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美文

萍踪隐去,诗心常在

作者:黄鑫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好,同学们,我们下课。”

同学们稍微愣了一下,继而掌声迅速响起。常萍老师放下粉笔,轻轻拍打双手,来不及擦去脸颊上挂着的汗水,便赶紧向讲台下的学生们鞠躬致意;站起身来,她面含微笑地环视整个教室,伸出双手示意大家停住。然而掌声经久不息,常老师只好再鞠躬微笑着示意大家停下来。就这样重复了几次,掌声才慢慢地停了下来。常老师开始静静地收拾讲台,准备离去。

这样的场景原本在常萍老师上课的每一学期甚至每一节课结束时都会发生,但今天却是最特别的一次。因为这是她教师生涯的最后一节课。这节课结束,她就该退休了。

看着黑板上还带着她批注的诗句,看着讲台前还没有离开的常老师,很多同学都不愿走出教室。和这些孩子们不一样的是,我在七年前留校做了老师。和他们一样的是,早在十三年前,我也是常老师的学生。今天我专程来到这里听常老师上课,送别恩师,怀念这段难忘的听课时光。


既见君子——有幸成为常老师的学生

2002年9月我上大三,刚刚从文学院分到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我们第一次走进常萍老师讲授古代文学课的课堂。9月的下午依然骄阳似火,窗外慵懒的风也很难吹进十号楼拥挤的教室,常老师和今天一样汗流浃背地开始了她活力四射的讲授。

我现在还能清楚地记得那天下午课程结束时的场景,简直就是今天的翻版。听课的所有同学把手掌拍得啪啪作响,那是由衷的震撼和赞叹,那是发自肺腑的欣赏和钦佩。原本闷热躁动的下午时光变得如此之快,你还意犹未尽,已经到了该下课的时候。整节课听下来就像洗了热水澡一样,虽然大汗淋漓,但是通透畅快,让人大呼过瘾。从此以后,我们所有人都成了常萍老师的铁杆粉丝,常老师的课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风雨无阻。

不知不觉,一学期的时间转瞬即逝。而无奈的是古代文学课在刚刚成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并非专业主干课,上课的老师也少,因此只得把原本在文学院需要精雕细琢上两三年的课用一学期上完,于是,我们的古代文学课也只剩下了常老师给我们上的这最后一个学期。可我早已经中常老师课的毒太深,上瘾了。

从那时起,虽然我们的课程安排里已经无需再上古代文学,我还是会在有空的时候去听听常老师的课,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毕业留校工作。一有闲暇就会再去听一听常老师的课,去重新感受一下作学生的那种单纯、放松,去给自己的思想冲冲电,心灵洗洗澡,每每听完都感觉有新的启示和收获。常老师的课是常听常新的,她的课里不仅有优美的诗词佳句还有智慧的哲思禅意,不仅讲文学还讲人生。


霓为衣兮风为马——常老师课程魅力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那就是常老师的课为什么吸引人?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听,都说好?我想这也是每一个站在讲台上的教师所追求的效果之一。带着这个问题,我也不断地在听常老师的课,不停地思考着答案。

(一)小山重叠金明灭——上课的常老师会发光

我曾经开玩笑地说:上课时的常老师是会发光的。从第一次听她的课到现在,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萎靡、倦怠的常老师。无论是十几年第一次见到的常老师,还是如今即将退休的她,在所有学生们眼里,常老师始终如一地在课堂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活力。我不知道生活中的她是什么样的状态,我只知道课堂里的常老师永远都是那么蓬勃向上,元气充沛。

她一走进教室,你就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气场。她一开口,你就会被一种魔力吸引,顺着她的思路慢慢地走下去,走进古代文学瑰丽多彩的世界。

她的声音抑扬顿挫,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声高时磅礴如飞瀑,雷霆万钧,惊涛拍岸,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声弱时细柔如溪流潺潺,云淡风轻,浅吟低唱。身处其中,你会感到时而松涛阵阵,层层叠叠;时而雨打芭蕉,声声如泣。不论是由远及近梳理历史脉络还是由近至远的对比分析,抑或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探幽析微,都恰到好处地配合着她所讲述的内容。

从文学到人生,从人生到宇宙天地,从宇宙天地到心灵,从心灵到现实。有时如杜甫般沉郁顿挫,千回百折;更多的时候像李白般狂放,喷薄而出、一泻千里,让人畅快淋漓。不同风格的作家作品在让她精妙的叙述中云蒸霞蔚、气象万千。

她用自己忘我的投入点燃着每一个学生的激情,激活你的内存,让你沉浸在她带给你的文学世界里,思维高速运转,浮想联翩。

我认为人生的一大乐事便是思想的畅游,那种思绪无拘无束的自在状态让人流连忘返。在常老师的课上最享受的一件事便是会常常不由自主地的陷入神游。常老师说过,她的课就是帮助大家打破课堂上这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界限,实现大家思想上的肆意驰骋,漫无边界。

在常老师的课上,你可以让思绪飘到停着雎鸠的沙洲,飘到青海长云暗雪山的边关,飘到长河落日圆的大漠,飘到木末芙蓉花纷纷开且落的幽谷,飘向中国文字最精美的地方。

她的课如曲,千回百转,跌宕起伏,余音绕梁,回味悠远。我常常感叹,课上至此,此生可以无憾矣。

(二)为人性僻耽佳句——课程内容烂熟于心

常老师应该是无憾的。她认真仔细的安排所授内容的顺序,注意讲述的层次分明,条块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的内容她反复地讲,分好几节课还意犹未尽,有些不甚重要的地方她则一语带过,不多做片刻停留。

