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新华网》关爱和:“双一流”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目标

作者:    来自:新华网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  河大官微

3月9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做客2016新华网两会访谈直播间,围绕“高等教育既是国计又是民生”、“创新人才培养重知识更重能力”、“‘双一流’建设既要世界一流又要有中国特色”和“努力把河南大学办成人才聚集和培养高地”等话题,关爱和与网友进行了交流。

高等教育:既是国计又是民生

谈到大学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时,关爱和说,对于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我更愿意用它既是国计又是民生的概念来进行概括。高校是产生生产力的地方,而高校产生生产力的方式就是人才培养。同时教育也是民生,它关乎千家万户。对每个家庭来讲,上大学和上好大学都是每个家庭中国梦的一部分。

如果套用供给侧改革的话题,高等教育应该在供给侧的高端。因为我们培养的是建设国家的人才,改变的是每个家庭的命运,改变的是国家的命运。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总理提出了“十三五”的重要目标就是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所以,现在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还是来自于创新社会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个数字让我感觉到非常欣喜。在李克强总理谈到中国根本改革的时候,他说:“中国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来自于我们有9亿的劳动力和1亿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这是我们国家发展的真正的人力资源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所以,高等教育是我们国家能够跻身世界优秀民族行列的底气。把人口资源转变为我们国家的优势,教育有责无旁贷的责任,我们应当很好地完成这项任务。

创新人才培养:重知识更重能力

谈到扶持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方面,关爱和表示,作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学校主要是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知识的传授,因为大学是进行知识传授的地方;另一方面,我们更注重能力的培养。知识的传授方面,要教会学生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应当具备的服务社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教会他们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在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主要注重对他们的选择力和意志力的培养。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选择,选择力怎么样,来自于你对社会的判断、你对自己个人能力的判断,所以选择力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意志力。要告诉他们在人生过程、求职过程、工作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存在很多艰难困苦、挫折失败。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更好,需要意志力,需要接受挫败、失败、调整自己的能力。

河南大学毕业的学生,我们叫作“铁塔牌”学生的特点,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一是他们能够具备草根意识,知道自己在任何工作条件下、任何工作环境中都能发展自己。二是他们对母校的热爱,对母校有凝聚力。凡是河南大学毕业的学生,对学校都充满着热爱。在爱校教育方面,我们做得比较成功。

“双一流”建设:

既要谋世界一流又要有中国特色

谈到中国大学建设“双一流”的路径和主要阻碍时,关爱和表示,“双一流”工程建设是“211”、“985”的升级版,是国家今后30年要办的一件大事,会对中国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国家会调动各方力量来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这是很高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全力以赴地去做。

世界一流学科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要点是两个:一是中国特色,二是世界一流。所谓的“中国特色”就是要解决中国自己的发展需求问题;所谓“世界一流”就是必须瞄准世界学术前沿。这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工程:“立地”就是紧紧脚踏中国现实,解决中国实际问题;“顶天”就是接近世界学术前沿和世界学术水平。所以,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完成的目标。

关爱和坦言,作为一所地方性大学,我们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这是国家的长期工程,我们需要努力争取接近和达到这个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队和地方队应该共同建设。因为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地方高等院校占95%以上。假如地方院校不参与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我们将会失去很多很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既然是国家号召,我们就应当提倡国家队和地方队共同参与。希望在建设过程中,有更多的地方高校在竞争和交流中促进自己水平的提升,能够跻身到世界一流学科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行列之中。在相对较长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国家队”达到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的目标,也会有一些“地方队”达到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我们对此充满期待。

我们先从一流学科做起,希望特设的一流学科能够在聚集人才队伍的基础上取得较大发展。河南大学配合中央的有关举措,也启动了相应的建设工程。“双一流”工程启动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统筹办事情,即发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双方面的积极性,大家共同为“双一流”工程建设筹款,明确支持措施。在长时段内有效提高学科水平和人才队伍培养的水平。

关爱和说,现在主要问题在于大学怎么样“顶天立地”,怎么样既瞄准世界学术前沿,又能够有效解决中国问题,因为“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就是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在这个过程中,要求高校瞄准国际前沿,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同时,又要有效解决自己所在区域和整个中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才是大学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

河南大学规划:

建设人才聚集和人才培养高地

谈到河南大学的规划时,关爱和说,“十三五”开局之年,河南大学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是“双一流”建设,要从今年开始布局,做好工作,争取在建设“双一流”的过程中有所突破、有所作为。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希望有更多的团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同时,学校要进行综合改革,最重要的就是人事分配制度方面的改革,改变学校现有人事分配制度,使学校真正成为人才聚集的地方。我们学校和更好学校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方面。怎样建设更多更好的学术团队,拥有更多更好的教师,让他们在这个学校有尊严地工作,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就要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要解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真正把这个学校办成人才培养高地。

河南大学既是知识传授的地方,也是知识创新的地方。希望我们学校的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提高,只有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提高了,才能有效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两个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的改革想从这些方面着手,通过人事分配制度的杠杆,使河南大学成为人才聚集的高地,从而推动学校成为人才培养的高地。

关爱和认为,任何一个高校都应该把人才聚集高地、人才培养高地作为自己的建设目标,河南大学作为地方性大学更应该做出自己的战略思考。我们拥有比较好的教育基础,拥有比较好的生源,进入学校学习的本科生都是当地或者全国最优秀的高中生,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如何让他们通过大学的学习为国家做出贡献,成为国家建设的人才,这需要加强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学术团队的培养。说到底,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建设“两个高地”,所以我们要围绕“两个高地”来开展相关工作。(原文内容有删减)

新闻链接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lh/fangtan/20160309c/index.ht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