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让文明成为时代的底色

作者: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杨建涛

五月初夏,草木葱郁,繁花似锦,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正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将与亚洲不同文明交流碰撞、各展风韵。

从锤炼个人修养到传承优良家风,再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新风尚,文明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成为时代的底色。

在河南大学校园里,文明之花正在悄然绽放,成为百年学府最独特的风景线。

2016级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学生方亮从大二上学期开始每隔一个月左右便去铁塔湖边清扫一次垃圾,这项“公益”活动一坚持便是整整一年,每去一次就是半天。

“在一般人看来这可能是一件很丢人的事,但方亮用自己的坚持还给我们一个美丽的湖,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方亮的同班同学季文丹表达了由衷的敬佩。

环境问题不是小事,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方亮用他的实际行动守护了校园的美丽,为每个参与文明创建的个体树立了良好榜样,成为维护文明、坚守文明、践行文明的典范。他的文明之举值得广大师生提倡学习。

做好事、行善事,文明不在惊动天地的壮举之中,而于细微之处可见。

——不妨从文明上课做起。

近年来,在河大教学楼的很多教室里,“无手机”课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手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文明更应该是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的行为规范和准绳。

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不玩手机、不窃窃私语、不呼呼大睡,便是对讲台上辛勤讲课的老师最大的尊重和支持。

——不妨从文明就餐做起。

这些年来,学校各大食堂按照健康、从简原则提供饮食,并在明显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或宣传画、摆放提示牌,提醒适量取餐,不要浪费。

购餐时排队、保持食堂的秩序井然,就餐完毕将餐具放到回收处,这些都体现了作为高等学府的师生所应有的公共文明素养。

——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

佩戴校徽或者出示有效证件进入校园、参加志愿者活动、不传播网络谣言、不随地乱扔垃圾、不乱停放车辆……凡此种种。

对于正在奋力建设“双一流”的河南大学来说,文明更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2011-2017年,我校连续三届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这是一张含金量很高的金名片。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文明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文明单位的牌子也不是永久牌。在此种形势下,要保持校园风气持续向好,保持校园风尚持久清新,需要靠师生们的文明自觉,有赖长期的坚持努力,这关乎到师生们的切身利益。

守护校园文明,齐心协力共建“双一流”高校,需要我们每个人心存他人,心存集体,在行为举止上,时刻重视文明的传承和延续;在出现问题或发生矛盾时,用文明的方式来合理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山东考察时讲话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我们都是文明创建的参与者,也都是创建果实的受益者,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此时此刻做起。文明,就能成为时代的底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