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5日下午,教育学部在312教育学系会议室举办了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活动,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教育学部副部长、教育学院院长王振存教授主持。
为不断提升教育学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严把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关,2022届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五位专家全部由校外专家组成:全国人大常委、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洪宇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组成员、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阎凤桥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卢晓中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教学论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长徐继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黄忠敬教授,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周洪宇担任。
教育学部部长刘志军教授致欢迎辞。他向百忙之中参加学校教育学博士论文答辩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对学校、教育学部、教育学科发展给予的关心、帮助、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参与答辩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珍惜向专家学习、请教的宝贵机会。
教育史专业的李小妮、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任玥姗2位参加答辩的博士研究生分别围绕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等方面进行汇报。各位专家根据每位学生的选题、论文进行逐一点评、提问,并对论文后续修改提出了详细的意见建议,答辩学生认真回答了专家的问题。专家委员会通过综合评议和无记名投票方式最终确定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结果。周洪宇宣读评议结果并对通过答辩的2位博士研究生和河南大学教育学科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参会同学一致表示,各位专家严谨的治学态度、独到的学术见解,精准的问题把握、中肯的意见建议使自己受益匪浅,两位答辩同学也进一步表示会正视论文中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严格按照专家意见建议进行认真修改完善,牢记母校嘱托、感恩老师培养、保持奋斗姿态、强化教育情怀,继承弘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河大精神和“厚德 博学”的部训,立足本职岗位为学部、学院、学科和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