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访原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袁宝华先生

作者:时瑞刚   来自:本站原创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   



  今年是河南大学建校90周年的纪念年,为了回顾河南大学90年来的风雨历程,总结多年来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取得的成果,我校特成立校庆电视片摄制组,走访各界校友,纪录河南大学对他们人生成长的影响和学子们对母校的浓浓情怀。

  袁宝华现年85岁,1931年秋,考入河南大学附属中学后。立即在学生中进行抗日宣传活动。随后,组织参加了‘南昭抗敌自卫团’战地服务团,建立抗日武装打击敌人,保卫群众。从此,袁宝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历任中共南召县委统战部长\南阳地委委员和南阳中心县委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而立之年的袁宝华以全副精力投入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继担任重工业部钢铁局副局长、基本建设局局长、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物资总局局长、国家物资管理部部长。粉碎“四人帮”后,袁宝华先后担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共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7月24日,我们走访了现任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名誉会长、我校著名校友袁宝华先生,袁老的平和、谦逊、健谈给我留下深刻影响。

  我们的采访是从他的一张高中毕业时几个同学合影照片开始的,袁老说,这张照片是台湾的一位同学送给他的,很珍贵。过去忙于学习和抗战宣传,很少照像,自己保存的最早的照片是1939年他在南阳抗战时留下的。袁老告述我们,他是1931年从南阳初中(南阳省立第五中学)毕业后,考上了河南大学附中,成为河大附中第一届学生,姚雪垠、王国权是河大预科班的最后一届学生,当时他和王国权不认识,因为王国权是巩县人。都是南阳人的姚雪垠和他的哥哥比较熟,所以彼此经常来往。在谈到当时学校的教育情况时,袁老很愉快地给我们介绍,他说,他们这一届是比较幸运的,河大领导很重视,上课都是跟大学在一起,有好多教师都是大学的助教和讲师去教学,有一批专职教师,这一批专职教师基本上都是河大毕业的学生,也有外校毕业的。只有他们的宿舍和大学生的宿舍不在一起,大学的宿舍是校园东面的斋房,那时大学生人数比较少,宿舍是一个房间住2个人。附中的学生宿舍是在铁塔旁边,有一排新盖的平房,地上铺的砖都很潮湿,六个人住一个宿舍,一个宿舍是一个门一个窗户的2间房。那时,河大是五个学院:文、理、法、农、医,附中从高中就开始分科对应的有五个班。对口文学院的是社会科学组,有文、法两个班;自然科学组是一个班;农学组一个班,医学组一个班。他被分到自然科学组。

  袁宝华是1934年高中毕业的,在河南大学这三年的学习,对袁老影响最大的有三个方面:一是思想变化很快,当时,正好是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慨,河南省会开封的抗日救亡运动更是此起彼伏、怒潮滚滚。这对于年轻人的思想冲击很大,思想上变化也很大。在上初中的时候,袁宝华是不问政治的,看报纸只看白皮报,大标题都不看。到高中后,刚开学就遇到九一八事变,这时他开始注意政治了,因为关系到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危亡了。每天看报,天天看报,宿舍的同学,也很注意,一个房间住着六个人,一天到晚就讨论这件事情。学校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进步教授嵇文甫、王毅斋多次在讲坛上发表激昂慷慨的演说,讲解当时的政治局势,披露国民党的反动罪行和日本鬼子的罪恶行径。给他留下难忘的印象,也更加坚定了他所选择的革命道路。年仅15岁的袁宝华就毫不犹豫地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中。他率先参加河南大学抗日救国会,成为该会最年轻的会员之一。另一个对他影响较大的就是大学校长许心武,这人办事非常认真,很踏实,干什么事情都能坚持下去。他是一个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河南大学的礼堂是他经手建设的。他亲自设计,亲自到外国去订购钢结构,钢结构是从德国进口的,运到学校已经是屋架子了,只需要组装就可以了。因为大礼堂建在学校的后部,我们附中的宿舍就在大礼堂后面一排平房里,每天看着它建好,所以对他的印象很深刻。当时只有几百人的学校,却建成一个能容纳近三千人的大礼堂,当时不用说在开封,就是在河南也没有这样一个建筑物,所以,有很多人去参观,用现代人的话说是标志性的建筑,这说明他是很有远见的校长。可是这个人是学工的,大概是不会做思想工作,不满许心武的教学思路。王毅斋当时在河南是比较有名的,由他挑头,有一批教授和大学生响应,无奈,只好辞职,教育部又不允许他辞职,最后就经过调解,把这事平息下来了。大学里平息了,可附中反对主任的呼声又渐高。当时附中的校长不叫校长,叫主任,校长还是河大校长,主任是李鸿斋,大胖子,人很有魄力,能干,可是他压制同学们的进步思想。那时,同学们想看进步书籍,开一些讨论会,他反对。社会科学组的同学带头来反对他,其它几个组跟着反对,后来把他赶走了,这个对袁宝华的思想也是很大的教育,只要能够团结起来,进行斗争,就能够取得胜利。

