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河大之美:集历史之厚蕴,开教育之新篇

作者: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岳鹏星

2月23日,《开封日报》整版刊发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明钦撰写的《河大之美》文章。

初见河大,是为其景之美。

再见河大,是为其意之切。

回见河大,是为其情之浓。

这里见证了上千年科举制度的终结,书写了中原高等教育的高峰,经历了抗战办学的悲壮,如今,她正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再次启程。古韵与现代、中华与西洋,在这里完美融合;活力与静谧、开放与包容,在这里融会联通。徜徉在河南大学,就仿若穿行在文化缤纷的万花筒之中。名校与名城,一所氤氲着浓郁书香的百年学府,扎根在开封这座幽静的八朝古都。

河大之美,春夏又秋冬。

河大之美 美在建筑

寻觅河大美景,莫不在古色古香的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漫步其中,如同开启一场时空交错的穿越之旅,一幢幢厚重的典雅建筑,串联起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

银杏树下,校园中轴线一字延伸。身临其境,放眼望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校门映照着1912年河南大学初创时期不凡的气度。曲径通幽,6号楼中西合璧、稳重典雅,映射出1919年河南大学博采众长的包容本色。这里曾经是该校第一座教学楼。1925年7月,中共北方区委总负责人李大钊于此发表《大英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史》的演讲,播下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绿树丛中,东西十二斋房如同琴键一般,在明伦校区南大门至大礼堂轴线两侧井然排列。顺着斋房望去,中轴线西侧的中部,7号楼色彩明丽、高大醒目。1925年建成的7号楼,既完美传承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又巧妙结合了西洋建筑的浪漫元素,粗壮有力的塔斯干式壁柱、古朴精致的塔状气楼、难得一见的重檐歇山顶、美轮美奂的透雕挂落、灵动活泼的木刻雀替等。1936年,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见到7号楼时大加赞赏,称其为“美女楼”。进入楼内,踏着厚厚的木地板,不觉放轻了脚步,仿佛看到胡适、梁漱溟、傅斯年、范文澜、董作宾等大师往来的身影。

仰望大礼堂,可谓高山仰止。1934年12月,在校园南北中轴线和东西中轴线的交会点上,一座占地393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13平方米的规模宏大的大礼堂建成。大礼堂设计之精美、构思之精巧、质量之高国内罕见。据说,其建成之初就入选“亚洲十大建筑”,展现了百年河大学府的风华之茂。

背靠大礼堂,极目南望,一座四柱三开间的牌楼式建筑映入眼帘,它就是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古朴典雅的南大门。1936年10月,南大门落成。学校的精、气、神弥散其中,形与神高度统一,此门也成为河南大学的标志。“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以柳体金字镌刻在大门内侧的门楣之上,让师生时刻铭记于心、践之于行。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一片具有厚重历史底蕴的热土,留下了代代学子无法磨灭的奋进印迹,也成为最“奢侈”的大学校园之一——北临北宋铁塔(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东依开封古城墙(第四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坐拥近代建筑群(第六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19年入选“汴京新八景”。

如果说,明伦校区的近代建筑体现了河南大学厚重深邃的文化底蕴,那么金明校区现代化建筑的组团化设计则彰显出学校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若从半空中鸟瞰,金明校区地形酷似古代青铜器“钺”,折线环形机动车道与“丫”字形人行道相结合,形成总体骨架,一条水系贯穿南北。在极富韵律之美的主题框架里,线条流畅的组团式现代主义校舍灵动地掩映在大片绿化带中。一池碧水,天鹅游弋,海棠花开,落英缤纷……巍峨雄壮的图书大楼,总建筑面积47000余平方米,是金明校区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万千学子的思想驿站。

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在建设过程中,汲取明伦校区整体设计理念和建筑元素,将南大门、7号楼、斋房等经典建筑按一定比例进行了创制。明伦校区的神韵,得以在充满新时代气息的郑东新区龙子湖重现,标志着百年河大精神和文化的延续……

晨曦初露,当河南大学开启古老的校门时,师生们穿行于新老校区,极目之处皆是充满神韵的建筑美景。历经近百年风雨洗礼,这些建筑依旧气宇轩昂,无声地诉说着学校筚路蓝缕的艰辛与锐意进取的气魄。

河大之美 美在精神

教在河大,得天下英才。学在河大,创无限可能。明德黉门里,新民一路耕。“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一直被视为文德教化的最高理想,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高追求,也是河南大学矢志不渝所追寻的大学之道。

