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我校举办“运河历史地理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层论坛暨历史地理学第五届学术论坛

作者:​熊雪蕾 翟淑敏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7月20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运河历史地理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层论坛暨河南大学历史地理学第五届学术论坛在我校举行。来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40余所科研院所的7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汴京,共襄盛会。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牛建强教授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情况,对专家学者的与会表示衷心感谢。希望本次论坛对我校历史地理学起到提高研究水平、促进学科建设的作用。

论坛采取大会主旨报告和分会场报告相结合的形式。以“大运河的历史发展脉络”、“运河发展与城市变迁”、“运河考古遗传资源的发掘与利用”、“运河遗产保护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黄河-运河关系与历史地图集编纂”为主题,旨在明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方向、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深入发掘中原地区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探析历史上运河发展与沿线城市变迁的互动关系,促进运河遗产保护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主旨报告中,与会专家分别就相关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主旨报告分别由我校历史地理研究所赵炳清教授和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闵祥鹏教授主持。

20日下午,围绕本次论坛主题,论坛设两个分会场。聊城大学郑民德和西北大学张健分别主持,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历史变迁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近30场深入讨论,淮阴师范学院李德楠、河南师范大学孟祥晓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贾兵强对各位学者的报告作了精彩点评。

在闭幕式上,郑民德和张健对各位报告人的汇报作了精彩总结,各位专家学者的论证观点新颖、逻辑严密,加深了运河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吴朋飞副教授在大会总结中指出,本次论坛规模空前,专家学者单位覆盖运河流经城市广泛,学科交叉明显。内容涉及运河河道及水系变迁、运河文化、宗教、信仰以及沿线沿岸城镇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遗址资源调查和保护、如何进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议题。他认为在交流过程中大家讨论深入、观点新颖、点评到位,令与会专家学者受益匪浅。

河南大学具有长期研究历史地理的传统,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学术声誉。自2015年至今,河南大学历史地理学学术论坛已举办四届,成为海内外研究中原历史地理与黄河文明演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高端交流平台。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彰显了河南大学“历史地理学”在运河历史地理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话中的重要地位,把“历史地理学”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将对推动河南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