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2日美国韩新强院士回国工作三天,此次他带来了目前世界上最新的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手术和被公认的“绿色”手术方式“零辐射”射频消融术,为促进淮河医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向这两项技术核心领域更近了一步。
我国是房颤第一患病大国,目前有800万-1000万人患有房颤,中国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房颤的发病率高达8%-10%。且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脑卒中,并且房颤导致的卒中具有高致残性、高致死性、高复发性的特点。由于房颤起病隐匿、早期可没有任何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心悸、眩晕、胸部不适、气促等,难以引起重视,诊断和治疗率很低。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倍以上,至少有35%的房颤患者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一次脑卒中,这就是房颤需要积极治疗的缘故。
导管消融手术治疗房颤是采取高频电流局部加热的方式逐点消融,隔离两侧肺静脉传导通常需要在复杂的三维指导下消融几十个点,耗时长,手术操作复杂,技术难度高、术者培训周期长,全国掌握该项技术的人员凤毛麟角,相对于数以千万计的患者,不啻于杯水车薪。其主要原理为利用超低温使组织坏死,大大简化了技术流程,疗效与传统手段相当。
近年来风靡欧美的冷冻球囊消融为中国房颤患者提供了一个更为简便、安全的治疗手段。2013年12月该项技术引入中国,为我国众多的房颤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希望。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新技术是将装有液态制冷剂的球囊用导管引入目标消融部位,利用制冷剂降低病变部位温度,“冷死”其细胞组织。同时还减少心内膜表面的损害和附壁血栓的形成,降低术中和术后脑血栓的危险。而且,冷冻球囊的设计,可以使得病变组织的杀灭更均匀,更彻底,提高远期的成功率,有助于减少复发。
冷冻球囊射频消融术,“全三维无射线”射频消融的开展不仅填补了治疗房颤豫东南地区的空白,“冷球囊”和“零辐射”也将成淮河医院治疗房颤的新亮点。
韩新强,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现任印第安那州瑞德医院 (Reid Hospital)心血管内科主任。由河南省人民政府资助,河南省卫生厅科正式聘请为淮河医院院士级专家,系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重点引进的院士级专家,并获得河南省人民政府优秀专家称号。自2010以来韩新强院士每年都要回国到淮河医院工作数日,为医院带来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最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