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美文

《河南日报》黄河上的古都——郑州、洛阳篇

作者:程遂营 来源:河南日报2020年06月05日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九曲黄河 段景波 摄

洛阳白马寺 曾宪平 摄

洛阳伊河大桥 刘冰 摄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 本报资料图片

上善若水说郑州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上,江河哺育着城市文明。作为水源,黄河对河南是最慷慨的。“八大古都”中,黄河哺育下的河南古都就有安阳、洛阳、开封、郑州四座。从这个意义上说,河南省会郑州也是黄河的赠礼!

食为民天

民以食为天。粮食和吃饭问题,自古以来就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百姓关注的大事。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郑州,则是哺育我国早期农耕文明的核心区域。

一年一度,在新郑市都会举行场面宏大、仪式隆重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印证着黄帝与郑州的密切关联。

4700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人文始祖黄帝在新郑的轩辕之丘出生,后来轩辕黄帝成为中原一带有熊部落的首领。黄帝部落的迅速崛起,引起另外两位部落联盟首领的不满,其中一位是炎帝。炎帝是活动在黄河中游关中平原、渭水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想把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中原地区。于是,黄帝与炎帝就在阪泉之野(今河北涿鹿东南),进行三次大的决战。最后,黄帝战胜炎帝,统一了黄河中游地区。

统一后的黄帝又要面对另一个部落联盟首领蚩尤的挑战。蚩尤生活在黄河下游,是以狩猎、捕捞为主的东夷部落联盟首领,善于格斗。黄帝曾经在与蚩尤作战中,“九战九不胜”。怎么办呢?

黄帝采取了两个办法:第一,打持久战。黄帝部落地盘大、人口多,利于打持久的消耗战。第二,在粮食上做文章。《新郑县志》记载:“地居土中,物受正气。”这里位于国土中部,气候适宜、四季分明,宜于农耕、宜于人居。加上黄河冲积所形成的肥沃土壤和临近黄河的优越灌溉条件,于是,黄帝亲自教部落成员“艺五种,抚万民”。“艺”就是“种”的意思,“五种”就是“五谷”,是我国早期基本的五种粮食作物:黍、稷、菽、麦、稻。黄帝利用黄河中游良好的农耕条件,教百姓种植五谷,发展生产,解决百姓基本生活和军需用粮问题。经过长达三年的战争,黄帝战胜了蚩尤,实现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统一。

智慧的先民选择了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发展农业,使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

此后,夏都阳城(今郑州登封告成镇),商代亳都(今郑州商城遗址)、隞都(今郑州市石佛乡小双桥村),以及两周(西周、东周)时期的郐国、虢国、郑国、韩国等诸侯国的都城,都位于今郑州市区附近,使郑州成了我国先秦时期一个规模庞大的古都群。郑州是名副其实的大古都。

商通天下

郑州有两处商都遗址,分别是商代早期的亳都和中期的隞都所在地,让人不禁把郑州与古代商业联系在一起。

商代人善于经商,现代人所谓的三商,即“商人、商业、商品”就起源于商代。而郑州借助于其位于天下之中的区位和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商业中心之一。商代的郑州人是如何经商的,历史上并没有留下确切的记载,而康百万庄园则是郑州作为商业都会的实物见证。

