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化蝶

作者:赵雪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美丽的蝴蝶是由萌萌的毛毛虫经过多次蜕皮,然后化蛹,再羽化成蝶;每次蜕皮后的毛毛虫都会变得更大更强壮,经过多次蜕皮后的毛毛虫,就会变成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且集聚能量的蛹,进而羽化成美丽的蝴蝶,最终得以在空中展翅飞翔……”

近期,在生命科学学院第十三期“卓越生科沙龙”上,周树堂教授通过援引美洲蓝凤蝶、光明女神闪蝶等昆虫的故事,播放菜粉蝶一生成长的过程视频,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求学索识的精神盛宴,掌声经久不息。

周树堂,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现任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主任,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十批河南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三年获批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从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毕业后,周树堂就对我国农业领域特别是植物生物逆境和农业昆虫学的研究尤为关注。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地处亚热带到暖温带的过渡带,有适宜农作物病虫发生危害的内外部环境,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常受到害虫极大的威胁,但害虫防治不能仅依赖于农药来解决。我想通过研究害虫灾变的遗传机制,发展绿色防控的理论和方法。”当获悉加拿大皇后大学的Wyatt院士在相关方向研究颇有建树时,已在河南省农业厅工作十余年的周树堂,毅然选择离开家乡,飞往海外深造。

加拿大的冬天是真正的寒冬,大雪大风肆虐起来,毫不留情。凌晨两点钟,做完实验准备回住所的周树堂才忽觉早已大雪封门,他索性就继续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第二天清晨,来到实验室的导师看见倒在阅读室睡着的周树堂惊讶不已,心疼的同时,愈发对这个勤奋刻苦的中国学生充满了喜爱与赞赏。

就这样,在国外留学的周树堂大多时候会在实验室里待到凌晨,做实验、读文献、写论文……几乎填满了他而立之年的生活,那是一段他倍加珍惜、艰辛却充实的日子。

2010年,已经担任美国杜克大学助理教授的周树堂,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工作,组建了昆虫发育与生殖基因调控研究团队,获得了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百人计划”择优支持项目资助。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便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其研究成果不仅被中国科学院科研进展栏目专题报道,也被收录为我国昆虫学学科的重要研究进展。

2015年,是周树堂的一个转折年。

学成归来的周树堂,心系故土,期望将自己所学报效家乡。“河大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地吸引了我;宋纯鹏教授在生物学领域的突出成就和独特的个人魅力,让我下定决心到河大工作”,周树堂如是说。

来校后,已逾“不惑”、近“知天命”的周树堂真的很拼。

在“零基础”上组建团队,购置仪器设备,手把手带着学生做实验,每天工作到深夜……2016年,临近新年,团队里的师生们都已回家团圆,为了确保虫源供应不影响新学期的实验,周树堂自己坚守在冰冷的实验室里,独自看护植物—昆虫互作平台。

周树堂直言,初入河大,对自己施加了很大压力,要向学校纳“投名状”。正是这份毅然决然的果敢,让他在三年内获批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6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飞蝗对环境变化生殖适应的内分泌调控机制研究》,这是当年河南省该领域获批的唯一重点项目;2018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群居型飞蝗迁飞的分子调控机制》。

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交出如此优秀的成绩单,在学校里屈指可数。

受中组部邀请参加国庆70周年庆典观礼

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清晨,数十万人汇聚于此。在天安门东侧的观礼台上,周树堂深情地凝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能够受邀参加现场观礼,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光,也是国家给予河大的重视。”回想起当时现场观礼的情景,周树堂喜悦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受中组部邀请的河南省高校三位专家之一、我校唯一受邀者,周树堂除了感到荣幸与备受鼓舞外,对“初心”二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周树堂说,“70年前的10月1日,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披荆斩棘、凯歌行进,把辉煌的篇章写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70年后的10月1日,新长征路上的人民共和国,义无反顾、步履铿锵,重整行装再出发。1949年至2019年,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也要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国历史上蝗灾主要发生在黄河流域,这是因为黄河滩涂是蝗虫的宜居地和滋生地。我搞科研的初衷是创新害虫绿色防控,当前正从事以蝗虫为代表的害虫灾变机制研究。今后,我会继续把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之中,为实验室发展和‘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为祖国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也希望能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生物学学科快速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

变者,古今之公理。

自2016年以来,我校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学校的事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学校快速发展的背后,激荡着师生们爱校荣校的深沉情怀,充满了河大人争创一流的感人壮举。在这其中,周树堂的身份也从之前的“关注者”转变成“参与者、建设者”。

2016年,我校抢抓机遇,及时论证,围绕河南省发展战略需要和我校学科优势,申报的“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成功获批,成为学校国际化办学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申报“111”计划,周树堂是参与者之一。他参与制定了《河南大学“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建设规划》,积极推动“111计划”建设,先后签约了10余名海外高层次专家,取得了重要合作研究成果。

