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河南日报》打造中原特色的文化品牌 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建设

作者:陈茁 宋华茹 田宜龙 张建新   来自:2011-03-12《河南日报》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马翠轩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提起河南,人们总是用这样的开场白来介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建设被列入重点做好的十项工作之一;在“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文化建设被列入其中的重要章节。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的支撑作用愈加凸显。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大省应如何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好机遇,乘势而上,“给力”中原经济区建设?“两会”期间,我省代表、委员围绕这一问题畅所欲言、出谋划策。

打造具有中原特色的文化品牌

“我们河南有那么多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但品牌做得还不够响。”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作家凌解放说,“比如我们的汉文化,就是因为刘邦在芒砀山斩蛇起义建立了大汉朝,才有今天的汉民族;比如我们的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我们应该加大宣传、扶持力度,集中力量打造祖根文化、宗教文化、汉文化,把这些河南独有的文化品牌做大做强。”

全国人大代表、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虎美玲认为,虽然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经成为我省又一张文化名片,但是黄帝文化的内涵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建议国家能将新郑黄帝故里建设作为“十二五”文化建议工程项目,逐年加大投入,最终使黄帝故里成为国家级拜祖祭祀中心。

加快文化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当前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也是“十二五”期间中原经济区建设重点推进的产业之一。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文化是河南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和优势。”全国人大代表、工行河南省分行行长刘卫星说,金融业要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开展针对性金融创新,开发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产品,加快在文化产业集聚区增设分支机构,形成支持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的合力。

驻豫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说,要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与空间,根据各地的文化积淀、历史传统和资源禀赋,各有侧重,走特色化发展道路而不是盲目重复,走集约式发展道路而不是粗放式低水平发展。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采取品牌授权这一商业经营方式,推广文化产品、增强品牌影响力、拉长产业链条。

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凝聚发展动力

建设中原经济区,归根到底要凝聚全省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投入到这一伟大历史使命中来。全国人大代表、省曲艺家协会主席范军认为,在引领思想、凝聚人心过程中,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强大力量。

范军说,当前,在基层,尤其是在农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已经开始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他建议,各级政府应出台政策和配套措施,大力培养基层文化队伍,扶持农村基层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变“送”文化下乡为“种”文化在乡,让先进文化占领基层阵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