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28日,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增强党员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务实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和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的60余名党员教师,赴安阳林州红旗渠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谱写化学发展新篇章”主题党日活动。
“人工天河”红旗渠是60年代的近10万名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历时近十年,全长1500公里,建成后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是世界水利第八大奇迹。党员同志们拾级而上,沿着蜿蜒渠水,行走在壁立千仞的太行山间,途经一线天、鹰嘴山、虎口崖、神工铺,到达总干渠最长的隧洞——青年洞。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参加凿洞的突击队员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坚持“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在如同愚公移山般的精神支撑下,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将山洞凿通。群山中削平的山头、架设的渡槽、开凿的隧洞,无不生动鲜活地展现出红旗渠建设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群策群力、战天斗地的光荣历史,一路上大家一次又一次被红旗渠建设者的大智大勇、不怕牺牲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在红旗渠纪念馆内,党员同志们通过观看实景模拟、修渠旧物、沙盘模型、影像照片等珍贵历史资料,深刻体会到红旗渠在建设过程中的曲折艰辛以及丰富的精神内涵,对林县人民艰苦创业的毅力和智慧、实现梦想的勇气和担当、脚踏实地的干劲和力量感到无比钦佩和敬仰。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闪亮坐标。
参观活动结束后,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常凤香总结发言。她表示,红旗渠精神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干事创业、为人民谋求幸福生活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我校化学学科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机遇期,学习、传承和践行红旗渠精神恰逢其时。学院党委和党支部要汇聚起全体教职工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党员同志们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带头行动起来,群策群力谋划好化学学科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路径。
通过这次主题党日活动,红旗渠精神在党员同志们心中产生了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亲自到现场实地了解当年红旗渠建设的峥嵘历史,了解当年建设过程中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更加深刻认识了红旗渠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用知识和智慧投身到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大潮中,投身到学校化学学科改革发展的新机遇中,踏实工作,锐意进取,用饱满的热情和显著的工作成绩为单位和学科的发展再立新功。
在安阳期间,党员同志们参观了殷墟宗庙遗址,领略世界文化遗产,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增进民族自豪感,坚定了文化自信。在红色教育基地、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马氏庄园,1947年6月刘邓大军出晋东南进入豫北地区的司令部就设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鲁西南战前会议,部署了强渡黄河的作战计划,通过观看现场实物及展厅讲解,大家充分感受到了当年解放战争反攻前夕的紧张态势,更加敬佩革命先烈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