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从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

作者:校宣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我也不禁想起战争时期河南大学八年抗战的办学历史,河大师生牺牲9人,失踪25人。在烽火连天和战争硝烟中,河南大学坚持敌前办学,秉承教育报国,表现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应该说这也是我们河南教育的精神。”

2月14日,在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针对教育的本质和追求,发表了一段引人深思的讲话。

这不禁让我们思绪万千,记忆飘回到那段革命先贤用荡气回肠的壮举写就的不凡岁月。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2月,豫北豫东相继沦陷,河南大学被迫迁离开封,开始了为时八年的抗战办学历史。学校先后辗转迁徙至信阳鸡公山,南阳镇平,洛阳栾川、嵩县,其中,在嵩县潭头(今栾川县潭头镇)办学长达5年。1944年5月,日寇入侵潭头,制造骇人听闻的“潭头血案”。学校被迫再次转移到南阳荆紫关,陕西汉中、宝鸡等地,直到抗战胜利才重返开封。在抗战办学的八年中,河大师生在烽火连天中克服种种困难,汇聚一大批知名学者,坚持开课,坚持办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保存中原文化教育血脉、赓续科学文明火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间,教育部考绩,河南大学名列第二,上课总时数为全国之冠。1942年,河南大学升为国立,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在颠沛流离的年代,河大师生用艰苦奋争、坚守执着为中国抗战时期的高等教育史写下了悲壮而又自豪的一页,并获得了至今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

岁月长河,历史足迹不容磨灭;时代变迁,河大精神熠熠生辉。回望历史,我们更能准确地找到当下自己在时代演进坐标中的位置,进而更加明确当下的我们应当扛起什么样的责任担当,肩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并从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奋发前行。当前,全国上下正在面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投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大考的“考生”,都是这场战争的“战士”,身上肩负责任之重大、面临任务之艰巨不言而喻。这就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勇敢担当,不畏艰险,攻坚克难,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共同目标而持续战斗、绝不松懈。

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用深刻思考与实际行动诠释“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当下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永恒使命,无论是硝烟四起的战争年代,还是我们正置身其中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把灾难当成教材,把生活当成课堂,让孩子们在亲身经历中接受最直接的教育,获得最真实的体悟,从而更全面地成长成才,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和追求。疫情虽然暂时把师生阻挡在了校园之外,我们的教育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要把这场战役当成一场生命教育,通过疫情让学生更加明白生命之可贵,更加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这也是一场信念教育,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从容不迫的奋斗精神,树立学生百折不挠、绝不妥协、战之必胜的坚强信念;这还是一场科学教育,要让学生懂得在国家危难的关键时刻,只有拿起科学的武器才能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最终赢得战役的胜利;这同时也是一场道德教育,通过抗击疫情,进一步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赤诚仁爱、胸怀天下的大爱情怀。

正如郑邦山在讲话中所说,“在灾难和不幸面前,让灾难见证我们坚定成长的足迹,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面对疫情,把我们应该做的、能够做的、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最佳,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态,所有人共同面对、共同参与、共同承担,风雨同舟、携手共进,便会取得战役最终的胜利!这便是历史给当下的我们带来的启发与思考,也是我们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