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美文

宇文邕:出师未捷身先死

作者:陈亚玲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  万合利

  谈起隋代,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晋代永嘉之乱后中华大地上将近三百年的乱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太平盛世———开皇之治。但是,大部分人都会忽略掉为隋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另一位声名不显的君主———周武帝宇文邕。

  对于宇文邕,相信很多人都不甚了解。即使了解,大多也是通过各类的古代言情小说和电视剧等其他媒介。对于一般大众而言,宇文邕最为“有名”的事迹,除了除掉权臣宇文护,就是和北齐的兰陵王高长恭争夺心爱的女子。每一次看到这样的情节,我在心中暗笑的同时,也感到十分可悲:这样一位值得纪念的历史人物,竟然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扬名后世,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周武帝宇文邕是北周实际的奠基者、西魏权臣宇文泰的第四子,北周的第三位君主。宇文邕即位之初,政权就牢牢地把握在他的堂兄———权臣宇文护手中。他虽为一国之君,却处处受制于人。想起自己的两位兄长———周国的前两任皇帝,都死于宇文护之手。他选择了韬光养晦,避免和蛮横跋扈的宇文护展开正面冲突,终于在建德元年(公元572年)三月,找准时机,一举剪除宇文护及其党羽,控制周国的政权。而后五年,在他的励精图治下,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终于在五年后,在齐国政治混乱、奸佞当道的局面下,一举攻克北齐的平阳和晋阳两大重镇,继而成功进驻邺城,消灭北齐,统一北朝。

  他从甫一登基,到诛杀宇文护,用了整整十二年,这段时间,除了韬光养晦就是尽力维持家国大局,几乎未出过关中。他和兰陵王,一西一东,顶多也就是互相知道对方,相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又何来二者争夺一个女子的无稽之谈?对于宇文邕的情感状况,《周书》上并无记载,也许像他这样一个后宫妃嫔屈指可数的君王,心心念念的只有江山。

  “天策引神兵,风飞扫邺城。陈云千里散,黄河一代清。”建德六年(公元577年)二月,宇文邕克北齐,结束了北朝的分裂局面。虽说北齐的灭亡与奸佞当道、朝政混乱不无关系,但与宇文邕个人数年来的励精图治也是分不开的。对外,他与突厥联姻,共抗北齐;对内,他在进一步完善从西魏时期就实施的府兵制的同时,还实施禁佛的政策,强令三百多万僧尼还俗,使得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开始向国家纳税服役,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这一系列的措施,对于一个积蓄兵源和财力的国家,先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邺城的二月,已经是春意融融,站在齐国太极殿的最高处,俯瞰邺城,眺望着关东的大好河山,相信刚刚平定北方的他,此时也是踌躇满志。他会回想起自己登基以来的十七年中,他用十二年的隐忍、五年的励精图治,结束了北方自北魏六镇起义以来,半个多世纪的混乱局面,完成了自己父亲和北齐神武帝高欢都没有完成的事业。而此时,剩下的仅仅是偏安一隅的南朝陈国。“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此时,或许他也会想到,二百多年前,晋武帝平定江南,结束天下三分的往事;或许他会想起,北魏孝文帝在悬瓠城征伐南齐时所吟诵的“白日光天兮无不曜,江南一隅独未照”,心中会默默计算着平定南陈所需的时日;也许他心中有一个理想,自己可以最终实现统一天下的抱负,完成前人的未竟之业。

  只是,这最终只能是幻想,他注定不会有这个机会。统一北齐一年多后,他就在远征突厥、平定原北齐境内的反叛势力途中染疾,数日之后身亡长安,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而平定江南也再与他无关。

  宇文邕虽死,但他不会想到的是,他的儿子———后来的周宣帝,竟然沉醉酒色,荒淫无道,把周国数十年的基业挥霍得所剩无几;想不到周宣帝因为一念猜忌,诛杀有勇有谋的宗室重臣齐王宇文宪,自毁长城,让周国摇摇欲坠;他更想不到的是,在他逝世后不到三年,外戚杨坚就篡权建立隋朝,把周国的宗室男子诛杀得一干二净。至此,北周这个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存在感并不强的朝代,被封存在了历史的档案库中,取而代之的是毁誉参半、传奇遍生的隋帝国。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当晋王杨广带领大军横渡长江,平定民心四散的南陈时,可否会有人想起,若是天假时日,最终完成这一切的就会是周武帝?可否会有人意识到,隋文帝是站在周武帝的肩膀上才成就的伟业?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透过历史的尘埃,穿越千年的时光,我们彷佛可以看到一个孤寂落寞的身影出现在关中大地上,遥望东南一隅,慨然而叹。

(文学院2014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