2016年底,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接受科技部评估。此次评估是实验室成为“国字号”后首次参加的评估,可谓意义重大。为迎接评估,学校上下高度重视,实验室专门成立了迎评工作小组。作为小组成员之一,周树堂积极参与相关工作。2017年7月,从科技部传来喜讯,在农业科学组2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排名第12位,评估结果为良好,顺利通过评估。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河南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生物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周树堂参与起草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河南大学),并参与负责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与同事一起制定了河南大学一流学科的《生物学重大研究计划及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计划》《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与培育计划》《国际合作伙伴支持计划》《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及平台培育计划》《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等相关材料,有力推动了一流学科建设。

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校第二个“国字号”实验室。在该实验室申报过程中,周树堂执笔起草了部分申请材料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实施方案》,并与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和实验室领导多次向科技部、省政府和有关专家进行汇报。2019年2月14日,按照学校安排,周树堂计划乘坐高铁赶往北京,向科技部基础司专题汇报“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情况。因大雪滞留在郑州高铁东站长达6个小时,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汇报,他多次改签,最终清晨4时到达北京。抵京后,他顾不上休息,拖着疲惫的身躯准备材料,按时参加并顺利完成了上午9时的专题汇报会。6月26日,实验室建设运行实施方案顺利通过科技部专家组论证;10月25日,科技部与河南省对拟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专题会商;11月5日,实验室顺利获得科技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准建设。

近日,校党委书记卢克平到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考察指导工作,周树堂做工作汇报。卢克平对实验室的顺利获批表示祝贺,对实验室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高度评价。

从海外求学时对河大的慕名关注,到回国后对河大的深入了解,直至今日在河大的积极参与、奋力建设,已有数年。周树堂坦言,来河大工作,失去了北京中关村数百万元的住房,失去了一些福利待遇,但始终无悔,相信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拓宽我校生物学与作物逆境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方向

实验室步入正轨后,周树堂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产出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四年来,周树堂先后在Development、FASEBJournal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9篇,研究成果被国际昆虫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AlexanderS. Raikhel教授作为近年来的3个代表性成果之一在AnnualReview of Entomology进行推荐,2019年应邀在Cellular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撰写综述,等等。

此外,对于视实验室如“家”的周树堂来说,他格外重视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周老师很注重加强实验室制度和文化建设,他推行了不少创新举措。例如,工作之余,他会时常开展一些趣味活动,活跃团队气氛,增强实验室凝聚力。”研究助理曾保娟很喜欢团队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愉悦氛围。

“周老师只要认准了,就会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一往无前地干下去。”团队青年教师宋佳晟深受周树堂身上“钉钉子”精神的鼓舞。

“周老师不但亲自指导我们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撰写,还逐字逐句修改。我的申请书被周老师修改了6次,最终得以全A获批。”团队青年教师吴忠霞对周树堂无私的帮助充满了感激之情。

“周老师特别严格,他会亲自指导和修改我们的论文,哪怕是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博士生何琼杰依然清晰记得刚入师门时反馈回来的论文,“一片红!修改稿里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红字”。我感觉特别汗颜,对周树堂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特别钦佩。

“周老师办公室的灯光总是熄得最晚,无论是节庆日,还是寒暑假。”博士生李湾湾说,“周老师的那盏灯光是我内心的标杆,时时刻刻都在鞭策着我。

“周老师学识渊博,谈吐儒雅。我是在读本科时认识了周老师,他不仅认真地传授知识,耐心地答疑释惑,还教育我们正确对待成长,立志做有益于自我成长和人类发展的事情,是一位走心的好老师。”硕士生杨力彬对周树堂的课堂记忆犹新。

……

最慷慨的奉献,往往孕育着最丰厚的收获。在周树堂的无私关爱与严格指导下,课题组5位青年研究骨干全部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均获得国家奖学金。

读书期间,周树堂就喜欢泡在实验室里。回国后,又在“零基础”上搭建了两个实验室。因此,他对实验室充满了感情,对实验室如何建设也有深入的思考。谈及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他思路清晰,娓娓道来:“两个‘国字号’实验室对于学校‘双一流’建设将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但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建设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实验室应树立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坚持特色优势发展;着力加强实验室制度和文化建设,通过制度完善和创新,使实验室运行更加有效;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营造优秀学术氛围,培育崇尚创新、重视原创、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创新青年人才的成长机制,加速青年人才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学术影响力的建立;在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同时,切实强化学术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的培育力度;围绕实验室总体定位和研究方向,凝练重大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加强技术体系建设,提高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任务的能力,促进标志性成果的产出等。”夜幕降临,关于实验室如何建设的话题,周树堂还在讲述着,眼神里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展望与憧憬。

此刻,当细小的笔尖试图尽述周树堂在科学研究、教书育人、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点滴细节,耳畔却一直萦绕着他对学生的谆谆教诲,“一个人的成功,如同‘化蝶’:需要积累、沉淀,譬如‘幼虫期’;要沉得住心、耐得住寂寞,譬如‘蛹期’;会有痛苦的挣扎、意志的磨练,譬如‘破茧’……”周树堂以孜孜以求、刻苦钻研的耐力与韧性,以肯吃苦、追求极致的精神,以矢志不渝、不畏挫折的品格,带领着他的团队,历经破茧化蝶般的美丽蜕变,在作物生物逆境、农业昆虫与植物保护研究的领域里高歌猛进,未有穷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