河南大学在百余年间通过不断进取、融合、发展和创新,积淀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的精神气质,一种河大人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一种看似“无形”却又直摄人心的精神力量。“前瞻开放、面向世界”是她的眼光,“坚持真理、追求进步”是她的态度,“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是她的信念,“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是她的胸怀,“不事浮华、严谨朴实”是她的个性。其中,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为核心和灵魂,形成河南大学重要的文化和精神遗产,引领一代又一代河大人奋发拼搏、积极进取,书写出一页又一页载满辉煌业绩的篇章。恢复河南大学校名、进入省部共建、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每一个时期,河大人都从这种精神中汲取丰厚的营养;每一个阶段,这种精神都成为学校砥砺前行的动力和源泉。

这种精神,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每一所大学的精神,都是在时间长河的激荡中逐步凝练而成。正是在敌前抗战办学的那段时光里,河南大学将“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抗争与坚守,融铸成自己的精神底色,孕育了具有永恒价值意蕴和感召力量的河大精神。

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河南大学在抗战烽火中,用血肉之躯维护和赓续中原文化血脉;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河南大学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也正是靠着这种精神,在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后,学校在一次又一次的蜕变中实现她的光荣与梦想。

2018年,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偕校友任鲁豫、孟宪明做客央视《百家讲坛》系列节目《我们的大学》。宋纯鹏引用小麦、棉花和大豆3种常见的作物与河南大学作类比,“河大的精神像小麦一样赡足万类,像棉花一样衣被天下,像大豆一样兼容并包”。他勉励河大学子将“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河大精神代代传承。

河大之美 美在人文

百年惟至善,万卷载贞名。在岁月缱绻里,大道凝碧,一代又一代河大人传真理之火种,播风华于四海,汇聚为人文渊薮,折射出河南大学人文风韵的厚重、纯善、大用之境。

河大人文有浓郁的厚重气息,追求荟萃芳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建校之初,学校便广揽名师,广纳贤才。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地质学家冯景兰、历史学家范文澜、考古学家董作宾、经济学家罗章龙等一大批专家学者曾在这里辛勤耕耘,可谓大师如林、群星璀璨。河大人文学者始终坚信,只有扎实的学问才能带领中国走向未来。以范文澜、任访秋、王汉澜、李润田、朱绍侯、佟培基、刘炳善、刘亚星、李丙寅、关爱和、张治军、程民生等为代表的一代代河大学人,手捧科研火种上路,数十年如一日,扎扎实实做学问,奋斗在知识创造与传播的第一线。

范文澜,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新阶段的出色代表,曾于1936年移居开封,在河南大学任教。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在全国汹涌的抗战热潮和饱满的爱国热情的驱使下,他尝试以文救国,写下了数量甚多的政论、杂文,或进行抗战动员、或分析形势、或发动民众,篇篇都是有力之作。他还积极投稿中共河南省委领导下的《风雨》《经世》刊物宣传抗日,亲自参与主编《经世》半月刊。这两个刊物对河南团结救亡力量、推动救亡运动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与此同时,范文澜间接向中共河南省委提出筹办抗战讲习班,训练对象主要是河南大学和高级中学的青年学生。后来,范文澜曾在延安完成《中国通史简编》,是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述中国通史的著作。该书出版后,毛泽东非常高兴。他对范文澜说:“我们共产党人对于自己国家几千年的历史,不仅有我们的看法,而且写出了一部系统的完整的中国通史。这表明我们中国共产党对于自己国家几千年的历史有了发言权,也拿出了科学的著作。”范文澜以他25年心血浇灌,成功撰成的通史著作,成为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朱绍侯,人淡如秋菊,落笔成瑰宝。他呕心沥血,用60年完成了对秦汉军功爵制的研究,先后出版了《军功爵制考论》等著作,成为国内对秦汉军功爵制做系统深入考察的权威学者。由他主编的《中国古代史》自出版迄今已修订改版5次,发行量140余万册,影响了无数历史学子。他用坚守为一代代学子树立起丰碑。

河大人文具有纯善之境,追求学术之精。传承学术、发展学术,是河南大学的精神追求;传播知识、创新知识,是河南大学的使命所在。董作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甲骨学大师,在建立甲骨学的科学研究上有划时代的不朽贡献。王宇信在《甲骨学通论》一书中说,“董作宾是我国甲骨学和考古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他知识渊博、涉猎广泛,包括古文字学、考古学史学、古年代学、地理学、文学艺术等学科”“建立了甲骨学的科学体系,是甲骨学史上划时代的一代宗师”。董作宾在开封期间,鼓励大批河大师生参与发掘殷墟甲骨,河大教授马非百,史学系学生刘耀、石璋如等均参与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代代河大学人,以科学开启民智,在前辈创造的辉煌基础上再出发,用学术映照现在、关注未来,努力践行着学校的办学初心与宗旨。“文化元典”是著名文化学者冯天瑜创制的概念。这一概念提出后,学术界出现了一段研究元典文化的热潮。由李振宏教授领衔主编的一批中青年学者,选择了30种文化元典,分别考察它们对中园化的全方位影响,出版了《元典文化丛书》,意图考镜源流、返本再新,在学术界取得了巨大的影响,彰显出河南大学在人文社科研究与传播中的力量。

