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感悟红色精神 锤炼党性修养

——历史文化学院赴红旗渠干部学院开展主题教育第三期读书班专题学习活动

作者:田管宁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马洁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7月21日至23日,历史文化学院组织学院教职工生代表赴红旗渠干部学院开展“感悟红色精神、锤炼党性修养”主题教育第三期读书班专题学习培训。

开班式

7月21日下午,专题学习培训班开班式在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18号楼503教室举行。红旗渠干部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星营同志致辞,他向学员们的到来表达欢迎,并介绍了红旗渠精神和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的基本情况。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祁琛云同志宣读培训纪律要求,参训学员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党性锻炼,确保此次学习培训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张占党同志发言并提出相关要求,他表示要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科学体系,将党的创新理论与红旗渠精神相结合,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本期读书班的重要意义;二是深学细悟,深刻领会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三是积极对标对表,将红旗渠精神转化为推动学院事业发展的动力。

培训期间,学员们前往红旗渠纪念馆,开展“追忆修渠历程,感悟精神伟力,砥砺初心使命”主题教学活动,通过讲解员讲述及实物展示,使学员们深入了解了泛黄的照片和生锈的工具背后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模事迹,通过红旗渠精神的真实写照了解林县历史、修渠故事、红旗渠的由来及建造过程,切身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林县英雄儿女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奋斗历程令人感动。学员们集中观看了话剧《红旗渠》,情景再现了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巍巍太行之上“誓把河山重安排”的坚强决心,重温20世纪60年代林县儿女修建红旗渠感天动地、震撼心灵的动人场景。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学员们前往红旗渠总干渠上的咽喉工程——青年洞,并以体验教学方式行走千里“水长城”,行走在太行山悬崖峭壁的红旗渠畔,实地感受创业洞、团结洞、老炮眼、虎口崖等修渠的历史印记,亲临当年修建红旗渠的艰辛与不易,聆听着“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的感人故事,深刻体会林县人民劈山凿洞、战天斗地的坚定决心。红旗渠干部学院培训部副主任冯琳为学员们作了《红旗渠精神及其当代启示》专题讲座,她以详实的史料与朴素的语言,从“红旗渠、红旗渠精神、当代启示”三个方面,全景式再现了20世纪60年代红旗渠的修建历程,围绕“立足本地、依靠自身的自力更生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得失、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等方面,深入浅出的系统阐述使学员们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红色教育基地、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马氏庄园,学员们认真聆听清代廉吏马丕瑶的清廉事迹及其子女的爱国行为,深刻感受马氏家风遗训的廉政爱国情怀,瞻仰了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旧址图片资料历史实物,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牢记党的光辉历史,继承党的优良传统。最后,在安阳殷墟博物苑开展了以《探究殷商文明 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的现场教学活动,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现场学员从珍贵文物中探寻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切身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的丰富内涵,同时1931年河南大学文史系学生尹达、石璋如等参与殷墟第四次发掘也成为了河南大学考古学的开端。

结业式

7月23日上午,主题教育第三期读书班学习培训班举行结业仪式,仪式由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竞艳主持。陈宏宾、赵广军、崔庆贺、王博凯、李彬森、黄哲等6位师生学员代表依次发言,他们纷纷表示要强化使命担当、认真履职尽责,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刻理解红旗渠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奋力将红旗渠精神内化为工作动力,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贡献力量。张占党向各小组组长颁发结业证书并作总结发言,他表示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时代符号,更是一面永恒的精神旗帜,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切实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时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立足岗位作贡献,不断夺取学院快速发展新成就。

通过开展此次培训学习,促使学院教职工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发展新时代下的红旗渠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努力打造一流学科体系,建设一流师资团队,以学院发展高质量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高质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