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解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中原风格”

作者:发展规划处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编者按:我校确立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中原风格”的办学定位。为更好地理解其内涵,贯彻其精神,从本期开始,校报将陆续刊发相关文章,对我校办学定位、大学精神等进行解读。敬希垂注。

2017年9月,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来,河南大学站在新的起点重新出发。2018年10月,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之际,经过多方征求意见,确立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中原风格”的学校定位。这个定位既反映了国家要求,又积极回应省委、省政府的期待,更是河南大学办学历程的总括及内在发展诉求的真实体现。

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概念的提出

“中国特色”大学概念的提出,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伟大实践。此概念由教育界人士提出,逐渐出现在国家有关教育的文件与政策中,又获得国家领导人首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丰富,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同步发展,有学者将其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

1993年,周远清提出并组织实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这一成果认真梳理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并以开放的姿态借鉴了国外高校发展的有益经验,被高教理论界称为“高教60条”。此后,周远清与众多学者又提出“高教强国”,再提出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使中国特色高等教育逐步被学界接受并广泛传播。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2011年4月6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前夕,习近平同志在中南海听取校党委书记胡和平、校长顾秉林的工作汇报,表示赞同清华提出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建设目标,并指出:“世界一流大学有一些世界公认的标准,我们应当引为参考;同时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最主要的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办学的根本宗旨,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办学的根本目标。”习近平同志强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做到六个“必须”:一是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二是必须努力培养世界一流的学生;三是必须造就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四是必须创造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五是必须不断创新办学体制;六是必须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切实加强学校党的建设。

2014年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学校考察并与师生座谈,强调指出:“党中央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前进。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此方案。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努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从此,“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成为对所有“双一流”高校的总体要求。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2017年1月24日,教育部等3部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总则第二条明确规定:“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7年9月20日,“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公布。2018年8月8日,《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确立了“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大方针和重大原则。党中央、国务院坚定不移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决心一以贯之,进一步指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立足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的根本道路。

二、如何保持“中国特色”

所谓“中国特色”,就是中国大学的发展之路。“中国特色”大学既要肩负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五大使命,又要凸显中国大学鲜明的办学特性、人才培养特点、学科特色、制度优势、大学文化等,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树立中国大学模式。

1.保持中国特色,就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宪法》第一章第一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因此,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是我们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关于教育方针,《教育法》第一章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劳动重新放在教育方针之中,就是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2.保持中国特色,就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在北京大学视察等不同的场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对“双一流”大学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我国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源源不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3.保持中国特色,就要扎根中国大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国际竞争的压力很大。因此,习近平同志说:“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是要推动大学内涵式发展,提质增效;二是要将大学建设与发展同国家、民族命运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三是要关注中国发展,解决中国问题。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4.保持中国特色,就要认真总结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实践。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源于西方,1158年建立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被称为“欧洲大学之母”。甲午战争失败后,“自强”“求富”,以及“师夷制夷”成为当时中国的社会主流意识。1898年,康有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兼用,观其会通”为宗旨,上书光绪皇帝拟议成立京师大学堂,获得批准。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兴的综合性大学。民国时期,公立大学、私立大学、教会大学和革命大学,种类增多,但总量不大,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有限。新中国成立后,借鉴前苏联模式,经过两次院系调整,高等教育体系和布局发生变化。后来,又借鉴德国、日本和美国的经验,形成我国今日高等教育格局。1960年,全日制高校由1957年的229所增至791所,各类高等学校达到1289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增快,尤其是1999年扩招之后,高等教育很快实现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型。截至2017年,我国各类高校2631所,在学总规模3779万,毛入学率达45.7%。在此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过程中,为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先后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计划。中国大学发展道路的探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影响。