康百万庄园位于郑州市以西的巩义康店镇,是明清时期康氏家族聚居地。明代中期,康氏家族从贩盐开始发迹;清代时康氏家族又介入造船业、土地买卖等,财富迅速增加。最排场的时候,康家从事贸易的船只行遍六河,即洛河、黄河、运河、泾河、渭河、沂河,船只3000艘左右;拥有土地遍及鲁、陕、豫三省八县。当时,有一句民间谚语形容康家的富有: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康家成了名声显赫的“中原第一家族”。这个富有的家族之所以被称为“康百万”,与清末的慈禧太后有关。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带领少数大臣仓皇逃亡西安。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联军撤走。得到消息后,慈禧和光绪准备从西安返回北京,他们选择了经河南回北京的路线。河南巡抚松寿得到消息,打算好好招待一下他们,但国难当头,河南境内连遭水旱灾害,松寿根本拿不出多少银子,他想到了康氏家族。最终,康家首先出资100万两白银,用于整修河南境内的道路、修建慈禧和光绪的行宫,供给慈禧一行在河南的饮食、住宿等一切花费。同时,又向慈禧和光绪捐赠100万两白银,作为他们回京的川资路费。康家如此慷慨捐助,让慈禧深感意外,不由感叹:“想不到此地还有这么一个百万富翁!”从此,“康百万”的名声就在各地传扬开来。

虽然郑州自古就是群雄逐鹿之地,但是战火并没有伤害到康百万庄园,而今依然保存完好。庄园建筑,以寨上主宅区为核心,向寨下其他区域以扇形展开,建成功能不同、形式各异的院落群体。深宅大院,重脊高檐,垂花门楼,曲廊点缀,移步换景,妙不可言。庭院建筑基本属于豫西地区典型的两进式四合院,各类砖雕、木雕、石雕华丽典雅,造型优美,被誉为中原艺术的奇葩。

庭院深深,幽雅宁静,徜徉其中,不仅可以想见当年康氏家族的无限风光,更可以联想到郑州在历史上独特的商业地位。

上善若水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曾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黄河之与郑州的关系,是这一道理的生动诠释。

以郑州为核心的黄河中下游农耕文化,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农耕时代,以郑州为核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按照“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时间节律安排自己的生活,用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久而久之,中华民族不仅把很多农闲时节当成了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享受五谷带给人们的快乐时光;而且迷恋上了看似平淡却有滋有味、田园牧歌式的农耕生活,产生出对于和平的挚爱。农耕文化影响到政治、宗教、哲学、艺术等各方面,甚至渗透到了国民性格。

以郑州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商业文化,构成了中华商业文明的主体。利用中原地区便利的陆路和水路交通网络系统,商祖白圭、商圣范蠡、儒商端木子贡、营国巨商吕不韦、天下闻名的康百万家族等,不仅以他们的智慧成为富甲天下的巨商大贾,并以他们的行为奠定了基本的商业伦理和道德,在历史上留下美名。

千年帝都话洛阳

洛阳地处“天下之中”,通过伊洛河与黄河相连。在黄河母亲的哺育下,洛阳曾经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周)、后唐等的都城,素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在长达1000多年的建都史上,古都洛阳留给中华文明的珍贵遗产数不胜数。

狮子入华

在洛阳白马寺的门前有一对石狮子,在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中,也有数量众多的狮子雕塑。

狮子受到人们的普遍崇拜,狮子文化在我国无处不在。可是,狮子是外来物种,中国本土从来就不产狮子。而黄河古都洛阳,曾经见证了第一只来自西域的狮子。

第一次狮子入华的记载出现在《后汉书》中:“月氏国献师(狮)子”。东汉章帝章和元年(87年),为了加强和中原王朝的外交关系,月氏国派遣使团,沿着丝绸之路向东汉王朝的都城洛阳,进献了一头金毛狮子。狮子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大型猫科动物,100年以前主要生活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在亚洲,狮子主要分布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阿富汗一带。月氏国控制着阿富汗和印度北部,那里生活着大量狮子。以前,中国人都把老虎称为“百兽之王”,而比老虎更高大、更威猛的狮子的到来,在洛阳引起了巨大轰动。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由此走入中国人的民俗生活。以后,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都有西域国家向中原王朝贡狮子的记载。

