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美文

河大故事|一门三代护英魂

作者:于云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已访问:责任编辑:马洁

青山一道,共担风雨。情深意重,隽永绵长。在河南大学潭头惨案纪念碑前,一位年过五旬的老人神情肃穆地走到烈士碑旁,为苍翠的松柏挂上白花,他就是坚持为抗日遇难河大师生守墓、为勇士寻亲的李红太。

1944年以来,嵩县潭头镇石坷村的李家祖孙三代接力守护着河南大学罹难师生的陵墓,至今已七十八载春秋。岁月荏苒,时光变迁,不变的是河南大学与潭头人民之间绵延不绝、血浓于水的校地深情。

患难与共 永结真挚情谊

时光回到1939年5月,由于抗日战争局势变化,河南大学近千名师生几经辗转,来到群山环抱的嵩县潭头镇,在潭头度过了五年的办学生涯。对于潭头镇而言,1939年至194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五年。当地民风淳朴,村民们对学校心生向往、对读书人敬重,邻里乡亲更是形成了深厚的教育情结。无论是地方士绅,还是一般乡民,都对河南大学给予了支持与帮助:他们或清屋腾房,或捐献家具、工具,或供应粮食、肉类、蔬菜等生活用品,抑或义务参与整理、修缮校舍等。在潭头人民的倾力支持下,河南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得以正常开展。1942年3月,省立河南大学升格为国立河南大学。在潭头办学的这五年,河大师生以潭头为第二故乡,把潭头人民视作亲人;潭头人民爱护学校师生,支持学校发展。在房舍内,在山坡上,在煤油灯下,处处可见师生们孜孜不倦地备课、读书的身影。然而,“潭头惨案”的发生却打破了原本平静的学习和生活。

1944年5月16日,日军侵占嵩县,向栾川、潭头进犯,扬言“女的只要留学生头,男的只要手上没长茧,统统格杀勿论”!此次转移中的河大师生共计16人遇难,失踪25人,这便是惨绝人寰的“潭头惨案”。此后,河南大学被迫离开潭头,辗转多地办学。在日军侵袭潭头、肆虐逞凶的危难关头,以李永信为代表的潭头人民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掩护河大师生撤离,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着教育的火种。

事发当天,石坷村农民李永信在村边野枣林附近避险时,发现了三名河大师生,其中两人已经死亡,另一人身受重伤。李永信仔细翻找死难师生身上的遗物,寻得他们的私人印章,并以此查明了三人身份:吴鹏,河大农学院森林系助教;辛万龄,法律系学生;朱绍先,文学院学生。看到昔日里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学生们,如今却死于日军刺刀之下、倒在血泊之中的惨状,李永信难掩心中悲痛,失声痛哭。三名河大师生宁死不屈,视死如归,带着“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坚定信念,奋勇反抗与敌搏斗,对敌抗争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了防止日寇毁尸灭迹,也给逝去的英魂一个安息之所,李永信含着泪花,与同村村民一起将遇难师生的遗体秘密地抬至村东的看花岭,以三块砖头为标记,一一掩埋。

坚守义举,绵长悠远。此后的日子里,李永信就这样成为了第一代义务守墓人,“拔藤除草、打扫祭奠、添土献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河大罹难师生守墓已经成为李永信生活中的一部分,而这一守,便是将近40年。

李永信在离世前曾多次嘱咐自己的大儿子李忠贵:“一定要把墓地保存住,一定要帮助罹难师生找到亲人。”李永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深刻影响了子孙后辈,从那时到现在,李家一门三代人为河大遇难师生护坟扫墓,从无间断。

不忘初心 守护师生英魂

1982年,李永信去世后,承担起为河大死难师生上坟扫墓这个义举的是其大儿子李忠贵。自李忠贵懂事起,父亲李永信每年都带着他去看花岭扫墓。从青葱少年到古稀暮年,石坷村的村民们总能听到李忠贵讲,虽然河大罹难师生不是亲人,但是胜似亲人,要把守护烈士陵墓的责任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不忘初心,守护英魂。李忠贵对河大罹难烈士陵墓始终有着无法割舍的深厚情感,每次祭拜三名河大英烈时,他都会对家人饱含深情地说道:“这些都是出远门遭了难的人,埋在了咱这儿,咱可不能不管啊!”凭着这样朴素而善良的初心,李忠贵每年都领着家人来到墓前,添上一锹土,点上一把香,烧上一沓纸,供上几个馍……

