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贯彻落实郭庚茂讲话精神系列报道(三)科学家的责任和使命

作者:刘昱君   来自:原创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2014年10月1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到实验室调研

近日,记者一行前往位于济源市的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采访,该工程中心依托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最早从事纳米材料研究的团队之一。纳米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张治军教授热情地接待了记者一行,他亲自带领我们参观了基地,从干净整洁的实验室到专业化试验的中试厂房,期间,我们不仅看到了一项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出生”到技术开发再到工程验证的全过程,更看到的是将自己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中心建设上的一群以研究为职业的研究人员的辛勤耕耘。

工程中心之成长

2003年,依托我校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在济源开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工程中心集中了多学科专业研究人员;拥有一定规模的专用实验室和中试厂房;在纳米材料的合成制备方面有着良好的前期工作积累和产业化基础。

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已成为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纳米研究中心所研发的油溶性纳米铜系列产品、纳米聚硅系列产品等技术成果都已在国内高新技术和能源领域获得应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8.56亿元。

工程中心成绩斐然。张治军在回忆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光召视察纳米研究中心时,心情依然很是激动:“周光召先生是专程从郑州到这儿来的,他在这里一呆就是两个半小时。”2008年,时任河南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郭庚茂在河南大学视察之际,观看研究中心自主研制的纳米铜合金产品的减摩抗磨现场演示后,拿起样品,称赞这些产品具有很强的节能功效。近日郭书记再次走进我校特种功能材料实验室,兴致勃勃地向同行人员介绍了油溶性纳米铜的功效,也让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很受鼓舞。

工程中心之特点

从众多生涩拗口的科研名词中,记者得知,纳米研究中心所做的科学研究都是原始创新,绝不是仿造,其所研究的纳米杂化材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所开拓的技术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河大的技术开发比国内同行早至少十年。”张治军说道:“我认为,在河南省高校中能够真正拿来产业化,给河南省经济做出贡献的高校科研成果并不多,这是需要我们做出巨大努力的。”

纳米工程研究中心也是河南大学的中试基地,基地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从实验室到产品开发的中间试验。张治军无论是在科学研究中还是工程中心的建设上都坚持:只要做科研,就不仅仅将研究结论写在论文上或让研究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里,而是一定实现研究成果从实验室“小瓶子”到中试厂房“大反应釜”的一体化试验,从而为研究成果的产业化生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2006年工程中心成立河南王屋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也是能让产品更顺利地进入社会,让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而不是单单停留在研究中心的实验室里。

张治军告诉我们,在轮胎行业,欧美国家即将实行“轮胎标签法”:轮胎生产商需将出厂轮胎的耐磨性、节油程度等性能进行标注。这一政策的实施,将对我国以价格优势出口的轮胎业影响很大,面对如此国际形势,纳米研究中心今年也承担了国家的“973”项目,即制作轮胎专用的二氧化硅,这个研究项目的成功将大大提升我国轮胎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能给使用者带来性价比更高的轮胎产品,“技术改变生活”这句话在纳米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上得到了验证。

工程中心之展望

从当初条件简陋的实验室到如今设备齐全的工程中心,从当初只能奔波于各地工厂做试验的“游击战”到现在已拥有工程验证车间的“阵地战”,张治军教授感叹道:“刚开始我们做油田技术开发时,都是跑到胜利油田做放大试验的,而如今我们可以在这个院子里完成技术的全过程,特别是在工程验证车间八个16立方的反应釜建成后,纳米中心应该说是进入了一个高产的过程。”张教授还自信地告诉记者:“以后中心每年都会有一到两项的技术交给企业来进行生产。”现在,工程中心正在进行纳米二氧化硅的科学研究,纳米二氧化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白碳黑”,这个系列的产品也将在明年后半年进行工业设计,计划将在2016年投产。

纳米材料中心的发展可圈可点,张治军表示,在未来的发展中,研究中心即将建设一个情报中心,主要进行科研情报的收集与建设,让研究人员专注于技术开发,让工程中心的运作更加专业化。

采访接近尾声,当记者询问张治军教授在10多年的科研中最难忘的经历时,张治军笑称:“在科研过程中遇到问题是科学家的幸运,科学研究之路就是没有路,没有什么困难不困难的。”的确,在研究中心的一批研究人员眼里,面对困难他们已经习惯,多项纳米科技成果凝聚的是科研人员的反复实验和不断研究,对于纳米材料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来说,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为河南做出贡献,这便是科学家的责任和使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