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美文

薪火百十年,大道止至善——读《河南大学忆往》

作者:文学院 亓晴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马洁

转眼间,博士毕业到河南大学文学院工作已经四年多了。四年间,得益于学校、学院各位师友的关怀与帮助,我逐渐从一名萌新毕业生成长为了一名真正的高校青年教师。此次有幸在百十年校庆之际拜读了《河南大学忆往》这部访谈实录,进一步感受到了心灵的洗涤与震撼、思想的启迪与熏染,真切地理解了河大百十年的薪火相传和止于至善的精神追求,也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新河大人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一、且把他乡作故乡

在来河大工作之前,我与河大是没有交集的。我不是河南人,本、硕、博也没有在河大读,刚到河大的时候,还听不太懂开封话,免不了有一种身为“外人”的陌生感。(当然,很快这种陌生感就在与周围师友的相处和对河大日渐加深的了解中消解了。)当我读《河南大学忆往》的时候,看到那么多本来也为“外人”的年轻人偶然间到了河南大学,然后就在这里奉献了他们的大半生,不禁深受触动。与我们现在积极主动选择河大不同,好多老一辈的教授学者们都是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大工作的,这之中很多人都是远离故乡成为了一辈子的“河大人”。单是《河南大学忆往》中访谈到的就有很多位,比如:历史文化学院的朱绍侯教授是辽宁人,自东北师范大学研究部毕业后分配到河大工作,直至退休;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姜大为教授是山东烟台人,人大毕业后分配到河南,后在河南大学工作到退休;法学院吴祖谋教授出生于上海,北大法律系毕业后分配到河南(当时的平原省)工作,后在河大工作到离休;等等。也有一些前辈教授是从外地到河大求学,然后留在河大工作,比如文学院的王芸教授。王芸教授为江苏无锡人,年轻时参加革命,曾先后在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工作,后来偶然的机会选择了河大(当时的开封师院)读书,并从此与河大结下不解之缘。这些教授们虽然都是偶然间到了河大,但他们却都选择了把他乡作故乡,为河大奉献一切。在前辈学者们的事例面前,不禁要问自己:把他乡作故乡,为自己的选择奉献终身,你准备好了吗?诚然,我们现在面对的世事不同,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那种将个人荣辱与单位兴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难道不令人向往吗?

二、于无声处待花开

读《河南大学忆往》,令我印象极为深刻的一点是,很多位受访的前辈学者谈及自己的求学、工作经历时,都会提到自己人生中某些特殊事件,这些特殊事件都属于改变命运的大事件,但它发生的时候却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比如王立群教授顺利通过《百家讲坛》的试讲。我们都知道王老师在《百家讲坛》上的讲课影响极为深远,而这个影响的深远程度是完全超乎想象的。按《忆往》中的说法,王老师借由《百家讲坛》等央视平台对河南大学的宣传力度之大,“是河南大学百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这样一个无论对王立群教授本人还是对河南大学都影响极大的事件,其发生也是水到渠成式的。据王老师介绍,他之所以能够顺利通过《百家讲坛》的试讲,主要就是得益于平时的一个习惯。什么习惯呢?即“解读文本、穿透文本,透过文本的字、词、句讲人物”。那么这个习惯又是怎么养成的呢?是王立群教授受自己的老师王宽行先生讲课习惯的影响而琢磨出来的。王宽行先生那种通过一首诗讲透一个作家的能力深深启发、影响了王立群教授,于是王立群教授就在自己平时的讲课中去琢磨、钻研这种方法,最终养成了“穿透文本”的习惯,也由此成就了《百家讲坛》一段传奇。

历史文化学院的朱绍侯教授也讲过一件类似无心插柳的事。他在读历史系两年半的时候突然收到通知去给自己的本科同班同学讲一堂课,题目为“秦始皇统一”,当时莫名其妙,后来朱先生被转去读研究生班,才醒悟这次讲课其实是一次选拔测试。也正是因为有这次讲课测试的顺利通过,朱绍侯教授才得以读研究生,并以研究生的身份毕业到河大工作。而朱先生的讲课测试能够顺利通过当然也是得益于他平时的积累。

像王立群教授、朱绍侯教授这样的前辈学者们正因为有了平时的默默努力和钻研积累,才有了特殊情况下的花开时刻。我们现在还能做到多少不求眼前功利目的的默默积累与努力呢?又或者,眼前在做的看似“无用”的工作如果不计得失继续坚持下去,说不定正可以于无声处待花开呢?在纷繁嘈杂的当下,或许守住初心、坚定方向、埋头耕耘,正是我们应该从前辈们那里汲取的宝贵经验。

三、俯首甘为孺子牛

前辈们言传身教给我们的另一重要精神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式的“奉献”。“教师”这个职业本来就是讲求“奉献”的,然而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我却很少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奉献”精神。平时备课、上课、做科研、指导学生等等,感觉更多的像是在完成任务,任务之外,还要不要做一些不计回报的付出呢?这可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前辈们有过这样的困惑吗?没有。读《河南大学忆往》,每一位前辈娓娓道来的字里行间,无不满溢着浓浓的奉献精神。更可贵的是,前辈们没有人把自己的奉献当作奉献,那些默默的付出是他们理所当然的日常。

王芸教授是奉献的典范。她经历的很多事情在我们这代人看来是很具有传奇色彩的。看王芸教授年轻时参加学生运动、加入地下党的事迹,仿佛是在读小说、看电影。比如她讲到自己作为进步学生积极参与革命宣传活动,曾经被人盯梢跟踪。摆脱跟踪的过程,王教授讲得很平淡,但实际上有多惊心动魄我们也可以想见,那不就是我们在电影电视剧中常常看到的镜头吗?王芸教授是在一九四九年前夕白色恐怖的严峻时局中毅然决然加入地下党的,这是一种多么无畏的革命献身精神!工作后的王芸教授更是将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地淋漓尽致。她不仅在正常工作期间尽职尽责,还在离休后又被返聘继续主持中文自学辅导中心的工作,返聘5年后辞去返聘职务,又继续做了12年的刊物编审工作,其后,在七十多岁的高龄,还不断为亲朋好友编审书稿……就像谢玉娥老师在采访王芸教授时的评价:“您在河南大学兢兢业业工作了一辈子,是我从内心深处尊敬的老师、前辈,而且也是我心中真正的共产党员。”王芸教授真的无愧“共产党员”的身份。谢老师还称王芸教授作“革命的前辈”,就是这样一个颇具时代特色的称呼,为我们呈现了王芸教授身上那种老一辈革命家无私奉献精神的本质。这种“俯首甘为孺子牛”式的奉献,是所有河大前辈们的共同特质,也是作为新时代接班人的我们所亟需发掘的潜质。

河南大学已经走过了一百一十年的光辉历程,访谈录中一位位前辈都是这光辉历程的见证者和缔造者,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我们生动展现了“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河大精神。如今,站在百十年校庆的新节点,乘着“双一流”“双航母”的东风,作为新一代的河大人,传承前辈薪火,赓续河大辉煌,正是义不容辞的使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