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难忘专访袁宝华

作者:郭文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杨建涛

2002年,是河南大学建校90周年的纪念年,为了全面展示我校校友在各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校友对学校的深厚情感,当时,我校校庆活动组委会专门成立了校庆专题片摄制组,对各界校友尤其是老校友进行深度采访。我作为校庆专题片的文字工作人员,有幸参与其中,获得了当面访问诸多著名校友的机会,获益良多。其中专访袁宝华校友的许多细节,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当年,袁宝华校友已是85岁高龄,能不能约到他,专访会安排到什么时间,我们心里都没底。没想到,当7月22日我们和袁宝华校友联系时,他第一时间就表示很愿意和母校的人见见,一起聊聊,并将时间定在了第二天下午三点。

专访的地点在中国企业联合会的接待室,当我们赶到时,袁宝华校友已在门口等候。访谈内容,时瑞刚在《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访原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袁宝华先生》(见《河南大学报》2002年9月20日)已有记录,我这里想补充那篇专访里没有提到的几个细节:

袁宝华先生对河大有着深厚的感情,我记得他当时开口的第一句就说:“我和河大的关系很密切。”袁宝华先生详细讲述他们袁氏兄弟和河大的特殊缘分:1931年,他和大哥、三哥一起来到开封,大哥考入了河大生物系,他和三哥则一起考入了河大附中。兄弟三人虽说一个读大学,两个读中学,但他们三人却同时都住在河大园里,因为,当时河大附中的学生和大学生一样,都住在河大校园里,不同的是大学生住两人间,中学生住六人间。袁宝华先生当年的宿舍就在铁塔旁边。

袁宝华先生很高兴地说,因为这个原因,他在河大园三年,亲眼目睹了大礼堂从打地基到搭建起钢结构再到竣工的全过程。六十余年之后,袁宝华先生对于大礼堂依然充满赞许:“大礼堂很完美。当时很多人都来参观,堪称名冠全省。”

袁宝华先生见证了大礼堂的横空出世,河大园则见证了袁宝华先生的成长。

三年河大园的生活,让袁宝华先生变化极大。他自述从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变成了一个热血青年,和进步同学关系很好,许多同学也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譬如一个叫李新(音)的同学,因思想进步被开除,一个苗姓同学,就带领大家联名抵制开除进步同学。后来,李新和苗姓同学分别担任过天津市和河南省的重要职务。袁宝华先生还特别提到任访秋教授,亲切地称呼任教授为老学长,说他们当年很熟悉。

河大附中毕业后,袁宝华的三哥免试升入河南大学化学系,在河大抗战办学期间,袁宝华的三哥曾跟随学校在潭头度过了难忘的大学时光。袁宝华先生则免试升入北京大学,但他与河大的缘分并没结束。1936年,袁宝华先生曾回到河南大学借读。

袁宝华先生谦逊、平和,逻辑清晰,记忆力惊人。在访谈结束时,袁宝华先生用乡音为我们吟诵他写的《访河南大学》,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两联更是让人过耳成诵:“入梦塔影秀,犹念校景幽。难逢旧朋聚,喜从故园游。”

访谈结束时,袁宝华先生亲切地招呼我们一起合影,因袁先生年事已高,我们原想让他坐着,我们站在他身后,但袁先生却坚决不答应。他说,你们虽然年轻,但你们是从母校来的老师。于是,就有了我们和袁先生站在一起的这张合影。

同是这本工作日记,也记录着我们那年夏天在北京专访著名校友王国权、周而复的情景。而今,几位年高德劭的校友皆已仙逝,又不禁让人悲从中来。

翻看着当年的工作日记,看着上面的记录,似乎依然可以感受到袁宝华等几位老校友的音容笑貌,感受到母校在他们身上刻下的深深印痕,更可以感受到他们报国荣校的拳拳深情,诚可谓“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