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星打靶
流星是武术的软器械之一,源于我国古代的狩猎活动,被列为十八般兵器之一。流星灵活多变、可收可放,具有较高的观赏、健身和竞技价值
比赛时,运动员采用规定的技法,通过肘部缠绕、腿部缠绕和缠身背后发锤打靶,击打两侧固定靶位,以中靶得分的数量判定胜负。
二、石锁上拳
石锁上拳是武术功法练习中“石锁功”中的一种练法。通过这一练习增强拳面承受反作用力的能力和提高抓握力及臂力。
比赛时,运动员在规定活动范围内面对石锁站立,用一手抓住石锁锁簧,将石锁向前上抛起纵向翻花270度,然后抛锁手握拳,用拳面接住石锁头面,石锁在拳头上稳定后伸臂上举,并保持3秒钟。以运动员成功上举石锁的重量,来决定胜负。
三、单掌断砖
断砖源于武术掌功功力演示方法。武术传习者经过铁沙掌、插沙、打狗皮袋等练习,常常通过一掌打断砖块的数量多少,验证和展示手掌的打击能力。
比赛时,运动员运气发力,以一掌的任一部位(不能握拳)击断横置于支架上的砖块,以运动员一掌打断砖块的数量来判定胜负。
四、悬空断板
断板是《金刚力功》的练习方法之一,原名“空断石板(钢条)”。
比赛时,运动员运气发力,用手掌击打一端支撑、另一端悬空的条状物体的悬空部分,以运动员一掌打断条状物的厚度来判定胜负。
五、长杆较杆
较杆源自武术运动中大枪、滑杆、单头棍技法,是武坛各拳种普遍采用的基本功法。这一练习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抓力、握力、拧力,还能有效地锻炼和运用人体的整劲。
比赛时,在直径为8米的圆形场地内,两人双手握持长杆把端,运用顶、推、带、拉、拦、拿、挑等技术方法进行较力;一方后手脱把、杆把着地、倒地、出界或违例3次,对方得1分;以得分多少判定每局胜负;采用单淘汰制,每场比赛三局二胜。
六、桩上徒搏
守桩源自武术轻功——梅花桩练习法,以及武术推手、揉手、黐手练习法。守桩是将梅花桩功和武术推手等技法融合一体,通过在梅花桩上进行徒手搏斗,锻炼提高和相互比试平衡能力和攻防技巧,属男子功力项目。
双方运动员均以同一侧脚站于中桩桩面上,脚内侧相近;另一脚分别站于各自身后的桩上;两人前手小臂内侧相搭,后手附于前臂内侧,成“单搭手式”;比赛时,两人在梅花桩上运用推、按、捋、带、采、引、化等技法,进行徒手搏斗;一方下桩,另一方得2分;双方依次下桩,后下桩者得1分;一方违例3次,对方得1分;以得分多少判定每局胜负;采用单淘汰制,每场比赛三局二胜。
七、夺桥徒搏
夺桥项目的来源和锻炼价值与守桩相类,但训练设施相对简便,且安全性较高,属女子功力项目。
双方运动员站于“独木桥”两端,后脚固定,前脚可以在独木桥上任意移动;两人前手小臂内侧相搭,后手附于前臂内侧,成“单搭手式”;比赛时,两人在独木桥上运用掤、捋、挤、按、推、扳、挑、拨等技法,进行徒手搏斗;一方下桥,另一方得2分;双方依次下桥,后下桥者得1分;一方违例3次,对方得1分;以得分多少判定每局胜负;采用单淘汰制,每场比赛三局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