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我校举行黄河大合唱——河南大学庆祝建国七十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

作者:吴继娟 李嘉怡 韩梦瑶 摄影:靳刚 吴佳颖 王润真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第一乐章 《黄河船夫曲》

第二乐章 《黄河颂》

第三乐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四乐章 《黄水谣》

第五乐章 《河边对口曲》

第六乐章 《黄河怨》

第七乐章 《保卫黄河》

第八乐章 《怒吼吧黄河》

交响诗《红旗颂》

歌剧《江姐》选段《五洲人民齐欢笑》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我爱你中国》

混声合唱《天安门——太阳的广场》

混声合唱《向往》

《不忘初心》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红色经典《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6月6日晚,我校在庄严古朴的大礼堂内举行黄河大合唱——河南大学庆祝建国七十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本次音乐会由校党委宣传部和音乐学院承办,河南大学至善交响乐团、河南大学至善合唱团、音乐学院师生共同参与演出。校党委副书记张宝明,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功奇,校党委常委、工会主席沈洁霞,原副校长王发曾等领导,以及校党委办公室、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教学单位的师生代表等欢聚一堂,共同观看了演出。

音乐会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为《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的完本演出,每个乐章由朗诵和乐队演奏串联起来;下半场由音乐学院师生带来我国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经典音乐作品,歌唱新中国70年的光辉历程。

伴随着铿锵激昂的音乐声响起,上半场《黄河大合唱》拉开序幕。这部作品创作并首演于1939年,由诗人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以黄河为背景,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辉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合唱用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刻画出气势宏大的黄河形象,反映了中华民族英雄儿女团结抗战的真实场面。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展现出了“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彼岸”的情景,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澎湃激昂的男声独唱《黄河颂》展现了黄河的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和伟大坚强,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黄河的无限热爱和热情讴歌;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混声合唱《黄水谣》则表现出中国人民面对侵略者的坚强不屈和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河边对口曲》以两个流亡者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讲述了广大流亡民众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悲惨遭遇,体现出了家国存亡的内忧外患;女声独唱《黄河怨》悲惨缠绵、低沉凄切、如泣如诉,唱出了一个被敌人压迫的绝望妇女内心深处痛苦的哀怨;混声合唱《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气势恢宏、磅礴大气,表现出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抗战必胜的决心和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所向披靡的伟大精神力量。

下半场演出在一曲交响诗《红旗颂》中拉开序幕,宏伟庄严的交响旋律,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和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在民族歌剧《江姐》的选段《五州人民齐欢笑》中,声情并茂的女声独唱既抒发了江姐对家乡和人民的依恋之情,又表现了她对敌人的仇恨和对革命事业忠诚不渝的英雄气概;男声独唱《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世世代代寻根、渴望拥抱故土的真挚情怀;一首《我爱你中国》则唱出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满腔热情与无限热爱,给人以诚挚与感动;混声合唱《天安门——太阳的广场》以饱含深情的旋律和磅礴有力的合唱,充分展现了天安门广场作为13亿中国人精神家园的伟大崇高,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热情拥护,对伟大祖国的讴歌赞颂之情;混声合唱《向往》旋律优美、悠扬动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一首《不忘初心》将整场晚会的气氛推向高潮。“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充满正能量的歌词不仅唱出了中华儿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也唱出了河大人众志成城、建设“双一流”大学的自信与豪迈。

最后,全场观众起立,齐唱《歌唱祖国》,音乐会落下帷幕。

一曲唱罢,余音绕梁。一曲曲华彩乐章直击现场观众的心灵,让这个普通的仲夏之夜变得如此美好而又难忘。国际教育学院2018级学生邓辰涵看完演出激动地说:“这是我入学以来听的第一场音乐会,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音乐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同时通过音乐也了解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和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作为一名学生,我一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取学有所成,努力报效祖国,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祖国繁荣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