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资讯

人工智能学院邀请多位专家作学术报告

作者:刘浩 沈晨星 谢泓轩 张文波 摄影:陈琳 曹林兵 王双 陈刘红 涂君芳 刘亚磊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马洁

11月16日-17日,西北工业大学陈景东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陈捷教授、香港理工大学Lap-Pui Chau教授应人工智能学院邀请,分别在郑州校区九章学堂南楼B座102报告厅、郑州校区友兰学堂南楼B座105报告厅带来题为“语音信号的感知与处理:现状与挑战”“回声对消及在线式机器学习”和“Recent advances in Vehicle Re-Identification”的学术报告,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路杨、学院教师、全体研究生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副院长周毅主持。

陈景东教授针对声信号领域展开了详细阐释,以时间为顺序,结合声信号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模拟数字信号并讲述了数字语音通信的优势与应用,最后对声信号的感知与处理这一方向未来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陈捷教授讲解了基于声学回声对消问题的模型及解决该问题的经典自适应算法,介绍了当前回声对消面临的新挑战和对应策略以及自适应方法在在线式机器学习领域中的更多应用和研究成果。

Chau教授介绍了传统的基于局部特征的车辆重识别算法并指出了算法对掩码的依赖和易受噪音干扰等不足,提出了基于局部注意力和局部委托的算法,有效地提高了车辆重识别的有效性和效率,并大大缓解了噪音等问题对车辆重识别的干扰,设计了多尺度注意力模块以及特征融合模块,解决了车辆重识别中的重排名问题,解除了训练过程对掩码的依赖。

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就相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三位教授一一回应并耐心解答。

陈景东,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先后在日本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京都)、澳大利亚的Griffith大学(布里斯班)、贝尔实验室(新泽西)等机构工作十余年。主要从阵列设计与处理、声信号处理、语音增强、噪声控制与消除、回声及干扰对消、语音及声学事件识别等方面的研发工作,所研发的部分技术已成功用于电话会议、智能音箱、车载导航、智能大屏、宇航服通信等系统之中。曾先后荣获贝尔实验室模范团队奖、NASA技术创新奖、IEEE信号处理学会最佳论文奖等,并获得了“日本关键技术中心人才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

陈捷,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从事自适应信号处理及分布式优化理论研究以及语音信号处理与高光谱图像处理的应用研究工作。在PNAS, IEEE SPM, IEEE TSP、IEEE TIP、IEEE TGRS等领域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180余篇。曾担任第32届IEEE MLSP会议、第13届 ICSPCC会议大会主席等多项国际任职,曾获中国遥感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创新团队奖、亚太信号处理协会“杰出讲师”、VCIP国际会议技术挑战赛冠军、IEEE Trans. Multimedia杰出评审等荣誉。

Lap-PuiChau,香港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系教授,IEEE Fellow。研究方向包括图像和视频分析、智能交通、人体运动分析和虚拟世界。2010年至2012年任IEEE电路与系统学会通信电路与系统技术委员会主席。曾任多个国际会议的总主席和项目主席。此外,他还担任多个IEEE期刊的副主编和IEEE BTS的特聘讲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