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2017年“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河南行)圆满结束

作者:程海东 陈朝友 郝聪慧 王莉 摄影:程海东 陈朝友 郝聪慧 王莉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万合利

近日,在中外方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韩国中央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的11位外国青年和河南大学志愿者一起,经过17天紧张创作,完成11部以“工匠•传承•创新”为主题的纪录片和一部活动纪录片。至此,“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河南行)活动圆满结束。

7月19日下午,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科技馆二楼,纪录片组四位同学制作的活动纪录片《豫见》,拉开了“看中国”(河南行)展映仪式的序幕。一个个镜头,回顾了从前期准备到接机、从拍摄到剪辑的精彩过程。镜头翻转,记忆涌现,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成为属于每位参与者难忘的记忆。

外方指导老师、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授Amir Arye Tausinger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向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整个团队表达谢意,正是大家的不懈努力才让这个项目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他也感谢所有参加此次活动的人,“我想感谢那些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是你们让这个项目充满意义。”

以色列学生代表Mya Kaplan表示,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体验中国的美好事物,同时也可以把他们所学的专业技能运用到影片中。丹麦的Lucas分享了他的“三个惊讶”:拍摄记录的困难以及所带来的压力使他惊讶,志愿者们的热情帮助让他惊讶,优秀的小伙伴也让他惊讶。韩国学生Jang Min Kyeoung说,来到中国她发现了很多新奇的事物,古色古香的楼房、街道和充满人情味的夜市。河南大学外语学院的鲁庆作为中方学生代表发言,感谢所有为活动努力付出的老师和同学,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活动才能够顺利进行。

展映仪式上,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李伟昉为外国青年导演颁发了纪念证书。中外方同学与现场观众一同欣赏由外方青年导演与中方制片人携手完成拍摄制作的11部纪录片。《一个人,一幅画》《梁上乾坤》《纸上乾坤》《澄泥砚:一个家庭的肖像》《汴瓷》《工匠》《寻宝人》《宋城菊韵》《挂壁公路》《水•系》《茶山》等11部影片,用镜头阐释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工匠,展现了河南文化的独具魅力。异彩纷呈的影片,收获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7月21日上午,2017年度“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展映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京师厅举行。阿根廷、塞尔维亚、柬埔寨、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巴西等国驻华使馆使节,文化界、影视界专家学者,中方13所合作院校与合作单位代表等出席此次展映活动。活动组委会委员、我校李伟昉教授受邀出席展映仪式,并参加了当天下午的组委会会议。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看中国”创始人黄会林先生表示,“看中国”今年的主题是“工匠•传承•创新”,希望通过这样的主题,寻找和发现支持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富强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精神。

当天的展映活动共播放了6部代表作品,分别是《沙漠斗士》、《人•艺》、《两代琴》《表述》《一路向“楠”》和《茶山》。其中,《茶山》由“看中国•河南行”的Dmitry Konopliv执导,展示了信阳毛尖制作中的工匠、传承与创新,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跨文化体验项目。今年,103名外国青年在12地中方志愿者的协助下,共完成103部以外国青年视角观察体会到的中国文化优秀短片。据了解,所有作品成果,将通过国际互联网的方式和海外展映等方式向全世界展播,并通过参加国际大赛、参与国际展映、评选“金目奖”等后续活动,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