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美文

再造中国大学

作者:陈小章 来源:光明日报 已访问:责任编辑:万合利

在这之前,我不知道中国有这样一所大学,更不知道古老中原大地上的这所大学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所先驱大学。她那古香古色的校园,融中西风格为一体的典雅建筑叫我欣喜若狂,流连忘返;而她的坎坷历程和变迁却叫我黯然神伤,感慨万分。就是这样一所大学,叫我神往,激动,让经历过无数次演讲的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语塞。这样一所我前所未知,却又让我为她如此动情的学校,她的名字就叫河南大学。

我到河南郑州讲课。我的一个河南籍的学生问我能否顺便也去河南大学访问讲学。于是,我才知道中国有这样一所大学。其实,我经常在内地走南闯北,应该还不算孤陋寡闻。不过,据称河南大学在开封,规模不大,我之前没听说过这学校也不足为奇。

可是,当我站在河南大学的斗拱牌楼式的校门前,我完全被一份我始料未及的古朴、厚重和恢弘震住了。而更让我惊讶的是她布局典雅的校园和那一份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从进了校门以后,所到的几乎每一处,都让我驻步流连:建于1912年并反映当时西风渐进时代气息的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的校门,建于1921~1925年间的斋房,以及分别于1925年和1936年落成的中西合璧、气宇轩昂宫殿式的七号楼和大礼堂……

走进校史馆,河南大学近百年的风雨历程就像一本厚厚的史书一样展现在我面前……

1912年,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古城开封清代贡院旧址诞生;1923年3月3日,在预校基础上建立的中州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设文、理两科;1927年6月,成立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增加了农科和法科;1928年9月,增设医科;1930年8月,学校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并改文、理、法、农、医五科为五院,就此河南大学正式命名。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大学辗转各地,仍办学不辍;1942年,河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办学经费有了保障。

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1952年到1962年的多次院系调整,医学院、农学院分出,建立河南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前身)、河南医学院(河南医科大学前身),理学院主体成为新乡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的前身);1953年,教育部进一步明确全国高校调整以中南区为重点,中南区又以河南大学为重点,于是,财经系调入中南财经学院,水利系并入武汉大学,畜牧兽医系调往江西农学院,植物保护系调往武汉华中农学院,行政学院单独设校成立河南行政学院……河南大学作为河南乃至中南六省区高等教育的母体,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令我费解而又无法想象的是,这样一所历史悠久、颇具规模的大学,时至今日竟然默默无闻。

在河南大学,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一份透过厚重的历史,洋溢出来的河南大学人奋发图强的精神。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晚上灯火通明的教学楼,每一个教室都坐满了聚精会神自习的同学。在我的演讲之后,面对提问不绝,求知若渴的新一代河大人,我看到了河南大学振兴的未来。而当我参观了生命科学学院宋纯鹏教授的实验室和了解了其发展的历史之后,我更坚信河大人有一天会再造河南大学。

1990年宋纯鹏教授从北京大学毕业,来到河南大学当时刚组建的生物学系,从此开始了他在河大艰难的创业历程。宋教授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从一无所有,一片空白,没有一间实验室,没有一件玻璃器皿,又在开封这个非常闭塞的小城启动他的研究计划。

他选择了实验消耗比较少,但是依赖技术非常巧妙的科研途径。他要用技术优势,去克服设备和资金的劣势。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严格评审,该校植物生理学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专业,这离他开始创建实验室的时候(1991年),也只有仅仅5年的时间。去年他们学科申请博士点又以高分通过评议。

在访问期间,我能感觉到一个团结协调、敬业和勇于献身的研究集体的氛围,让我有很深的感触:一个学科也好,一个大学也好,只要有了独具风格的专业特色,同时具有在任何情况下,不为世风所动的一种品格和境界,总会有所成就的。

新河大人对他们心目中河大的企盼和再造河大的决心,让我在为期不长的访问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震撼。当徘徊在河南大学校门内,我总是不期然地凝视刻在门楣上的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把我们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办学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也激励我们每一个人为再造中国的大学而不懈奋进,致力达到大学之道、修身育人的最高境界——止于至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