朱健康先生、陈晓亚院士讲学的有关安排。河大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天仕告诉我们,这不是一般的学术报告,两位大科学家是来给本科生上课的。

多年的前沿研究,使河大生命科学学院培养、集聚了众多优秀人才,形成强大的师资队伍。正如宋纯鹏所说,“我们需要卓尔不群,更需要八方借力”,为让学生从本科就养成开阔的学术视野,他们常聘请国内外前沿学者到校做学术报告。不仅如此,去年他们还和中科院签订“生物科学专业菁英计划”合作协议,联手办“中国科学院—河南大学菁英班”。

“这是实质性合作。”王天仕说:“双方开了几次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按教学大纲走,跟一般讲座有所不同。”中科院专家主要给菁英班上课,但安排在能坐四百多人的圆形报告厅,全院、全校师生都可来听,上午讲学,下午提问。每学年第二个学期的周六,都有中科院课题负责人前来讲学。

王副院长说,这是双赢的合作,中科院想招好学生,河大想把学生教育好、推到更高的平台。河南生源好,又经过河大四年规范的专业教育,考出去的研究生受欢迎。最早在中科研打开局面的是1999级的王二涛,他2003年考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硕博连读,做项目中受到导师赏识,此后他的学弟学妹逐渐在那里汇聚,广受认可,这为中科院与河大的合作打下了伏笔。

大一学生能听懂前沿科学家的课?王副院长说,他们对学生的建议是能否听懂都要听,哪怕最初只能听懂一个名词,关键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术思想,了解学术方法,听四年必有很大收获。

记者看到,中科院学者的讲座吸引了很多大三学生,他们是为考研做准备的。如今考研,面试越来越重要,对前沿的东西不了解,“戏”就不大。此外,与著名学者接触,可能带来直接的帮助。

特别的教学队伍 教授们 “失落并快乐着”

邓锦波教授是上海医科大学博士,德国Freiburg大学解剖系和美国田纳西大学解剖与神经生物系博士后,如今是河大黄河学者特聘教授。他曾在数所高校任教,认为河大生科院的学生很优秀,但这又让他多了一份烦恼:到了考研的时候,他看中的学生都奔着清华、复旦、中科院去了,他想留都留不住。

“他大二大三时,想做实验,来找你了,‘邓老师,听说您很有水平……’到考研时就不搭理你了。”在实验室,邓老师带出了两三个出色的本科生,在B类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文章,“什么概念?一个硕士发表这样的文章就可毕业了!”

前两年,邓教授还努力挽留学生,“现在不劝了,劝也留不住,他敷衍一下,忽悠一下……”邓教授的语气充满了失落:“这不是在给别人做嫁衣裳?!”

对这种情况,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尚富德比较看得开:“人往高处走,这是自然规律,学生能去更好的平台,我们大力支持。好比父母,孩子大了,不敢出去闯世界,那也让人发愁。如果学生都考研撵着我们,那就坏了;他们视野开阔,更加自信,也是我们教学的成功。所以,最优秀的学生留不住,我们是伤心,但更多的是欣慰。”

也有学生考出去后很失望,他们导师的设备、经费、科研水平,都不如河大的导师。其实河大生科院的硕士、博士教育也很有成就,王鹏程本硕博都在河大,张骁、苗雨晨本硕都在河大,苗雨晨博士论文的实验,也是在河大完成的,他们如今都已是颇有影响的学者。

据尚富德介绍,河大生科院现有生物科学、生物工程、植物科学技术三个本科专业。该院的考研率,近些年都在50%以上,其中大多考入重点高校或科研机构;就业率(含考研)95%以上,该院学生就业面很宽,农、林、医药、卫生等,都有很好的就业机会。

认识“河大菁英班”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河南大学菁英班”主要基础课程在河大完成,中科院除派人授课外,还会选派优秀研究生与学生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学生还可利用暑假到中科院参加相关科研活动。完成本科学习后,其中优秀的学生可免试到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硕博连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