5.保持中国特色,就是要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中华民族宽厚、淳朴,热爱和平。在强大时,以和为贵,协和万邦,传递和平;在微弱时,忍辱负重,盼望和平。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相伴而生。中国高校扎根中国大地,也要扎根中国文化的丰厚土壤之中,自觉担负起传承、传播和创新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讲好中国故事,增进民心互通,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三、如何争创“世界一流”

对中国大学而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近期来看是奋斗目标,长期来看,将会变为现实。

1.世界一流,要建立在中国特色基础之上。在数百年的大学发展历程中,办学理念几经变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交流的基本职能渐渐固定下来。从总体水平而言,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有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扎实的学术积累、顶尖的人才汇聚、合理的教学内容,因此一直处于世界大学发展的引领地位。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绝不是照搬照抄,更不是办学体制、模式、教学内容完全西化,而是要熔铸中华文化的精华,走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晏子春秋》讲:“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也要适应中国国情,适应中国文化,适应中国学生的实际需要。

2.世界一流,必须用一些公认的标准予以衡量。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我国的论文总数已经超过美国,但高被引文章不及其1/3,热点论文不到其一半。2017年,世界留学生去美国的占24%,我国接收不足10%。中国赴美留学生35万人,美国来华留学生仅仅11689人,还呈下降趋势。卓越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保证,校园里既要有学术大家,还要有教学名师。学术要具有开创性成果,始终能够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并成为学术追求的方向。教学大师要能把科学的知识讲清楚、讲明白,让学生愿意接受新的知识并接续下去。科研方面,有与世界先进水平平等对话的实力,有合作研究的能力,有发出中国声音的平台。中国大学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国情怀,又要有为全人类和平发展服务和奉献的担当精神。

3.世界一流,必须具有引领社会进步的水平。世界一流大学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对文化的传承,对知识的创新,对文明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大学扎根中国大地,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要把奉献社会,引领国家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发挥好知识、智慧与文化的高地效益,影响带动区域和国家发展的方向。在人文科学领域,尤其是文学、历史、艺术、哲学,要保持民族特色,保持独特的民族思维习惯,使中华民族文化能够永续传承。我们看到的西方世界很多时候只是表象,而没有触及本质。其实,越是发达国家越是重视民族传统的保护,越是有能力保护好民族传统。传统保护得越好,越能在传统中找到自我、找到我之所以为我的民族自信和存在感。我们与传统文化的血脉不可能一刀两断,“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唱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流行的洋节日,却不知因何而来;崇拜洋祖宗,却不知因何而拜。这是民族传统和文化的丢失,更是民族性的失落。

4.世界一流,要逐步具备超越现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实力。世界一流大学总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紧密相连。新时代,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敞亮。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目前公认的四家世界大学权威排名机构,分别是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和U.S.News。我国大学从榜上无名到逐步增多,发展势头良好。中国大学的发展与进步,有许多需要汲取的成功经验,也有许多教训。在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要逐步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有朝一日,我们也要具备引领世界大学发展趋势的能力与地位。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追求世界一流也是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在不断前行中累计经验,且不可采取“大兵团”作战的方式,不顾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的规律,急功近利,唯指标马首是瞻。其实,美国大学的评价指标对内对外是有区别的,国际指标更多的是学术影响,而内部的排行与评价侧重于人才培养。若我们仅仅去追求指标的导向,而忽视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无疑是南辕北辙,背离教育宗旨。

四、“中原风格”的内涵

2007年,在接受教育部本科水平评估时,学校对90多年的办学历程进行总结,提出“根植中原文化沃土,打造地区人才培养高地”的办学特色,并将河大精神概括为40个字:“前瞻开放、面向世界,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不事浮华、严谨朴实”。河南大学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国家一流、区域引领、中原风格”的发展定位。2017年9月,学校进入“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后,提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中原风格”的学校定位,得到教育部本科审核评估专家一致认可。那么“中原风格”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如何去理解?

