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美文

穿千年宋韵 绣十指春风

作者:孙 静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汴绣,起源于距今900余年的北宋时期。开封作为北宋的国都,时称“汴梁”或“汴京”,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刺绣在北宋年间是开封手工业中一个重要行业,所以就有了“汴绣”之称,也称作“宋绣”。汴绣绣工精致细腻、层次分明,色彩古朴典雅,形象逼真,《东京梦华录》中称它“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北宋初年,经济大发展,汴绣在民间更为普及。当时刺绣行业与其他手工业一样,分为官营和私营两类,丝织、刺绣行业由少府监掌管。后在平定后蜀时,宋得锦工200人,太祖乾德五年在京师东京设立了绫锦院安置他们进行生产。以后,绫锦院中又不断增加浙江、四川、湖州的绫锦匠人。据《宋会要·裁造院》记载,刺绣官工不足时,往往“求索于民间”。绫锦院高手云集,产品专供皇室贵族、官僚显要享用,也供军队消费和岁时赐予。正因如此,北宋最高统治者非常重视绫锦院的生产,太宗曾亲自到绫锦院,“命近臣从观织室机杼”。

大量绣工的需求下,培养绣工的作坊亦应运而生,当时东京最为出名的当数文绣院。文绣院的设立,是宋代刺绣史上重要的一笔。《宋会要·职官》之《文绣院》有言,崇宁三年,“今锻炼织纫缝之事,皆各有院,院各有工,而于绣独无。欲乞置绣院一所,招刺绣300人,仍下诸路选择善绣人,以为工师,候教习有成,优与酬奖。’召依,仍以文绣院为名。”设立文绣院,各路选聘善绣工匠到文绣院授艺,这无疑使全国刺绣工艺得到了一次大交流、大融合。文绣院的成立,对发展普及汴绣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时,开封大相国寺东门外有一条街叫“绣巷”,这里既是绣工聚居的地方,又是著名的刺绣品专卖市场。放眼望去,“相国寺内万姓交易,近佛殿占定两廊皆诸师姑卖绣作”。饭庄酒楼也是“珠帘绣额,灯笼晃耀”,到处是“彩楼相对”“锦绣交辉”的景象。

明代史学家屠隆在《考槃余事·宋绣画》中对汴绣的描绘道:“宋之闺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漏边缝。其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佳。”徽宗年间,宋代的刺绣设立了绣画专科,使绣画分为山水、楼阁、人物、花鸟,在唐代宫廷绣和日用绣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绣品生产遍及河南、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等地,以古朴、精致、细腻的特色而著称于世。《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簪花仕女图》等绣画作品,均为汴绣的代表作。

除继承宫廷绣的传统之外,汴秀还吸收了河南民间刺绣的乡土风味,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了大量针法。叠彩绣便是其中之一。以叠彩绣刺绣的动物皮毛,不但形象生动逼真,而且立体感很强,体现了宫廷绣的最高水平。

靖康二年,金兵入犯,东京汴梁失陷。汴绣工匠有的随赵构南迁,有的被金兵掳去北国,针法工艺逐渐失传。明清以来,朝廷腐败,又兼黄河水患频繁,汴绣更趋衰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古老的刺绣艺术才枯木逢春。在政府扶持下,经过汴绣工人的努力,濒临灭绝的汴绣艺术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汴绣队伍发展到几百个人,手工刺绣和机绣都得以传承。其中,手工刺绣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汴绣技艺,产品以观赏为主,品种十分多样,有挂屏、屏风、中堂、条幅等等,尤以仿绣历代书画名作为最。

“绣绷花鸟逐时新,活色生香可夺。近世写生谁好手,熙荃画意属针神。”触摸一幅幅汴绣作品,犹如打开了丹青墨笔的画轴,汴绣的精致承载着名画的恢弘,一丝一缕的绣线细腻地刻画出名画的神韵。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相信汴绣这朵中国刺绣艺苑中的奇葩必将逆境重生,光彩依旧,一步步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它、欣赏它。

(作者系我校文学院2018级本科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