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美文

一个村庄的复名

作者:姜汉西 来自:河南大学报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  万合利

时钟嘀嘀哒哒地走了一圈又一圈,没有任何要做暂歇的意思。窗外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往来于枯枝屋檐间,一声炮响,万物又恢复了最开始时的静籁模样,一切好像都没有发生过,却又真实存在过。

我们村叫耿庄,村的东头,十年前,是当之无愧的全村经济中心。由于紧邻着一条通往县城的柏油马路,这里成为了村里很多有钱人家新房选址的不二之地。渐渐地,超市和饭店也在此生根发芽,而最具轰动性的是一所武术学校的兴建。该校奠基时乡长曾亲自到场祝贺,称此举为乡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开创了全县民办教育乡土化的先例。为了记录这一历史性的事件,乡长和校长两人亲手栽下了一棵针叶松幼苗,正对着规划中的武校大门。由于周围砖砌的围栏太高,不到一米的树干根本引不起生人的注意,反而是花坛里的一株株月季抢足了所有风光。

在那个年代,武校确实赢得了社会口碑和经济效益,除本村外周围村庄上的许多孩子都被送到了武校。这所学校不仅教授强身健体的方法技能,还承担着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与辅导。有的孩子刚满三岁就被送到了学校接受训练,所以它在一定意义上承担了幼儿园的功能。当然,在当时的农村,幼儿园对于村民而言,还是相当陌生的。可能谁也不会想到延续了多少年的照顾子女的责任,也可以以交付一定的金钱为代价,转移给一个陌生集体里的陌生人。

由于武校的声誉越来越大,我们村的原有名字耿庄渐渐被外面的人所忘记,而被直接呼为“武校村”。曾经偶然从那路过,透过学校那一条条钢筋焊接的大门,一棵枝叶繁茂的松树映入眼帘,煞是夺目,用亭亭如盖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虽然只是一闪而过,那满目的苍翠却总也难以割舍。我不清楚武校的办学宗旨和理念,虽然在一个村里,但东西距离的心理反差和自己对武术本身的不感兴趣,也就很少有机会去一探究竟。后来上了高中,连那个当年的匆匆一瞥都没有了可能。只是听家里人说起过武校的学生越来越趋向低龄化的问题,好多人家的小孩稍微能自立都被送到了县城或者市里。

三年前的暑假,听到邻居们在议论武校公开售卖建材的消息,据他们说武校最近这几年亏损严重,连土地租金都付不起了,准备拆房子了。好多楼板和大梁都打算便宜卖掉,好几户人家都看到了这个商机,准备出手。只是觉得价格还有可能会更低,都摆出了一副观望的态度。

前天和几个好友闲逛到了武校的旧址,这里的热闹繁华相较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当年武校的土地上,一幢四层的楼房已经拔地而起,四楼的玻璃上贴着两个大大的“出租”字样,鲜红而又霸气。再往下看,一块万象网络的招牌赫然挺立,只是窗户被窗帘完全遮蔽,看不到里面的一点讯息。二楼的台球厅,大白天灯火通明,透过窗户可以隐约看见几缕上升的烟气。一层的超市里,老人和孩子络绎不绝,每一个出来的人脸上都洋溢着无限的满足和欣喜。不远处一根松树的主干杵在一个偏僻的胡同里,挂着一块写有“洗浴”字样的招牌……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提起“武校村”这个名字了,耿庄村又一次恢复了它往日的称呼。

(文学院 2013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