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我校历史地理学第三届学术论坛举行

作者:翟淑敏 李登辉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12月16日上午,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河南大学历史地理学第三届学术论坛在开封举行。来自国内各大高校、研究机构近20个单位5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开封,共襄盛会。开幕式由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赵炳清教授主持。

我校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东勋致辞中表示,历史地理学兼具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等学科的交叉综合优势,是河南大学“黄河文明”特色学科群建设的重要支撑,并以“宋代时期水利利用”为例讲到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可扩宽学术视野,突破现有研究限制。中国科学院大学汪前进教授表示,历史地理研究是一个兼具历史学、地理学及人文社会学等综合研究的过程,包括“数理地理学”及“描述地理学”两个方向,并以古地图研究为例讲到如今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较为成熟,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坚持问题导向,集中精力做大事。南京农业大学沈志忠教授表示,河南大学地处古都开封,紧邻黄河,形成了以“黄河”“中原”为特色的研究方向,近年来河南大学历史地理学成果丰硕,已出版学术专著多部,为历史地理学科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今后中国农业文明研究院将会与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加强合作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

学术论坛以“古地图与历史地图集编制”及“水利开发与环境社会”为主题,采取大会主题报告与分会场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大会主题报告中,与会专家分别从“古地图中的河南”(汪前进,中国科学院大学)、“青藏高原史前环境与农业起源”(沈志忠,南京农业大学)、“汉代陂泽的地理分布与农业开发”(薛瑞泽,河南科技大学)、 “水利勃兴与大国崛起:春秋战国时期军事水利的分布与发展”(卢勇,南京农业大学)、“清代蒙古草原上内地商民人的非正常性生活”(柳岳武,河南大学)、“历史农业地理的全球史视角:欧亚种葡萄引种中国的若干问题”(何红中,南京农业大学)、“明代贵州官修省志生态资料探析”(胡安徽,贵州师范大学)、“乾隆时期淮扬地区的农田水利兴修与洪泽湖水排泄策略变迁的关系研究”(肖启荣,河南大学)、“《河南省历史地图集•城市分卷》图组内容设计”(吴朋飞、贾小焓,河南大学)等从多角度、多视野对相关专题结合自身多年研究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理学史和地图学史研究专家汪前进教授从中华帝国全图中的河南政区地图、独特历史地图中的河南区域地图、异域视角中的河南省区地图、地方治理中的河南方志地图、五岳之中岳地图、多灾多难的黄河、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河南、近代测绘中的河南等8个方面对古地图中的河南进行了精彩讲解。我校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吴朋飞副教授表示,古地图主要是按照时间为序编排,将所有资料汇编成册,没有深度挖掘相关历史信息。历史专题地图集通过专题形式划分各图组,每幅地图形成古今对照,但有的图集内容单一、不便于阅读。《河南历史地图集•城市分卷》的内容安排会两者兼顾,将采取“传统图组(古地图)+特色图组(专题)”模式,以时空发展图组、城市空间图组、古都古城遗址图组及其他图组展示河南城市发展演化过程,但在具体编制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恳请专家学者指导。这一主题的深入探讨,为今后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编制《河南省历史地图集》提供了全面性、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的指导意见。

12月16号下午围绕“环境、宗教与社会”,“政治、文化与边疆”两大主题分设两个会场。第一会场与会专家、青年学者以“环境、宗教与社会”为主题结合自身研究实践,从多个研究视角进行了15场深入探讨。与此同时,以“政治、文化与边疆” 为主题的第二会场中,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政治、文化与边疆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悉,自2015年至今,河南大学历史地理学学术论坛已经举办两届,成为海内外研究中原历史地理与黄河文明演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高端交流平台。当前,河南大学已顺利进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黄河文明”特色学科群是我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历史地理学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此次学术论坛的举办,彰显了河南大学“历史地理学”在中国古代文明比较及历史地理学术对话中的突出地位,把“历史地理学”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将对推动河南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并产生重要影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