就在狮子入华20年以前,汉章帝的父亲汉明帝,在永平十年(67年)的一天夜里,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个金人身高丈六,头顶白光闪闪,在殿庭飞绕。次日早朝时,汉明帝把这个梦告诉大臣,让他们解梦。大臣傅毅说,陛下梦中的那个金人,就是西方的“佛”,即释迦牟尼。这是释迦牟尼佛向您托梦,您把佛迎到洛阳,佛祖就会保佑您和汉朝的江山社稷和平安宁。汉明帝听后,就派遣蔡愔、王景两位大臣远赴西域去求佛。两人西行到大月氏国,遇到两位印度高僧摄摩腾与竺法兰,盛邀之下,两位高僧到中国传播佛法。

在都城洛阳,摄摩腾与竺法兰受到了汉明帝的热情接待。为了安置释迦牟尼金人佛像、佛经,汉明帝敕令在洛阳城西门外修建一座气势雄伟的寺院,供两位高僧居住和传教。由于一路上都是两匹白马驮着佛经与佛像,汉明帝就把建成后的寺院命名为白马寺。这是我国内地第一座佛教寺院,被尊称为佛教祖庭。

古代印度和月氏国相邻,都有狮子。狮子也被印度人当作“百兽之王”,备受崇拜。公元前六世纪佛教产生以后,佛祖释迦牟尼被喻为“人中狮子”“大狮子王”。印度人还把佛的讲经说法比喻为“狮子吼”,把佛的坐席称为“狮子座”。人们信仰佛教,自然崇拜狮子。佛教传入中国后,狮子文化也随之逐渐深入人心。

狮子作为一个本不属于中国的外来物种,通过黄河古都洛阳进入中国后,深深融入到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里,在民间文化中,具有避邪御凶、决断是非、招财纳福等神性,成为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一段佳话。

洛阳纸贵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被誉为中国古代科技宝库中的四颗明珠。这四大发明中,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成熟于北宋建都开封时期;而造纸术成熟得最早,是在东汉建都洛阳时期。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中国人曾在甲骨上写字,留下了甲骨文;也曾把竹片、木片以及丝帛作为书写工具。到了东汉,洛阳王宫里面有一个主管皇宫制造机构的宦官叫蔡伦,他总结了秦汉以来的各种造纸技术,利用树皮、旧渔网、破麻布等,发明了纸,被称为“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改变了中国人的书写方式,使中华文明前进了一大步。

西晋时期,洛阳文学家左思,构思十年,写成脍炙人口的《三都赋》,描写蜀都成都、吴都南京和魏都邺城。《三都赋》写得传神,人们争相抄阅,京都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洛阳纸贵”这个典故成为中国文学史、科技史上的一段美谈。

后来,造纸术等四大发明随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为世界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家在河洛

在福建泉州,有一个晋江市,晋江上有一座洛阳桥,晋江市里还有一个洛阳镇。这仅仅是巧合吗?

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自古就是战乱最频繁的区域。战乱造成社会动荡、经济凋敝,在战争前后,会有大量人口向东南地区逃亡。中原人之所以选择逃向东南,而没有向北方或西北方大规模迁移,一是水陆交通便利。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之间的往来。二是因为南方地域广阔,相对比较富庶。人们沿着大运河向东南方向迁移,部分人迁移到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或是翻山越岭去往福建,甚至漂泊海外。

西晋末年,政局动荡不安,战乱频仍,很多洛阳人沿着大运河向东南迁徙,翻山越岭逃到福建晋江一带。但他们都怀有深厚的“中原情结”,把南安江改名为晋江,把晋江上修的桥叫做洛阳桥,把他们聚居的镇命名为洛阳镇,表明他们祖根在河洛。

历史上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是我国产生姓氏最多、也是外迁人口最多的地区,在很多人心目中,他们对于中原地区的记忆和眷恋从没有改变。古代还曾经流传一句话:“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北邙自古就是一块风水宝地,是帝王将相、有为之士死后长眠之地,是人们对天下之中的洛阳这个祖根之地的生死眷恋。这种复杂的感情日积月累,沉淀为深厚的“中原情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根在河洛,老家河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