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21日至26日,教育部将派出专家组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确保学校“评建创优”目标的实现,自进入暑假以来,全校各单位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严格对照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和等级标准,紧密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努力完成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建设,并注重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迎评促建工作的热潮。
全校暑期本科教学评建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后,各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都及时召开了各自的动员大会,认真贯彻落实校党委书记张秉义、校长关爱和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对前一阶段本单位迎评促建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全面安排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迎评促建工作。通过广泛动员,广大教职工对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进一步熟悉了各项评估指标和等级标准,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努力方向,更加坚定了打赢这场攻坚战、确保学校在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决心与信心。
在召开动员会的基础上,各单位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营造了浓厚的“人人关心评估、人人参与评估、人人为评估做贡献”的良好氛围。为了充分调动大家参与教学评估的积极性,艺术学院教学评估领导组、教学评估办公室与全院教职工签订了承诺书,每位教职工都郑重作出承诺:遵守评估办的各种要求;牢固树立评估办下达的任务就是命令的信念;坚守岗位,随时待命;积极主动查漏补缺,绝不因己之过而影响评估大局。通过签订承诺书,广大教职工明确了责任、要求,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纪律保障。外语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各自的分工分成教学、科研、管理、学生等几个大组,在院评建办的统一安排下,指标到组,责任到人,院长、书记和主抓评估的院长检查落实,保证了各项评估指标的顺利完成。
参照学校在迎评阶段主要工作周进度表,各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周密的工作日程,确保迎评的各项工作科学、合理、有序地进行。如教育科学学院将评估工作进展情况逐一细化,分清主次、重点和难点,以天为工作单位,将每项工作的具体内容、质量指标和完成时间明确、细化,使每位教职工都十分清楚任务量和工作节奏,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将各项工作提前部署、尽早完成。
各单位认真学习领会评估指标和等级标准,并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一一对照检查,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克服重重困难,努力达到评估的要求。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日前,新闻与传播学院已经完成了整体的搬迁。医学院的形态学实验室、机能实验室和医用生物学实验室等已完成设备论证和招标,部分设备已到位,正在安装调试中。图书馆、历史文化学院、外语学院、文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体育学院、公共体育部、马列德育部等单位的搬迁或局部改造工程也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在完善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各单位还把软件建设放在了更加重要的地位,根据学校要求,按时、按量完成各种评估数据的统计和各种支撑材料的搜集、整理,并及时修订、完善了本科生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等。
在完成这些“规定动作”的同时,各单位还在工作中注重创新,变被动为主动,增加了许多“自选动作”,使“迎评”与“促建”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和长效性。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以系部为单位开展了为期三周的授课训练活动,教育科学学院也组织安排了教师讲课评课专项迎评活动。外语学院还组织了“多媒体课件知识讲座”和“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赛”,激发了广大教师制作课件的热情,提高了他们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历史文化学院多次组织教研室主任、教授、离退休老教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学院80多年的办学特色及定位。经过集思广益,认真总结和凝练了学院的办学特色、指导思想和办学思路,实事求是地确定了学院的定位。药学院组织全院教职工开展了“迎评促建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此外,很多单位在迎评促建过程中变“封闭式”为“开放式”,除与校内有关单位增强交流、互相“取经”外,还到兄弟高校参观学习,并邀请校内外在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举行讲座和进行指导。通过互相交流、学习,大家的视野更加开阔,认识更加到位,思路更加清晰,工作效率也大为提高。
7月31日,校长关爱和带领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与建设领导组到有关部门和单位考察评建工作,召开现场办公会,集中讨论和解决评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我校下一阶段的迎评促建工作作出了明确的指示。领导组的督促与指导让奋斗在迎评促建一线的广大教职工精神为之一振。大家纷纷表示,要在此前一个时期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再接再厉,坚持不懈地做好各项工作,为我校顺利实现“评建创优”的目标、创建全国一流大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