1.始终深受中原文化的浸润与影响。河南是中华文明发祥地,夏启开国,商汤革命,周公宅洛,五霸经营,七雄逐鹿,又有大汉气象,北宋盛景,恢宏魁硕之士,往往出乎其间,而为一世所景仰。原省委书记徐光春曾用“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来概括河南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但河南也是一个多灾多难之地,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定鼎中原,成为名家必争之地。明清之后,随着政治中心北迁,经济中心南移,中原文化呈现衰落之势。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原大地饱受列强欺凌,文化不振,教育不兴。冯友兰先生说:“近几百年来,河南人之能以学术文章成名者,其数目是‘损之又损’,虽不必即‘以至于无’,然而的确‘鲜矣’。其所以‘鲜矣’的原因之一,即是自从全国学术界的重心,自中原移至东南以后,河南人与各时代的大师,学术界的权威,或‘学阀’失了联系”,“所以即有成就而不亦为省外的人所知”。预校创立之时,中州大学建立之初,中原有识之士无不慷慨陈词,中原大地需要用教育来重新振作,需要有优秀人才来引领社会发展。

清雍正皇帝认为:“豫省士风,器量谨厚有余,而才具明通不足”,“该省绅士庶民,风俗向来淳朴。又能遵封疆大臣之教,人人向义输忠。”20世纪40年代,嵇文甫先生提出以“平正通达”作为河南精神的特征。李克强总理在河南工作时,把中原文化精神归纳为“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中原文化的博大、厚重、包容、朴实养育了河南大学,也铸造了河南大学的内在品质。河南大学的毕业生被誉为“铁塔牌”,他们朴实、勤奋、踏实、敬业的品格,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文化的滋养与浸润真真切切地反映在“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之中,映射在“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中,唱响在“嵩岳苍苍,河水泱泱”的旋律之中,升发在“前瞻开放、自强不息、海纳百川”的大学精神之中。

2.始终根植中原大地办教育。河南大学从成立到现在,只有短暂时间在宝鸡和苏州办学,其他时间从未离开过河南这片土地。即使是在抗战最紧急的时刻,始终坚守在河南办学。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有一组资料:民国28年,因为日寇入侵,河南教育经费紧张。当时的河南省政府向民国政府咨请补助教育经费120万元,时任教育部长陈立夫在报告上3次批示。10月10日:“高等、总务司:河大似可并入西北大学,水专拟改为国立,余为省款襄之。部似不宜单独与省商讨也。”10月17日,批示:“普通司、总务司:照昨日批核。”10月16日的批示未经查到。11月24日:“河大文理两院暂移并西北大学,农医独立存在。水利专校归中央扩充为黄河水利工程学校,则所节省出之经费可移补所列数之一部分,可合并一案。”1985年编纂的《河南大学校史》记载:“教育部曾下令裁院并系,河南大学并未草率行事,只是根据需要归并了一些系,以后一直保持此种规模,直到抗战胜利。”正因为没有拆分,抗战胜利后返回开封的河南大学才得以迅速恢复元气,为河南省的教育与文化事业保存了可贵的火种。

建校以来,河南大学培养各类人才60多万人,既有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也有许许多多普通劳动者、建设者。这些各类人才有90%以上来自河南,毕业后服务于河南。在河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个家庭都能找到与河大或多或少的联系。河南大学,是河南的大学,更是河南人的大学。

河南大学立足中原办教育的成就得到国家和领导人的高度认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曾给予学校不同方式的肯定。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的校名为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2004年7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河南大学并题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河南大学办成全国一流高校”;90年校庆时,国务院总理李鹏题词:“辛勤耕耘九十春秋,中原大地人才辈出”;百年校庆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题词:“办好河南大学,振兴中原教育”。

