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团结报》刘涛: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 为黄河流域区域间开放合作赋能增势

作者:刘涛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岳鹏星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大计和构建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国土空间支撑体系的区域重大战略。建设大江大河治理的重要标杆、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验区、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承载区,既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的战略定位,也是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保持重要生态系统完整性、资源配置合理性、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关联性的重要实践。

当前,沿黄各省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为突出,协调解决跨区域重大问题,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任务十分繁重。《纲要》强调,“受地理条件等制约,沿黄各省区经济联系度历来不高,区域分工协作意识不强,高效协同发展机制尚不完善”。同时申明,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解放思想观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的内在需要;是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彰显中华文明、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需要”。郑(州)洛(阳)西(安)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地跨中西两大板块和豫、陕、晋三省,覆盖郑州、西安两大国家中心城市及多个城市群、都市圈,对《纲要》确定的“一轴两区五极”发展动力格局和东西互济多向并进开放新格局发挥关键支撑作用。区域内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和农耕文化特色的古都、古城、古迹等人文资源富集,传统文化根基深厚,是建设各民族同根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空间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新时代,统一战线面对“三个更加多样”和“四个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更要坚持发扬联谊交友、壮大共同奋斗力量的光荣传统,善于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补齐工作中的短板弱项。围绕发挥统一战线以大团结大联合凝聚人心和力量的法宝作用,以创新豫陕晋三省人文交流合作机制为突破口,拿出新思路、新举措,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推动依托丰厚历史文化资源讲透讲活豫陕晋合作故事,通过强化区域内共有历史文化记忆、共享文明交流互鉴成果,用共同经济利益关系和良好社会情感基础“两手抓”推动打破行政性垄断,消除区域市场壁垒。有助于将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基因与凝聚共识之道深度结合,为加强黄河流域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区域间开放合作机制统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和良好社会环境;有利于促进黄河流域各省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民心相通和文化认同,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用增进文化共识引领区域间开放合作共识广泛凝聚,推动形成大河文明与国家治理研究学术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黄河作为中国最富人文内涵的历史性河流,从源头到入海在汇通包容中不断发展壮大,是中华文明“作始也简,将毕也巨”的典型象征。其规模之大、气魄之宏伟、对现实地缘政治影响之深远,均为当今世界所罕见。可以由豫陕晋三省统战部、宣传部牵头,由三省社科院社科联具体承办,黄河流域各省区省级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参与,以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外知识分子为重点,吸收国外相关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在打造大河文明与国家治理高端论坛、推动大河文明研究的社科规划和普及工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共同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域研究,与国外学术机构合作进行与湄公河、莱茵河等著名国际性河流的对比研究,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和决策咨询报告,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河文明研究品牌。

(二)积极支持打造中华文明重要地标,促进携手共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及其拓展项目

以各级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与参事室、文史研究馆为平台,广大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建设黄河文化遗产廊道、申报黄河世界文化遗产和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拓展项目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豫陕晋三省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同处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中下游流域,同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经贸往来和文化联系极其密切,拥有西安、洛阳、开封、大同等著名古都,是实施黄河流域“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加强黄河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弘扬、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点地区。大运河文化遗产项目在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各界对隋唐大运河,其承接南北、汇通东西的特殊历史地位了解还不多,尤其通济渠向西通过三门峡与陕西漕渠(广通渠)联通,构成今日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的历史渊源,并未得到足够重视。隋唐大运河的漕运线路,经过黄河三门峡段的水路、陆路或水陆联合转运,通达古代长安。北宋在三门峡设立“三门白波发运司”,专门管理与西北的物资运输。依托三门峡栈道的航运,在明代万历年间还在发挥功能。清末修建陇海铁路,其最先完工的汴洛段向西北延伸出潼洛铁路,其走向也是与隋唐广通渠一致。按照世界遗产大会的要求,线性文化遗产项目可以进行拓展。作为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的隋唐漕渠漕运与三门峡栈道、开封大相国寺、铁塔等大运河文化遗存都有机会参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拓展项目。

(三)挖掘梳理中国经济治理传统资源,推动共同开展跨区域的“西商”商帮商路研究

西商是明清时期对陕晋商人的统称。为阐明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互惠共赢和黄河流域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的人文基础,可以由三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与工商联牵头成立跨省的“西商”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组,通过编制年度工作计划,组织专题调研、出版文史资料专题选编、提交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与有关研究机构、专家共同推动研究、传播“西商”的历史贡献、经营理念、组织模式、商路范围,促进廓清三省在东引西进中合作发挥腹地支撑作用的历史渊源。明代,西部、北部边防需要的许多重要物资如布匹﹑粮食等,大部分经陕西、山西从内地运来。明代政府为加强北方边防,又于明前期推行中盐法和茶马贸易。大体上,商人的贸易以布匹、粮食、茶、马、食盐等为主,活动范围大致是输粟于边塞,治盐于淮扬河东,贩布于吴越,运茶于川蜀,而河南境内就是他们打通四方商路、对接广阔国内市场的重要中转地。据不完全统计,“西商”的组织载体——陕西会馆和山陕(甘)会馆、山西会馆在河南境内的数量达到82个,是湖北的2倍,比陕西、山西、甘肃都多,见证了豫陕两省之间频繁密切、广泛深入的商贸交流。明清时期河南著名豪商康百万家族也是凭借在陕西、河南、山东三省之间大规模转运粮、棉、盐而发家,并在陕西开辟了三原、泾阳富平等棉花基地。

(四)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协力打造各民族同根共有精神家园

黄河文化具有包容开放的天然属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的重要人文资。在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中,要多说各民族各地区交融互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与未来,少讲哪里最早、谁是主根、始源何在这样容易引发巨大争议的话题。可以协调有关部门和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从多领域、多层次发力,结合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分步推动省会城市之间、省际毗邻区相关城市之间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和群众文化场馆区域联动共享,逐步实现城市阅读一卡通、公共文化服务一网通、公共文化联展一站通、公共文化培训一体化。陕西境内现有居民中约有900万祖籍在河南,陕西、山西两省许多地市都有移民聚居的“河南村”分布。可以拍摄反映河南移民沿黄河迁移陕西、山西的专题片、纪录片,由专家学者结合相关文物、历史文献、及影像资料,从大历史的角度讲述河南向外省大规模移民的始末由来,兴衰起伏。要鼓励支持民主党派和商会、行业协会、学会、博物馆等机构和个人积极参与跨区域人文交流,组织社会资源,对佛教经丝绸之路东传的历史、黄河三门漕运与栈道历史、陇海铁路与焦枝铁路、同蒲铁路修建历史、张钫研究(河南新安人,陕西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长居陕西,创办千唐志斋)、1942年河南大饥荒引发向西北移民潮、千唐志斋与西安碑林中的精品名作研究、河南输出西北各省的粮食贸易等主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广泛文献挖掘、实物征集和活态演绎。其成果可以在卫视、视频平台和相关主流媒体的客户端、政府部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同步推出。

(刘涛,民革河南省委高端智库专家,河南大学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河南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