我能想象为了备好课,常老师一定认真地阅读了大量相关的书籍,资料。为了讲好楚辞,她翻阅了《楚辞》的所有版本和集注。为了充分地占有史料,常老师不知道熬过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这也许就是她真实的写照,也是她对课程质量精益求精的自我要求。

在课堂上,她旁征博引,纵古论今,各种知识为其所用。从她的课堂讲述可以看出,她的备课是极其认真的,她早就对所讲述的内容倒背如流,烂熟于心,因此,她虽然带教案但几乎没有见她在课堂上看过。课程内容就像是她自己的孩子,熟悉得不能再熟悉,那些繁复的年代、作者、版本、注释在她口中就像是刚刚发生的眼前事,信手拈来,融会贯通。

不论是“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幽静,还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灵;不论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洒脱,还是“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闲适;不论是“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超然,还是“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的澄澈,这些她在课堂上随口而出、不止一次引来表达心境和态度的诗句可以看出她对王维的偏爱。这种“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诗意生活也一定是常老师内心所认同和向往的。

(三)浮名寄缨佩——把讲诉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拒绝央视百家讲坛,不愿接受采访,没有高级职称,这些坊间的说法似乎成了常老师的标签。“只会讲课,不会科研不能算优秀的教师”也不时被拿来成为证明她科研能力不足的论据。然而,不论是面对赞誉也好,还是面对质疑责难也罢,敏感多心的常老师即使内心再波涛澎拜也只是选择淡然一笑,任由评说。

其实,每个听过常老师课的人心里面都会有杆秤。作为学生,我从常老师的课里学到了知识,获得了启迪,深化了思考,提高了修养,得到了愉悦的听课体验和享受。我想这也应该是一个老师能给学生的极致了吧。而把课上好,上得让学生乐于接受这件看起来简单的事反而是现在很多只顾着发文章评职称的高校教师最不重视的事。我并不是割裂教学和科研之间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也不愿偏废两者当中的任何一方,我想说的是,对于科研,常老师不是不能也。她的课之所以能受到大家如此的喜欢这本身就是因为她在自己的教学当中融入了不少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采用了很多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这难道不是教学中的创新,对教学内容、模式、方法手段的进行的科研吗?

所以,我理解的常老师非不能也,而是暂时不愿意为也,在结束最后一节课时她已经明确的表示自己在退休之后会写书,写文章,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书写,而不是为了在现有体制之下评职称的被迫选择。有多少人赞赏、钦佩常老师这种超然中显示着倔强的人生态度却没有勇气和她一样做出同样的选择,但常老师一直坚守着。

“浮名寄缨佩,空性无羁鞅。”拒绝世俗牵绊,乐活自在人生,在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中独守一份宁静,诗意的生活。常老师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审美经验不断深刻地诠释着王维、陶渊明诗词中的含义和境界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次实践着诗词中所蕴含的人生态度。这是她自己宁静的选择。

这种选择不是如柳永般“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无奈加桀骜,不是如李白般“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愤世嫉俗,更不是如屈原般“世人独醉我独醒”,不与浊世同流合污的精神洁癖,而是恬静、自然与世无争的人生智慧。她不是消极的躲避不作为,而是如王维般宁心静性地关注着生活的种种变化,静待花开,淡看云卷云舒。就像山中一株寂寞的芙蓉花,孤独倔强,即使盛开,也不是为了他人的欣赏。她的内心更像是一方萍池,深沉宽广,敏感丰富,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轻舟掠过,波澜不惊。

失意的时候她会对你说: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彷徨的时候她会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困厄的时候她会说: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无助的时候告诉你: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得意的时候她会说: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她早已经把古典文学中的情感和智慧化为自己的人生体验,并且指导着自己的人生选择。她是这样理解的,也是这样对学生讲的,更是这样做的。


此情可待成追忆——祝福常老师

我一直在想常老师会用什么方式来结束她的教学生涯。我甚至想过如果是我像她一样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到底会怎么来告别。我知道常老师一定会选择诗,她讲授了半辈子的内容,她最熟悉最有感触的内容,最优美最凝练的表达。在结束的时候,常老师从千百首诗中挑选了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我不知道通透如常老师者还会不会惘然,只知道我当时已经惘然,台下就坐的学生们也惘然了。以至于大家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了课真的已经结束了。常老师已经和大家说了再见。

三尺讲台就是所有教师的舞台,我觉得常老师肯定也不舍,不舍她投入了半生心血和汗水的古代文学课,不舍这熟悉的教室和学生,不舍学生对她肯定的掌声和期许的目光。但是她知道自己该离开了,知道自己该放下了,她也懂得该如何放下。她知道这是她的谢幕演出,她一如既往的激情澎湃,转身时一如既往的从容潇洒。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亦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吧。其实,祝福才是最好的告别,最好的纪念只能是回忆。

轻轻地,常老师走了。但她在学生们心中已经留下了云蒸霞蔚,留下了烟波浩渺,留下了先秦的质朴,留下了魏晋的风骨,留下了盛唐的气象,留下了晚唐的意境。她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编后语:2016年1月7日,我校聘请退休教师常萍为河南大学副教授,副校长刘志军向常萍老师颁发聘任证书。常萍老师重返讲台,在教学岗位上继续奉献才华和智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