  第三个对袁宝华影响大的是在国民党剿共最紧张的时候,这三年发生了九·一八、一二·八。九·一八以后石永三反对蒋介石;一二·八以后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蔡鼎恺的率领下到了福建,在福建成立了一个人民政府,脱离国民党,那就是说不仅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国民党内部也反对它自己,这个对他影响很大。因为那时已注意政治了,报纸上写的文章,有的报纸如上海有《时事新报》,它写的一篇社论就比较客观评价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和腐败行为,这我们都比较注意。这几年就开始酝酿起来反对国民党政府,因为他不抵抗。另外就是国民政府的官员腐化了,报纸上揭露了,这都使青年学生感觉到不满,所以一进北大在华北这个不安定的黄金地段,再加上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共产党又发表了八一宣言,这些使袁宝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所以前几年日本拍了一部电视片《毛泽东和他的时代》,日本人问袁宝华,你怎么走到革命的路上来了?袁老就笑了,“我就是日本帝国主义逼我走上革命道路的”,他点头,认为讲的对。所以河南大学附中这一段生活,令袁宝华一直念念不忘,就是感觉到对自己思想变化酝酿的结果,这一段还是比较重要,还是从量变到质变。

  那时附中学生可以选听、随时听、旁听大学的课,因为他上课都在六号楼,所以附中学生要想听大学的课也可以去,袁宝华就在那里学法文,大学生的法文课是一个从法国回来的留学生,在那当讲师,那时除了英语以外都想学第二外国语,就是只要你自己有时间你可以随使听。另外一方面就是一些学长们,可以时时帮助你,学习上有啥问题也可以问他们。在大学,学校学习风气很好,认真做学问,附中的学生也受大学的影响,学习比较认真。所以这三年袁宝华学习的成绩也提高比较快,他和他的哥哥,是同班同学,都是自然科学组,每年都可以拿奖学金,毕业的时候经过毕业考试,他们俩个又都同时得到了免试进大学的资格,当时大概有15%-20%的人可以免试进大学。袁宝华到北大学数学系学习。为什么进数学系呢,就是在附中三年里,数学老师讲课讲得很好,数学本来是很枯燥的课程,但老师讲得灵活,引起他的兴趣。1936年,到河南大学学习经济专业。

  八十年校庆时,袁老曾亲临母校参加校庆。母校的90华诞快要到了,袁宝华表示到时只要有时间一定参加校庆活动,同时也对河南大学的发展提出了希望:经验教训应该总结,发挥我们河南大学文理学科的优势,河南大学的文理学科是有优势的,这样把优势发挥出来,对内贯彻民主办学的方针,对外广泛利用遍布国内外的这些校友,和他们联系起来,另外就是现在我们改革开放,学习其他学校的长处,博采众长,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够在总结经验,发挥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在新世纪里,做出新的贡献。在采访即将结束时,袁老又呤颂起他自己创作那首《访河南大学》诗,他说,每当回忆过去,回想母校时,就想起这首诗,以抒发他对母校的眷念之情。

  年华似流水,
  俯仰已白头。
  春风化时雨,
  峥嵘岁月稠。
  有负桃李教,
  愧怡蒲柳羞。
  入梦塔影秀,
  犹念校景幽。
  难逢旧朋聚,
  喜从故园游。
  经营七十载。
  壮志展宏猷,
  任重征途远,
  明朝更风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