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大学生学术节内容,激发广大学生学术交流热情,由共青团河南大学委员会、共青团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第二十届河南大学大学生学术节于近期举办。本届学术节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建设现代文明”为主题,通过专题报告和主题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展开,为广大师生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学术节专题讲座
12月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刘嘉尧副教授,在综合楼2306教室作了题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学术节专题讲座。
刘嘉尧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历程入题,围绕“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两个问题进行展开。首先,结合时代背景和国内背景,以中外电影发展水平差异为例,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于国际竞争和人民需求的重要性。其次,从“双用”“两手抓”政策深入,认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既要保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认同,又要包容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建立中国人民深沉的文化自信。
《“政音”有你·“哲理”有约》学术沙龙
11月29日—12月7日,学术节以“‘政音’有你·‘哲理’有约”为主题,根据不同专业设置四个分会场,分别邀请了学院行政管理系刘辉老师、政治系何云峰老师、哲学系韩辰锴老师和社会工作系田丰韶老师出席指导。
11月29日晚,刘辉教授以“老旧小区电梯加装”案例为切入,描述及讨论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开封等不同治理场景中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困境,引发同学们对基层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如何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考。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对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理解。刘辉教授针对同学们的发言和问题进行详细指导与解答。
11月30日晚,何云峰教授就民主和人权展开论述,认为在中国古代传统专制政治下,没有丝毫民主和人权可言,走出专制政治,实行民主、保障人权乃是大势所趋。在当今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人民对于民主和人权的呼唤更加强烈。对于未来,何云峰认为中国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过程中既要继承中华文明的优势——具有高度的政治向心力,又要补足短板,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权力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以及民意表达机制,把民主和人权真正落到实处,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12月1日晚,韩辰锴老师首先借Jay F. Rosenberg《哲学是做出来的》、A. P. Martinich《哲学写作导论》两书分享了要从关注作者的结论、分析作者的论证过程和评估论证的有效性、可信性等三个层次阅读哲学著作。关于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原则,论文观点要简明扼要;论证要有效、合理;要和先贤时彦展开理性对话。最后,韩辰锴老师提醒同学们要大量阅读专业经典、专业期刊论文以丰富专业知识、熟悉学术语言和论文写作规范。
12月7日下午,田丰韶老师就数字化与乡村振兴主题作出概述。首先,他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应该重视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其次,他提出粮食安全、乡村特色产业、巩固扶贫成果以及公共服务布局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点。最后,他认为在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中,可以通过数字化助力脱贫攻坚成果、数字赋能农业现代化、数字赋能文化振兴和数字化助力乡村治理,引发了同学们对数字化和乡村振兴的思考。
据悉,河南大学大学生学术节于2004年创办,现已举办19届。该活动曾荣获2011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2019年度“活力杯”河南省学校共青团基础基层工作大赛项目大赛特等奖、2023年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等荣誉。目前学术节已收到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等作品300余件。此次学术节是一场思维碰撞、智慧交流的盛大聚会,是一次激发学术热情、提升学术素养的精彩旅程,为学生增进交流、拓展视野、敢于创新提供了广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