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生物多样性会发生什么变化?在未来物种的迁徙过程中,人类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它们?怎样通过国际科学家的合作,更好地保护珍稀濒危物种?7月29日,在河南大学举办的全球变化背景下亚洲生物多样性跨界保护与合作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多个国家的近百位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了科研合作意向。
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 国际专家学者跨界合作
会上,专家们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跨界合作为主题,深入探讨了亚洲生物多样性跨界保护与合作的技术创新、政策协调与管理合作等问题。
作为国内外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领军人物,中科院院士、国际保护生物学会中国分会主席魏辅文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亚洲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马克平首先分别就“大熊猫保护进化生物学”“亚洲植物多样性数字化计划”的主题做学术报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高级干事、马来西亚院士Rahimatsah. Amat以“跨界保护:概述”为题进行报告。
大熊猫为什么能够从历史长河中幸存下来?魏辅文从形态学、遗传学、行为学等多个角度进行了阐释,并对大熊猫未来的保护提出了切实的建议。马克平从大陆尺度水平角度,列出了世界植物多样性的物种清单和数据库,对未来亚洲植物的定位和精准鉴定提出了建议。Rahimatsah. Amat就目前国际保护区跨界合作的研究成果做综合分析。他们的报告,深入探讨了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保护区观念的革新。
“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医学是河南大学建设一流学科的主要内容。”环境与规划学院院长傅声雷介绍,此次会议研讨的内容既涉及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交叉领域,也是通过国际合作,促进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此次会议与会专家就构建亚洲生物多样性跨界保护合作平台达成了共识。未来,他们将利用新技术进行联合野外调查,并共享数据库,携手开展大规模的行动计划,以及经常性的学术交流和学生联合培养等。
联合调查、共享数据库 会议为未来跨界保护与合作提供新思路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跨界合作已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跨界保护主要是通过国家间的合作实现的,包括科学研究、保护地管理和政策法规等领域的合作。这一思想的提出对亚洲生物多样性跨界保护与合作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物种迁徙导致栖息地发生变化,原有的一些‘保护区’可能失去保护功能,成为‘孤岛’或‘空岛’,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原联合国全球碳计划(GCP)区域碳循环集成评估委员会(RECCAP)的委员徐明介绍,一般的自然保护区是以栖息地的地理分布格局划分的,而物种的生存区域是“无国界”的,是动态的。“这亟需各国科学家携手进行全球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跨界保护与合作。”他说,此次会议将着重探讨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并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
据悉,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专家学者们将以“跨界保护-网络、能力和治理”、“气候变化下生物多样性的跨境保护”、“跨界景观和生态系统保护”和“物种监测、管理和跨境野生动物贸易”为专题,从技术、政策和管理三大方面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跨界合作的创新理念和实施途径。此外,与会专家也分享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最新建模技术、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