河大人文蕴含大用之境界,致力于社会服务与引领。用知识影响社会、用文化指引民众是河大学人一直秉持的初心和使命。王立群教授、程遂营教授等多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向全国人民讲述中国历史故事,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收获好评无数。2017年9月,该校生物学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河南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返高等教育“国家队”。河大校长宋纯鹏用33年从“一个课题、两位老师、三间房子”做起,带领生命科学学院师生一路披荆斩棘,破茧化蝶,为祖国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百余年来,开创者在筚路蓝缕中坚韧不拔,继承者在薪火相传中开拓进取,见证着“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文化内蕴,于此营造出人文渊薮之生态,打造出河大人文氤氲之境界。河大学者把敬畏与低调植入心底,把骨气与自信融入生命,心系国家,深稽博考,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沉淀出独具风韵的人文风采。

河大之美 美在风骨

千年铁塔侧,风华正茂时。日月明辉,众生桃李。历史的画卷缓缓展开,河南大学的诸多学子熠熠生辉、灿若繁星。他们追寻着“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坚守着“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诉说着“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铁塔牌”故事。河大人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性格,走过了一段又一段征程,铸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河大学子铮铮铁骨,不畏权势、不惧风雨、宁折不弯,彰显出知识分子独有的风骨。姚雪垠的文学生命之始在河南大学。1929年夏,他考入河南大学法学院预科,并在《河南日报》副刊用“雪痕”的笔名发表处女作《两个孤坟》和其他作品。这些小说讲述了下层劳动者受封建势力迫害致死的悲惨故事,表现了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入学后不久,他参加进步活动、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还读了清代朴学家、《古史辨》派和郭沫若等唯物史观派的一些代表性论著,立志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史学家或文学家。抗战爆发后,他与别人合办《风雨》周刊并任主编,在此前后还发表论文、杂感数十篇并曾赴徐州前线采访,随后写成书简体报告文学《战地书简》。1938年春,他去武汉,不久参加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从事抗日的进步的文化活动。他用自己的行动抵抗反动统治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展示了河大学子反帝反封建的骨气。在旧社会里,河大学子面对政治强权毫不惧怕,一根硬骨头、一身浩然正气,拼了命也要捍卫自我的尊严。

在国内外学术界,只要一提到救荒问题,就不能不想起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这就是邓拓在河南大学就读期间撰写的《中国救荒史》。这是迄今为止有关中国救荒史研究的扛鼎之作,系统而清晰地揭示出中国数千年救荒思想的全貌和发展脉络。1934年,邓拓从福建转道上海到达开封,经其兄邓伯宇介绍进入河南大学经济系就读,并在随后的3年度过其一生中极其难得的一段平静生活。不过,安定的生活环境不仅没有消融其斗争的意志,反而造成了一位卓有建树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中国救荒史研究园地中迄今为止最为著名的专家。当时,他在写给同学的一封信中曾经这样写道:“目前困难当头,我们应该做一件扛鼎的工作,不是在战场上和敌人进行生死搏斗,就应该在学术上有所贡献,写一、二种大部头的学术著作,发扬祖国的文化。”终其一生,邓拓也不忘奋斗,维护祖国的尊荣。“生欲济人应碌碌,心为革命自明明”。邓拓在河南大学学习期间,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结出累累硕果,还时刻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参加、领导各种革命运动,从这里奔向了革命的战场,用自己一生的行动抵抗暴力、不畏权势,实现了自已的志向和信念。

闪耀着星光的河大人,铸就了兴国兴邦的中原教育力量,传承了河南大学为国为民的精神内核。岁月变换、四季轮回,总有一种东西历经百年而崭新如初,那是河南大学“铁塔牌”独特的气质和深刻的内涵。一大批胸怀民族大义的河大学子为寻救国之道、兴国之理,张开梦想的翅膀,遇到困难从不后退,从中原这片土地上腾飞而起。赵九章,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用科学的力量捍卫祖国的蓝天与海洋;侯镜如,投笔从戎、一身正气,书写了爱国将领传奇的一生;张伯声,学贯中西的地质学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哺母校,在中原大地上教书育人;高济宇,立志“教育救国”的化学泰斗,用科研成就了“中州之光”;马可,从河南大学走向延安,以音乐为武器,一路战斗、一路高歌,用脚步丈量祖国的万水千山……

