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习期间相当一部分同学能拿到上万元高薪,绝大部分学生能拿到四千元以上月薪,这在别人看来不可思议,但软件学院做到了。
刘培雷是软件学院2012级学生,从大二时就组建了一个图、文、影、音广告传媒工作室。当其他学校学生还停留在书本知识的时候,他就已经为开封市红星圆梦家居广场十大品牌橱柜联盟的广告宣传作设计,为当地其他学校进行网页设计、网站制作、logo设计、视频后期处理、网店装修,为学校周围10余户商家作广告设计以及印刷。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像刘培磊这样的学生软件学院还有许多:李伟珂完美女子工作室、薛光启摄影工作室等。
刘培雷的每一步走的都很扎实,用他自己的话说:“就业是大学生的最终选择,学院与企业、软件园共同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对我们创业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移动互联改变世界,行业加软件是大势所趋”。这是软件学院班子的共识。软件学院从2008年开始进行“项目驱动课程”改革,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搭建融合名师、企业、孵化工作室一站式教学平台,形成了项目研发进课堂,“项目驱动课程”模式。从奇思妙想工作室,再到孵化工作室,学院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打造了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拉丁方入学奖学金”、“就业奖学金”、学院创新创业项目立项资助又助推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学院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项6项,2013年结项6项,2014年结项8项,省级创新项目累计结项30余项。
在工作室模式下,教师指导学生面向学校和社会承接项目制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工作室对外承接各级各类项目60余项,完成工程总额过百万,同时面向社会、企业进行培训上千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学院近几年有32位教师获得校级教学技能大赛奖励,100余位学生获得校级以上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三等以上奖励,学院历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4.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