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纪念大礼堂落成80周年特辑(三):青春如是常相伴

作者:董兰兰   来自:原创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万合利  

1937年10月,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在河南大学大礼堂教歌

1950年,在大礼堂前召开纪念五四青年节大会

2009年,在大礼堂广场召开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

80载风云变幻,80载缱绻相伴,大礼堂承载着一代代河大学子的青春记忆,见证着青葱岁月的激情与梦想。一代代青青子衿的精、气、神弥散其间,赋予大礼堂以不朽的蓬勃生命,让她青春常在,年华永驻!

烽烟弥漫岁月的相濡以沫,辗转流离时期的执着守望,波折坎坷历程的相携相伴,容光焕发时代的从容相随,80载,大礼堂陪伴一代代河大人走过了筚路蓝缕的艰辛,见证着百年学人的喜乐悲欢。她无疑是百年学府最美的形象代言人!

在烽火连天的年代,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河大人对大礼堂都有特殊记忆。

1936年,河南大学收容南迁的东北大学学生。大礼堂毫不犹豫地敞开怀抱,将500余名流离失所的年轻人拥入怀中,安稳书桌和温暖床榻有了可置之地。河南大学校长刘季洪特别注重加强两校同学的感情,特举办两校联合运动会,还安排最好的老师帮助东北大学同学,使他们的学业得以不辍。大礼堂见证了东北大学与河南大学的相遇,两校师生结缘于此,留下了青春的烙印,播下了友谊的种子。

人民音乐家马可的次女马海星来到大礼堂,忆起了父亲在这里的“怒吼”青春:1937年9月4日,冼星海率领的上海救亡演剧二队抵汴,与河南大学“怒吼歌咏队”在大礼堂“相遇”,抗日救亡的激昂悲歌在大礼堂久久回响。马可向仰慕已久的冼星海求教作曲,他从大礼堂起步,积极创作革命歌曲,投身抗日救亡歌咏运动,踏上革命音乐救亡之路。

开封沦陷时,河南大学校园被日军占据,大礼堂沧桑了容颜:钢架座椅被拆去生产军火,沦为侵略者的马厩。历经磨难,她仍牵挂着颠沛流离的师生,于静默中等待,守望学子归来。抗战胜利后,辗转流离的学子们历经坎坷跋涉重回故地。校友李福生如此表达与母校重逢时的欢愉之情:“极目望去,是巍峨宏伟的一座宫殿——大礼堂。虽然满地荆棘,但却颇感温馨,因为这毕竟是自己的家啊!”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曾经的离合悲欢恍若过眼云烟,大礼堂在岁月的沉淀中走出阴霾忧伤。尔后,更加淡然地平视远方。她静默地看着河南大学历经院系调整、几经波折的校名更迭,用无声的守候诉说着不变的深情。

如梦的岁月里,我们正年轻。气势恢宏的大礼堂也随着我们一起正青春。

金秋九月,全国各地的新生在大礼堂广场聚集;初夏六月,身穿学士服的毕业生在大礼堂前合影。年复一年,大礼堂见证新人到来,目送故人远去。

大礼堂之于河大,就像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之于巴黎。大礼堂是河大人心中永远的精神圣殿,承载着青春年华里最难以忘怀的的情感记忆。

青春之于大礼堂,不是一段特定的时光。她随着河南大学一起青春,随着一代代河大人一起青春,她的青春是没有时间界限的,是永恒的。

每天清晨,洒满晨光的大礼堂仿佛披上了金色外衣,熠熠夺目,明亮辉煌。大礼堂就这样日复一日地静静守候,与一代代河大人青春相随、缱绻相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