建校百余年来,河大共培养出60余万各类专门人才。他们不畏风雨、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传奇故事。张锁江,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对于河南大学的培养,他感慨万千:“河南大学给我的教育,是我平生所受最大的恩惠;如今归来,赤子之心一如往昔。我将竭尽全力,为把河南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高校贡献自己的力量。”佟培基,用自己执着的求学精神,为自己在河南大学精神传承的卷轴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77年,根据自己掌握的史料,北京大学邓广铭教授在编著的《稼轩词编年笺注》中判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创作时间应是1204 年而非 1205 年,且辛弃疾的仕途中,大理少卿的官职应为太府卿。为此,佟培基给邓广铭写信讨论,他的大胆质疑精神得到邓广铭的青睐。去信两周后,他收到邓广铭发自北京大学的回信。邓广铭在信里赞赏佟培基“对辛弃疾研究甚卓”,激发了佟培基的学术研究劲头。随后,佟培基持续努力,开始了自己的漫漫研究路并卓有成效,完成了从一位汽车兵到教授、博导的转变。他用自己不屈不挠的奋进精神,让自己的人生如浴火重生般出现一个又一个奇迹。

校党委书记卢克平曾经深情寄语河大学子:“未来发展中,河大的自信,不在别处,就在你们坚定前行的步伐里;河大的担当,不在别处,就在你们爱国报国的奉献里;河大的荣光,不在别处,就在你们成长进步的捷报里!”自强不息的河大学子,用自己的实践见证着属于河大的荣光。也正如此,才铸就了河大自强不息的性格。

河大之美 美在胸怀

砥砺新时代,峥嵘双一流。河大一直以放眼天下的胸怀,开放包容、开拓进取的斗志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百余年前,河南大学是“开眼看世界”的河南第一校。民国元年(1912年)四月二十九日,《大中华报》头版上的一则启事打破了中原的宁静。这则启事的题目是《筹备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公启》。启事发布5个月后,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迎来了她的首批学子,成为中原大地第一个派遣留学生的桥梁与窗口,具有强烈的开放图强与融通中西文化的意识。

百余年来,河南大学虽数易其名、屡经变迁,但自建校之初就确立的“前瞻开放、面向世界”的胸襟和胆魄不改,且浩荡生根、沛然成势,愈加呈现出一种开放包容之美。早在1945年10月,中国的抗日战争刚刚胜利,《中国科技史》的作者李约瑟曾经亲自来河南大学讲学,作了《科学与民主》的演讲报告。他的报告不仅鼓舞了在战乱中坚持教学与科研的河大师生,而且也给期盼得到与国际学术界学习交流机会的河南大学带来新的学术信息。与河南大学的交流过程中,他与李俊甫、李丙寅建立了极好的私人友谊和学术伙伴关系。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时任校长李润田首次率团访美,翻开了河大国际交流合作的崭新篇章。自此以后,河大与世界的联系愈来愈紧密:2002年,河南大学国际教育中心挂牌,开河南高校先河;2003年,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与国外大学进行实质性合作办学;2007年,欧亚国际学院成立,用原版英文教材上课;2015年,迈阿密学院成立,为河南省高校第一所与世界名校合作的本科层次、非独立法人的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近年来,伴随着河南大学“前瞻开放、面向世界”的优美姿态,世界顶级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经常现身河大讲台。如今的河南大学,已先后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世界大学联合会和亚太大学联合会成员。河南大学校友会的旌旗飘扬在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各种肤色的教师站立在河南大学标准化教室的讲台上讲述着对于中华文化的痴迷。各种肤色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在河南大学的校园中会聚一堂,分享着不同的文化知识。

河南大学根植中原沃土,致力于打造地区人才培养高地。去年9月25日,河南大学郑州校区投入使用,将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一大批具有全球眼光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河大师生的脚步正从文化名城开封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河南大学深圳研究院、三亚研究院于近年来先后扬帆起航,力争在祖国经济发展前沿地区打造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高端人才培养平台、高水平研究和成果转化平台、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助力河南打造内陆开放国际教育高地。

河南大学的大门一直面向全世界敞开。辛亥革命元老张钫先生还说,“河大是中原造就人才之圣地”“要努力奋斗,造福人类”。百余年前就被注入胸怀天下的开放基因,这所百年学府必将绽放出更加美丽的姿态。

河大之美,可践心中所知,亦可见恬静之意,正可顾桃李之情。嵩岳苍苍,河水泱泱。河南大学正快步走在新的历史征程之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