1992年,朱绍先的儿子朱猷幡按照当年父亲寄信的地址,辗转来到潭头镇看花岭,寻得父亲的墓址,答谢了恩人李忠贵。此后,他每年清明都来祭拜父亲和李家先人。2004年7月,洛阳市退休工人吴鹤确认其哥哥吴鹏的尸骨就埋葬在看花岭上,几次欲将哥哥的遗体迁回祖坟,但被李忠贵朴素真挚的情感和从未间断的义举深深打动,于是选择让哥哥长眠于此。次年8月,已过耄耋之年的焦文枝冒雨前来,她颤颤巍巍地走到丈夫辛万龄的墓前,向丈夫诉说着无尽的思念,李忠贵的义举让焦文枝老人感动不已,她带着辛家人纷纷跪谢为河大死难师生义务守墓的李家人。

2005年9月,河南大学、河南大学潭头附中等单位共同在栾川县潭头镇石坷村看花岭竖立起“河南大学潭头惨案纪念碑”,碑上刻有《抗战期间河南大学师生潭头镇喋血记》《河南大学潭头纪念碑建碑记》,如实记述了潭头惨案发生的经过,谴责侵略者的战争暴行,也告慰了殉难者的亡灵。李忠贵实现了父亲李永信的遗愿,为“潭头惨案”中的罹难师生找到了亲属,也见证了河南大学潭头惨案纪念碑的建成,他将守墓的接力棒传到了侄子李红太的手中后,于同年冬天便与世长辞。临走前,李忠贵似乎是回到了与父亲一同上山扫墓的时光,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如今,李忠贵的坟墓,与看花岭上河大死难师生的陵墓遥遥相望,就像他依旧守望着罹难师生的墓地一样,从未离开。

坚守诺言 接力守墓义举

信守承诺,情深意长。幼年时的李红太并不理解伯父李忠贵为什么每次上完自家祖坟,还要到看花岭扫墓。面对李红太的疑问,伯父李忠贵讲述了爷爷李永信为河大罹难师生守墓的故事。李红太将伯父的话谨记在心,并且时常勉励自己,要做一个老实人,要守好墓。2005年,李红太接过守墓的重任,每逢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初一,他都会带着家人来到河大罹难师生的陵墓前,为陵墓培上新土,点上香烛,摆上供品,向埋葬在此的三名河大罹难师生鞠躬致敬,寄托浓浓的哀思。

2015年10月,李红太因“祖孙三代接力守护抗日遇难师生墓七十余载,坚持为勇士寻亲”的感人事迹,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诚实守信好人”称号。三代人七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从李红太口中讲出,却变成了再平凡不过的一件事。“李家人信守承诺,重情重义,三代人坚持为河大死难师生上坟扫墓,就像对待自家先人一样,村民们都十分敬佩和支持。”时任石坷村党支部书记刘银学动情地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017年7月,为了铭记河南大学艰苦卓绝的办学历史,弘扬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河南大学与潭头镇政府共同修建起“国立河南大学抗战时期潭头办学纪念馆”。在庄严肃穆的纪念馆里,展出了大量的历史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河大师生使用过的物件,这些珍贵的史料深度还原了河大师生当年在潭头镇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景,也凝聚着河大师生和潭头人民之间深厚的校地情谊。每当有人前来瞻仰三位烈士师生的墓地,或是走进纪念馆里参观学习,李红太都会不辞辛劳地从百余里外的工厂赶回村里,为人们讲述当年悲壮的历史,他总是眼含热泪地说道:“河南大学与潭头人民共同书写下感天动地的历史,彼此拥有着真挚朴素的情感,是永远的家人!现在,知道这段历史的人都慢慢老了,我有义务也有责任把故事讲给大家听,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传承下去。”

2021年9月,李红太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洛阳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看着会场里鲜红的党旗,不禁回想起那段抗战时期河南大学与潭头人民同甘共苦、携手并肩的峥嵘岁月。对于李红太来说,守护河南大学罹难师生的陵墓不再只是习惯,而是一生的诺言,更是一种精神信仰。

在抗战办学之路上,河大师生和潭头人民上千个日夜里的坚守、战火四起中的执着,共同谱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烽火育才历史:

与敌抗争,不屈不挠,这是河大学子的果敢与坚毅;

三代守墓,缅怀英魂,这是潭头人民的坚守与义举;

培养人才,播撒文明,这是河南大学的使命与担当。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李家祖孙三代将李家人为河大罹难师生守墓的故事延续到今天,这段用鲜血与生命凝结的真挚情意值得永载史册!

责任编辑:史晓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