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河南日报:干好科技报国利民这个“良心活儿”

作者:史晓琪 史周宾 来源:河南日报2020-01-11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河南大学张治军教授科研团队摘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

喜讯从北京传来。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河南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由张治军教授主持的“高性能节能抗磨纳米润滑油脂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摘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实现了河南大学在国家“三大奖”上的新突破。

这也是河南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来,在科学研究领域树起的又一座里程碑。这颗硕果,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这个喜讯,在全校上下正凝神聚力加快“双一流”建设之际,格外提振人心。

几天前,记者来到“愚公移山精神”发源地济源市,走进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寻找张治军教授和他的团队精彩背后的故事。

科研之路无止境时光不负有心人

“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做半句空”。走进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研发大楼,一行醒目的大字跳入眼中,这正是张治军教授科研团队一直坚守的科研信条。

潜心科研这条“冷板凳”,张治军坐了又何止十年!

1982年从河南大学化学系毕业,他此生便与科研结缘,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和纳米材料工程中心的建设、成长,见证了他奔跑的姿态和执着的梦想。

1999年10月,在党鸿辛院士指导下,时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的张治军带领团队,组建了以纳米材料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河南大学第一个河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润滑与功能材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001年,河南省科技厅批准组建“河南省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实现了河南大学省级实验室零的突破。2003年12月,实验室被教育部批准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河南大学理工科的基础研究和学科发展。

大家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其前提是,要将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转化成可工业化生产的工程应用技术。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搭建适合工程技术研究的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了全身心投入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建设,2002年3月,张治军毅然辞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职务,轻装上阵带领团队加速奔跑,于2003年3月获批组建“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了河南大学在省级工程中心建设上零的突破。

科研之路永无止境。张治军明白,令人喜悦的成绩单,是对此前埋头躬耕的回报和奖励,更是对此后再攀高峰的激励和鞭策。他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核心是中试实验基地,中试实验和初期市场开发往往是实验室成果产业化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是造成科研成果转化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设中试实验基地,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技术之间搭建桥梁,是避免实验室成果与产业化之间断链的重要手段。2003年,在河南大学和济源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张治军的积极倡导和科学谋划下,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实验基地“落户”济源。

从此,张治军带领他的团队在济源市虎岭高新技术开发区这50亩土地上辛勤耕耘。十六个春夏秋冬,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发生了神奇变化。踏上这片设施齐全、功能先进,小桥流水、环境优美的科研教学沃土,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片荒芜和寂静?那些当初为了基地建设,舍家离口吃住在工地,白天当监理、晚上搞科研,常常一碗泡面就是一顿饭的日子,他们只当笑谈,没有怨没有悔,忘了苦忘了累,最深的感触,是觉得如今的时光更不敢辜负。

当年的情形,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一直记在心里。2018年,他在《星星之火何以燎原——有感于“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成立二十周年》一文中深情回忆,“每次看到治军教授匆忙的行程,奔波在开封济源两地,在工程中心工地戴安全帽、着迷彩服,一脸汗水、一身泥巴,尤其是几次罹患重疾,仍忘我工作,心中总会涌起无限的感慨和感动。”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2015年,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了“纳米杂化材料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并被河南省政府认定为十个“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之一,实现了“实验室技术工程化,工程化技术产业化”的良性发展,国内外同行对张治军教授团队、对河南大学竖起了大拇指。

河南省科技厅副厅长刘英锋与张治军教授在工作上打交道多年,熟知他工作中的这股“拗”劲儿。刘英锋表示,张治军教授科研团队能够获此大奖,实属不易,也绝非偶然。这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扎根科技创新一线艰苦奋斗的硕果,不仅为河南大学,也为河南省科技创新事业作出了贡献。

科学之路在何方 在没有路的地方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愚公移山、敢为人先”,前者是百年河大校训,后者是济源城市精神。二者虽然表述不一,但内涵相通。在济源成长、在河大成才的张治军和他的团队,早已把精神之光融入血脉化为动力,在感悟中担当,在践行中奋斗,在奋斗中收获。

“科学+技术+产业化=富强中国”,这是张治军给出的一个公式。他始终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盛与否的重要标志,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如果不能将科技产业化为一种可应用的技术,对于一名科技工作者来说是莫大的遗憾。

可是,在科技产业化的道路上,“倒下去”的人远比走到最后的人多。“希望探索出一条道路,让别人能够仿效、能走得通。”张治军说。

这条探索之路上,曾有多少失败挫折,曾有多少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我们不知道,他们也不在乎。“科学要发展就要解决难题,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是靠克服一个个困难来推动的。经历挫折,其实也是一种幸运。”求知探索、披荆斩棘,对张治军来说乐多于苦、酣畅淋漓:“科学的路在何方?在没有路的地方!怕困难,就别搞科学!”