3.始终是河南文化与教育的高地。在106年的办学实践中,河南大学始终是河南文化与教育的高地。虽然随着高校数量的扩张,其地位和作用有所弱化,但其办学实力和学术声誉影响至深。预校创办后,第11年成为承担本科教育的中州大学,建校30年时成为国立大学。新中国成立后的院系调整,折枝成林,孕育多所大学。最困难时期,学校仅仅剩下4个系科。但学校的文化精神和学统始终未曾断绝。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之后,学校通过持续不断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群体,迅速恢复活力。学校学科布局也由文科特色突出,逐步成为文理学科基础雄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2008年,河大成为省部共建高校;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在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河南大学总是高擎爱国主义的旗帜,成为引领河南前进的排头兵。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汶川地震等重要时刻,河南大学总是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谱写了一曲曲爱国爱家、追求进步的壮丽篇章。

4.担负着解决河南问题的责任。作为一所地方大学,河南大学始终把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抗战期间,河大在潭头办学,帮助当地群众防治作物病虫害,创办七七中学,传播文明新风,至今被当地群众赞赏。河南大学的历代掌校者,大力倡导教育要为国家和民族服务。首任校长林伯襄先生将“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学开发民智”作为立校之本;凌冰校长强调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和“服务社会之能力”;查良钊校长提出培养学生的“赤子之心”,明了社会责任和个人担当;邓萃英先生竭力推行人格教育,使学生“备为国用”,有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能力;嵇文甫先生倡导“言照其行、行照其言、言行一致”的实践精神。新中国建立之初,河南大学提出:“在新的中国、新的河南,建立新型大学”。尹达、董作宾的甲骨学研究贡献巨大;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具有开山之功;樊粹庭致力于豫剧研究和创作,对不同流派的形成居功至伟。检阅学校制定的“七五”规划到“双一流”建设规划,都把服务社会作为重要内容。耿明斋提出的河南新型城镇化和郑汴一体化理论被省委、省政府用于现实决策;王云海、周宝珠、程民生等持续进行的北宋研究,王立群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的北宋皇帝系列,提高了开封的知名度,也为河南学者带来荣誉;环境规划学院为我省几十个县市开展国土规划和整治,设计开发了众多旅游景点。河南大学深度参与开封市的经济发展,有100多项各类成果运用于驻汴企事业单位。近年来,河南大学在彩色小麦育种、造纸废水处理、机场短时气象服务、大数据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这些成果都直接或间接服务于河南。

5.担负着河南孩子读好大学的责任。河南高等教育实力弱,重点建设高校少,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长期以来,拥有1亿人口的河南只有1所“211”高校。2017年9月,河大、郑大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打破我省重点建设高校长期“一枝独秀”的局面。这对河大而言,是喜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与责任。今年,我省高考学生约100万人,一本录取率7.7%,河南大学录取新生约1万人。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反馈会上,专家组指出我校的办学规模过大,致使办学资源比较紧张,希望能适度调整。学校经过认真权衡,还是要基本保持现有的招生规模,通过增加师资总量等其他途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保证河南孩子就读河南大学,接受好的教育。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抱怨:我省曾与某著名大学失之交臂,但错过的不会再来。在“双一流”高校建设这个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要认认真真谋划好学校今后的建设与发展,克服思维惯性,打破固化的管理模式,建立适应“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内部治理结构。改革要触动现有的利益体系,需要让渡有关利益,达成改革愿景。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作为,也需要舍我其谁的勇气面对困难与问题,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境。

6.担负着传承河南文化的历史使命。悠久的河南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需要汲取的营养。但文化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旧的文化现象会消失,新的文化形式也会不断产生,但文化的基本内核具有强大的力量。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需要创新文化传播的形式,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适应时代新人的要求。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变,表现形式和方法可以有所改革,有所创新。河南有许多剧种,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数不清的文化古迹,有沉睡多年的古籍,有古陶瓷基地,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提供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扩大文化传播的力度。

我们要以“双一流”大学建设为契机,深刻理解学校定位的内涵和内在要求,发扬优秀办学传统,加快内涵式发展,不断开创学校改革发展新局面,为中原更加出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