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至善大讲堂】彭恒礼:中国时间与中国文化

作者:周艳超 摄影:陈廷洋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5月23日下午,经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筹划和准备,“至善大讲堂”第十五讲在金明校区经济学院二楼报告厅开讲。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文化与民俗研究所所长、河南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彭恒礼副教授作了题为《中国时间与中国文化》的报告。研究生院及培养单位近200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徐书耀主持。

讲座以时间概念为切入点,讲述了中国时间的特殊内涵。在介绍“何为中国时间”时,彭恒礼讲述了他对“中国时间”概念的认识——中国时间是中国独创的,华人使用传承至今的时间知识体系的统称,并从客观时间和哲学时间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的时间观念,介绍了中国的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等时间概念。随后,彭恒礼通过文献资料及考古证据阐释了中国时间的起源和历法、节气由来。在讲述“中国时间的文化特征”时,彭恒礼介绍了历史上中国时间在亚洲的传播情况,与古代政治、农耕经济、祖先崇拜、本土信仰之间的关系。同时强调,“中国时间”是中国的原创,沿用至今,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谈到“中国时间的兴衰”时,彭恒礼认为民国革命时期是中国时间知识体系衰败的开始,这一时期西方文化对中国精英知识分子的影响、资产阶级政府的政治需要、中国传统知识与西方观念之间的冲突,尤其是文化自信的缺失造成了“中国时间”的衰败,但他认为“中国时间”仍然存在,仍然拥有顽强的生命活力,在世界范围内仍具有较强的文化影响力。伴随着中国的崛起,我国也正在建构自己的文化体系,因此重返“中国时间”仍然拥有可能性。彭恒礼认为对“中国时间”的回归也是对中国话语权的回归,这对我国建设文化强国有重要意义。要重返中国时间需要解决中国时间体系合法性问题、强化中国时间体系传承链、继续发展和完善中国时间知识体系、妥善处理传统知识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徐书耀在总结时表示,彭恒礼分析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时间知识体系,使我们感触很深,讲座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指出了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前学校已经进入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一定要发挥百年名校的文化传承作用,努力学习、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凝练河大精神和河大文化,为“双一流建设而努力奋斗。

“至善大讲堂”秉承“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宗旨,遵循思想性、人文性、科学性、开放性的原则,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演讲、作报告,面向全校研究生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品牌。

彭恒礼,中山大学民俗学博士,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文化与民俗研究所所长,河南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近年来应邀在河南各大高校、河南卫视和网易新闻频道等媒体开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专栏,宣传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