多次到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实验基地调研的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先省说,张治军教授这种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正是尊重科学规律的严谨治学态度的体现,对一名科技工作者来说是最难能可贵的。

秉承着“敢为人先”的气魄和“止于至善”的精神,张治军,这位济源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河南大学培养出来的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在没有路的地方摸索,硬生生蹚出一条条路——

他们在国际上率先将纳米材料应用于摩擦学研究,系统研究了油溶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化学及其润滑、抗磨和自修复行为,带动了一个新的摩擦学研究领域的形成。

他们将中试实验基地逐渐打造成国内先进的纳米材料小试实验、中试实验、工程技术验证集成创新实验平台,形成完善的“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到产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打通纳米材料从科学研究向工程技术转化的“最后1公里”。

他们开展新产品的应用技术开发、市场价格定位和技术服务等市场探索业务,可为技术受让企业提供成套的技术工艺包和初步市场,大大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和成功率,最大程度降低技术转移失败的风险。

他们于2017年牵头组建“河南省纳米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省内2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参加。该联盟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9家单位又共同发起组建全国“纳米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资源的高效对接。

特别是,在河南大学、济源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张治军团队的积极推动下,市校双方签订协议,合作共建千亿级“河南大学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园”。同时,为充分发挥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的产业化带动作用,济源市规划了占地4000亩的纳米材料产业基地。

年逾九旬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副所长、河南大学客座教授金振声,欣闻“20万吨特种功能纳米二氧化硅”项目在纳米材料产业园奠基,专门向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发来贺信:“纳米二氧化硅项目开工奠基,说明河南大学团队在国内外这一材料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标志着在纳米材料领域河南大学正在成长起一支为实现新时期中国梦迫切需要的、既能文又能武的科研队伍,并看到了河南大学化学领域‘科研促教学’‘开发促研究’成为现实的希望!”

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停不下脚步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创新”作为关键词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要增强“四个自信”,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张治军也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倾尽心力的目标。“项目组在国际上创造性地将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脂添加剂应用于机械润滑领域,开辟了润滑研究的新方向。……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国产化替代,表现出更优异的综合性能。……近3年新增销售额10.87亿元,新增利润3.44亿元。”张治军此次获奖项目“高性能节能抗磨纳米润滑油脂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简介,多是生涩、拗口的专业术语,但“创造性”“开辟”“打破”等充满力量的词语,和一个个喜人的数字,让我们这些科研门外汉也喜从心生、扬眉吐气。

这亮眼成绩的背后,这辉煌一刻的背后,是永不停歇的脚步,是日日夜夜的累积。20多年来,张治军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共发表SCI论文3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6件,其中32件专利获得技术转化;承担完成6项国家“973”“863”计划项目及多项河南省重大科技项目;孵化和技术服务企业14家;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

得知张治军教授科研团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的喜讯,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第一时间表示祝贺。卢克平表示,在全校教职工生奋力建设“双一流”的关键时期,张治军教授团队获此殊荣,无疑是一针“强心剂”,给正在砥砺前行、奋勇争先的河大人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张治军仍然奔忙在科研一线,不想年龄,不知疲倦。有人劝他该歇歇了,他只是呵呵一笑:“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浑身有劲儿,停不下脚步。”

“持之以恒,必有所成;追名逐利,必受其损。”这是张治军始终坚信的一句话。他说,做科技工作是个“良心活儿”,要想有所成就,就要多点“纯粹”,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名利所动。他说,他的恩师李丙寅教授、朱自强教授、金振声研究员和党鸿辛院士、薛群基院士对他影响很深,让他懂得了什么叫“纯粹”。

朱自强教授1985年从吉林大学来到河南大学工作,精心谋划,艰辛探索,聚集培养了一批青年学者,为河南大学的学科发展播下火种。先生身患绝症,在生命最后几年仍忘我工作,把生命献给了科学和教育事业。一位“纯粹”科学家的家国情怀,教育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河大人。

党鸿辛院士1998年从中国科学院来到河南大学。先生声名远播却淡泊名利,成就辉煌却甘于寂寞,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特种功能材料实验室和纳米材料工程中心的发展和建设上,为河南大学理工科的学科发展、学位点建设、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用一言一行诠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真谛,被河大人自豪地称为“我们的院士”。

在河南大学,像张治军这样“纯粹”的学者还有很多。他们埋首于开封这座小城的这所大学,潜心学术,执着问道,教书育人,服务社会。正是有了他们,河南大学这所百年学府才能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突破与超越,立足于中国大地办中国大学,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出“河大方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