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美文

《河南大学忆往》读后感

作者:史富强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马洁

国庆长假期间,利用难得的闲暇机会,认认真真拜读了由河南大学档案馆王守中、刘银华主编的“新百年再出发——纪念河南大学建校110周年书系”之《河南大学忆往》一书,感觉收获很大,受益匪浅。

本书以“口述实录历史记忆,积淀传承河大文化”为宗旨,在全校范围内精心挑选了33位各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访谈,通过整理文字资料,编辑出版了这部五十余万字的珍贵书籍,在母校110周年庆典前隆重推出,为母校的生日献上一份厚礼。本书的顺利出版,不仅进一步创新了档案工作形式,为河南大学文化建设添砖加瓦,为传承弘扬河大精神做出积极贡献,更重要的是,口述档案内容丰富,直观生动,表现力强,在记载学校办学历史和办学成就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读全书,非常有助于我们对学校发展历史更直观、更多元、更深入的了解,“使校史文化更加丰富饱满,更好发挥'让历史发声,让文化浸润人心'的作用。”

通过阅读本书老校长李润田教授、副校长田继善教授的访谈,我们深刻体会到学校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前辈们筚路蓝缕、艰辛探索的结果,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戮力前行,没有他们的辛苦付出,就没有今天的“双一流”和“双航母”的利好和成果。百岁老人张效房教授的访谈,让我们重温母校抗战办学的岁月,亲身感受到河大人在烽火连天和战争硝烟中坚持敌前办学、秉持教育报国、赓续中原文化血脉,表现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谱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令人振奋的一页。王芸教授的访谈,让我们回到白色恐怖的旧中国,一位年仅十几岁的姑娘,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加入党组织,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读了“学术超男”王立群教授的访谈,通过老师艰辛漫长的成长经历,进一步明白了“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你有心想做什么事情,并且对自己想要做的事准备充分,那么一旦机会来了,你才能够及时的抓住它。原教育系主任苗春德教授的访谈,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老一辈知识分子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走到学术的顶点,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先生为我校教育学科的发展建设殚精竭虑、废寝忘食,我们在欢庆今天的成绩时,一刻都不能忘记他们当年的付出和探索。读了魏千志教授的访谈,才明白老先生作为一位历史学家,秉持学术规范,为学校厘清了很多似是而非的历史疑案,还原了校史的本来面目。尤其是关于校训的表述、六号楼、七号楼改名风波、大礼堂称谓、四号楼的命运等等,第一次让我知道了这么多故事,都与老师息息相关。原学报主编宋应离教授身患癌症,在完成繁忙的日常管理工作前提下,居然拖着病体,集数年之功,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编写出版了《中国大学学报简史》《中国期刊发展史》和《中国当代出版史料》,创下了三个全国第一!许兴亚教授和沙献玉教授的访谈实录,其实就是一部我校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简明发展史,两位专家作为当事人、见证人,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一五一十、条分缕析,把学校这两个学科的前世今生、分分合合,非常详细具体地描述出来,让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两个学科复杂、艰难、曲折的发展历史,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发展成就,全力以赴把学科发展建设得更好。

我校原法律系(今法学院)系主任吴祖谋教授、出版社首任总编辑朱绍侯教授和我校编辑学科创始人之一的王振铎教授在接受访谈之后,本书出版发行之前,已不幸先后作古。在我们深深怀念他们的同时,也要感谢他们为后学留下珍贵的访谈实录,感谢学校档案馆精心策划的这个访谈活动,太及时、太必要、太有意义了。吴祖谋教授在访谈中,深情回顾了当年如何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为学校争取到全国高等学校统编教材《法学概论》的艰辛过程,以及这部教材为学校赢得的各种社会荣誉,尤其是他和学校为争取法律系的成立所进行的各种探索,更提到了自己的希望和梦想,那就是早日实现法学博士授权点的突破。朱绍侯教授在访谈中,回顾了自己从一位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如何一步步成为历史系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行家里手,如何作为历史系主任,团结带领大家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力排众议建立文物馆,投入巨资购置各种图书资料,千方百计网罗各类人才,为历史学的发展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尤其是回忆了自己作为河南大学出版社的首任总编辑,如何在学校支持下,白手起家、夙夜为公,硬是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难忘经历。王振铎教授深情回顾了自己如何一步步走上编辑学道路的漫长过程,以及参与创办学校编辑出版教育,并逐步走到全国专业建设前列的艰辛历程,以及学校编辑出版学科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路径等等。

当然,还有很多访谈文章也都非常精彩,很有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比如董道珍教授和吴可教授关于我校数学学科发展建设的回忆,姜大为教授和周维群教授关于学校国际政治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建设的记忆,张仲仪教授和张举贤教授关于我校化学学科发展建设的点滴回忆,吕长发教授和徐有志教授关于学校外语学科发展建设的访谈实录,几位老师关于体育、艺术等学科发展忆往等等,这些文章既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如珍珠般串联起来,便是一部精彩绝伦、充满悬念、高潮迭起、波澜壮阔的河南大学发展史、奋斗史、创业史、励志史,为后来者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榜样和标杆。

认真品读《河南大学忆往》的每一篇访谈文章,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启迪,都会产生无限的感慨和敬意。读罢该书,掩卷沉思,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今天学校取得的成绩,是一代代河大人不懈努力、筚路蓝缕、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实现百年名校振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好成绩。

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深知学校的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大差距,发展建设任务艰巨繁重。必须把握历史机遇,保持战略定力,发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河大精神,不遗余力地打造河南高等教育“双航母”,高质量、高水平奋力开创学校“双一流”建设新局面,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学校提质晋级做出新贡献,不辜负老一辈专家的希望和重托,不辜负亿万中原父老的支持和鼓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